一种储能系统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915721U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21710941.X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通过设有总控制柜和多个储能装置,总控制柜包括交流总线和多个分子开关,各个分子开关的一端分别与交流总线相连接,各个分子开关之间相互并联,各个储能装置均包括变换器、电池控制箱和多个电池模组,变换器设于电池模组的下方,电池控制箱设于电池模组的下方,变换器位于电池控制箱的一侧,变换器的交流侧与对应的分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变换器的直流侧与电池控制箱相连接,电池控制箱与各个电池模组串联连接,进而能够将多个储能装置的直流侧通过变换器转换为交流侧并联,避免了储能系统因直流侧并联而产生并联环流现象,并且多个储能装置之间独立控制,还能降低对储能系统的整体容量以及功率输出的影响。

    一种光储充电源控制柜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81148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816325.6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储充电源控制柜,通过设有柜体,柜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腔体隔板、第一柜门、第二柜门、第三柜门和第四柜门,腔体隔板设于柜体的内部,第一腔体设于腔体隔板的左侧,第二腔体均设于腔体隔板的右侧,第一柜门设于第一腔体的前方,第二柜门设于第一腔体的后方,第三柜门设于第二腔体的前方,第四柜门设于第二腔体的后方,第一腔体包括光伏接入装置和储能装置,第二腔体包括充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光伏接入装置和储能装置均设于第一腔体的上半部,充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均设于第二腔体的上半部,进而能够简化机柜内的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同时能够提高机柜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机柜运行的安全性。

    模组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80763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731819.4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结构,属于电池箱技术领域,本模组结构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和两个端板,若干单体电芯依次排列设置在两个端板之间,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绝缘件,端板与相邻的单体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单体电芯上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上的正极耳与负极耳沿单体电芯的排列方向交错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正极耳连接,另一端与负极耳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正极耳或负极耳连接,另一端与端板连接。本结构能够改善模组结构易发生短路接触的问题,在避免单体电芯直接接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模组结构的散热性能。

    一种储充一体柜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3763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499821.3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充一体柜,包括柜体,柜体通过隔板从左至右分隔出:充电舱,设置有充电模组;储能控制舱,设置有储能控制模组,储能控制模组电连接充电模组,储能控制舱内设置有行程开关;电池舱,设置有电池箱,电池箱电连接到储能控制模组,储能控制模组用于对电池箱进行充放电控制;温控舱,设置有温控模组,温控模组用于控制电池舱中的温度。设置的充电舱、储能控制舱、电池舱和温控舱以从左至右的顺序组合形成储充一体柜,各舱体通过隔板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设计不同的舱体减少模组间温度的互相影响,延长相应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增大柜体的内部利用率使内部布局更加紧凑、美观。

    一种可移动储能柜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62770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0389334.1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储能柜,通过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用于接收并向可移动储能柜的顶部传输空调制冷所产生的气流,第一风道设于可移动储能柜的侧边;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相连接,第二风道用于接收并向可移动储能柜的内部传输第一风道的气流,第二风道设于可移动储能柜的顶部;第三风道,第三风道设于第一风道的下方,第三风道用于接收并向空调出风口传输移动储能柜内的气流,能够将移动储能柜内部气流合理流通,进而能够让移动储能柜内部的温差和温升维持在合理数值范围之内,提高移动储能柜内的电池箱的散热效率,从而减少电池箱的不良影响。

    具有风道系统的风冷电池箱

    公开(公告)号:CN222380643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196356.6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风冷电池箱,属于电池箱技术领域,本具有风道系统的风冷电池箱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两个进风壁板和出风口;两个模组,两个模组均设置在壳体中,两个进风壁板分别位于两个模组的两侧,两个模组之间设置有主风道,出风口位于主风道的一端;模组包括若干电芯和两个端板,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风道板,端板与相邻的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道板,冷风从两个模组两侧的进风壁板进入壳体中,穿过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将若干电芯之间的热量带到主风道中,最后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穿过出风口将热量带出。本风冷电池箱能够降低电池箱内的温度,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种可触控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47984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703188.5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触控装置,通过设有柜体,柜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腔体隔板、第一柜门、第二柜门、第三柜门和第四柜门,腔体隔板设于柜体的内部,第一腔体设于腔体隔板的左侧,第二腔体均设于腔体隔板的右侧,第一柜门设于第一腔体的前方,第二柜门设于第一腔体的后方,第三柜门设于第二腔体的前方,第四柜门设于第二腔体的后方,第一腔体包括光伏接入装置和储能装置,第二腔体包括充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光伏接入装置和储能装置均设于第一腔体的上半部,充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均设于第二腔体的上半部,进而能够简化机柜内的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同时能够提高机柜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机柜运行的安全性。

    一种上下分层的防水机柜

    公开(公告)号:CN222147979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651473.7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分层的防水机柜,通过设有上腔分体机柜、下腔分体机柜和隔板,其中上腔分体机柜包括接水盘,接水盘用于收集第二电气部件的渗漏液,接水盘内嵌于上腔分体机柜的底部;下腔分体机柜包括导流管,导流管用于将接水盘内的渗漏液引流至防水机柜的外部,导流管贯穿并固定于下腔分体机柜,导流管与接水盘相连通,隔板用于分隔上腔分体机柜和下腔分体机柜,隔板固定于上腔分体机柜与下腔分体机柜之间,能够将防水机柜进行上下分层以满足不同设备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同时还能够提高机柜的防水性能,提高机柜内的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一种可移动储能柜的电池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901230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328689.X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储能柜的电池仓结构,通过设有第一存储仓室、第二存储仓室和仓室盖板,第二存储仓室中设有第三存储仓室、第四存储仓室和散热风口,仓室盖板设有散热部件;第一存储仓室用于存储多个电池箱,第三存储仓室用于存储高压箱,第四存储仓室用于存储交直流转换器,散热风口用于分别将第三存储仓室和第四存储仓室与外界连通,散热部件用于排出第三存储仓室和第四存储仓室的热量,散热部件内嵌于仓室盖板当中并与第二存储仓室的开口相对应,进而能够实现可移动储能柜的一体化,同时还能够及时对直流转换器和高压箱进行散热,进而避免可移动储能柜出现过高温度,减少对电池箱的不良影响。

    一种电池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54186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218185.9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架,通过设有架体和用于保护所述架体的内部部件的可拆卸架门,可拆卸架门设于架体的正前方,架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排线槽和第二排线槽,第一腔体包括多个电池槽,第二腔体包括多个电池槽,电池槽用于存储电池单体,多个电池槽之间上下设置,电池槽包括第一长条部件和第二长条部件,第一长条部件与第二长条部件之间相对并水平设于电池槽的两侧,第一排线槽位于第一腔体的侧边,第二排线槽位于第二腔体的侧边,第一排线槽和第二排线槽均用于固定电池单体的走线,进而能够实现紧凑的空间布置及良好的走线布置,提高了电池架在组装过程和移动过程的便捷性,并且也提高了电池工作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