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54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26080.5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出模块、旁路模块、移相变压器、功率模块和控制处理模块,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网连接,电源输出模块与负载连接,旁路模块分别与外部电网和负载连接,移相变压器与电源输入模块连接,功率模块分别与移相变压器和电源输出模块连接,控制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出模块、旁路模块、移相变压器和功率模块连接。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负载供电线路的切换,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线式不间断电源需要停止负载整机供电再进行检修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负载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储能控制系统
    2.
    发明公开
    储能控制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03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65151.0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控制系统,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储能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主控制器、三个分相控制器和能量子单元;主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三个分相控制器分别为A相控制器、B相控制器和C相控制器,每个分相控制器分别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每若干个能量子单元相互串联形成一相,共形成有A、B、C三相,每相的能量子单元与对应相的分相控制器通信连接;能量子单元用于实现与电网的双向能量变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分相控制策略,每相由多个能量子单元串联构成,电池组的电压较高,从而减小系统的内部环流;系统由分相控制器分别控制一相能量子单元,再由主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执行效率高,响应速度快。

    电池储能系统及其能量分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74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19129.6

    申请日:2023-11-29

    Inventor: 杨顺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及其能量分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并联接入电网的三相相子系统,每相相子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功率转换单元,每个功率转换单元连接有对应的电池单元;该方法包括:依据所有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计算得第一平均值;依据所有功率转换单元的占空比计算得第二平均值;计算每个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与第一平均值的差值;根据差值,得每个功率转换单元的整定值;根据整定值和第二平均值,调整功率转换单元的占空比,使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保持同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提高储能系统的电能利用率,延长电池的寿命;系统的功率转换单元之间、电池单元之间均相互独立,可靠性高。

    一种储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9293.0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构建控制电源,控制电源包括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切换单元;当交流侧电源正常时,通过切换单元控制静态开关截止,然后通过第一线路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滤波整流处理,将交流电变换为第一直流电,再将第一直流电经过直流变换形成第一恒压直流电进行输出;当交流侧电源断开或离网调试时,通过切换单元控制静态开关导通,然后通过第二线路对来源于直流侧电源的第二直流电进行直流变换形成第二恒压直流电进行输出。能够保证交流侧电源断电时负载的用电情况不受影响,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简单,还具有备电时间长,免维护的优点,减少了维护的费用。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

    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51617.9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储能系统包括能量变换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电池包;其中,能量变换控制器包括功率变换单元和通信单元,能量变换控制器通过功率变换单元实现电网的交流电与电池包的直流电之间的双向能量变换,能量变换控制器通过通信单元与电池包进行通信,并控制电池包的运行状态;每个电池包包括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开关和采集均衡单元,能量变换控制器通过控制充放电控制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采集均衡单元用于采集电池包的电流、电压和温度信息,并发送至通信单元。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系统,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电压需求及储能系统的容量需求,系统的兼容性好,容错能力强。

    一种储能电池的智能温控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36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6043.5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的智能温控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室内温度,获取室外温度;获取储能室的内部气体信息;在第一温度信息表征电池单元的各处温度大于电池阈值温度,或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室外温度,通过控制器单元将新风循环单元配置为第一运行模式,启动空调单元;在第一温度信息表征电池单元的各处温度小于或等于电池阈值温度,和室内温度小于室外温度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单元将新风循环单元配置为第二运行模式。通过实时获取储能电池单元和室内的温度,智能调节空调单元和新风循环单元的运行模式,实现储能电池的温度控制和节能优化,可广泛应用于储能温控技术领域。

    基于非对称平衡调节的容错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54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847782.8

    申请日:2023-12-28

    Inventor: 杨顺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平衡调节的容错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中表征所有储能单元状态的状态信息;在状态信息表征至少一个储能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关闭所有的储能单元;获取每一相电路中的正常单元数量;将每一相的正常单元数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在比较结果表征任意两相的正常单元数量不相等的情况下,进行非对称平衡调节。通过非对称平衡调节,能在各相储能单元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容错调节,提高储能系统的容错能力,系统可靠性高,减少停机率,系统利用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控制技术领域。

    模组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80763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731819.4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结构,属于电池箱技术领域,本模组结构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和两个端板,若干单体电芯依次排列设置在两个端板之间,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绝缘件,端板与相邻的单体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单体电芯上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上的正极耳与负极耳沿单体电芯的排列方向交错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正极耳连接,另一端与负极耳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正极耳或负极耳连接,另一端与端板连接。本结构能够改善模组结构易发生短路接触的问题,在避免单体电芯直接接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模组结构的散热性能。

    一种储充一体柜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3763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499821.3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充一体柜,包括柜体,柜体通过隔板从左至右分隔出:充电舱,设置有充电模组;储能控制舱,设置有储能控制模组,储能控制模组电连接充电模组,储能控制舱内设置有行程开关;电池舱,设置有电池箱,电池箱电连接到储能控制模组,储能控制模组用于对电池箱进行充放电控制;温控舱,设置有温控模组,温控模组用于控制电池舱中的温度。设置的充电舱、储能控制舱、电池舱和温控舱以从左至右的顺序组合形成储充一体柜,各舱体通过隔板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设计不同的舱体减少模组间温度的互相影响,延长相应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增大柜体的内部利用率使内部布局更加紧凑、美观。

    低电压治理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49487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0831879.4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电压治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和集成功率变换器;其中,集成功率变换器包括交流继电器、双向AC/DC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和微网协调控制单元;交流继电器设置于电网与负载之间的母线上,交流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电网电连接,交流继电器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连接;双向AC/DC单元的第一端与交流继电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双向AC/DC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电连接;电流检测单元与母线电连接;微网协调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池模组、交流继电器、双向AC/DC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电压治理系统,既可以避免弱电网空开跳闸,还可以避免用户末端低电压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提升供电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