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2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12608.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IPC: H01M8/0258 , H01M8/0247 , H01M8/0202 , H01M8/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极板流道结构、燃料电池双极板及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极板流道结构,在电池极板上设置多条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在第一流道上串联多个位于电池极板上,且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流道的传质腔室,第二流道的横截面小于第一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传质腔室较大的横截面为工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使得工质能够在其中更好地混合和扩散,从而提高传质速率和效率。由于第二流道的横截面较小,当工质流经第二流道时,会产生较高的流速和压强,与第一流道形成明显的压强差,促进了第一流道内的工质向电池的膜电极渗透。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94290.2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 格力电器(杭州)有限公司
IPC: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极板结构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极板结构包括:板体;凸脊组件;所述凸脊组件包括多个分流凸脊。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的极板结构及燃料电池,在分流凸脊的端部设置导流部,并使导流部朝向流体的来流方向倾斜,即能够利用导流部的形状进一步限制流体流动至分流凸脊处的流量以使每个分流出口处的流体流量基本相等,各流道内气体压力、流量和速度分配均匀,也能够利用导流部对流体进行阻挡、反弹、分流、导向,降低流体在导流部处产生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了流体在凸脊组件内的压力损失,从而减少电池内发生水淹现象的问题,从而简化燃料电池内部水管理,有效的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4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69645.1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701 , H01M8/04029 , H01M8/04955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船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系统、电堆、去离子水冷却系统和常规水冷却系统;空气系统包括:空压机和中冷器;常规水冷却系统与空压机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去离子水冷却系统与中冷器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不需要在空气系统中加装板式换热器,简化了系统结构;实现了对空气系统中的大热量设备的精准换热,提高了系统的换热效率;满足了空压机和中冷器在不同时序上的换热需求;降低了中冷器周围的离子浓度,保障其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44952.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IPC: H01M8/0662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气处理设备、燃料电池系统及处理方法,尾气处理设备包括液氢储罐,液氢储罐用于存储液氢;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分别与液氢储罐和电堆的尾气出口连通,以使液氢储罐内的液氢和电堆的尾气出口分别流入换热组件内,以通过流入换热组件内的液氢对流入换热组件内的尾气进行降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用风冷的方式难以将燃料电池的电堆出口尾气温度降低至理想温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0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39219.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及其排水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的氢燃料电池排水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该氢燃料电池包括可供生成水流出的阴极流道,还包括加注组件,与阴极流道相连通,加注组件用于将减阻剂注入阴极流道,以降低生成水与阴极流道的壁面之间的摩擦力。上述氢燃料电池的排水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加注组件将所述减阻剂注入所述阴极流道。这样,该氢燃料电池在不改变其自身电性能的前提下,阴极流道中的生成水能够更加轻易地流出阴极流道,从而有效地壁面阴极流道中出现生成水堆积的情况,快速且直接地解决氢燃料电池内部的水淹问题,所以该氢燃料电池的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也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38593.6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98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62 , H01M8/0656 , H01M8/04537 , H01M8/0444 , H02J1/00 , C25B9/65 , C25B1/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闭环运行的电池系统、控制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光伏模块、电解池、燃料电池、储氢模块、储氧模块和闭环控制模块;所述光伏模块连接至所述电解池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解池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储氢模块,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储氧模块,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端;所述燃料电池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储氢模块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储氧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闭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由此,可以实现光伏供电基础上的燃料电池中水能源的闭环使用,提高电池系统的循环利用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2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23771.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14 , H01M8/0202 , H01M8/0271 , H01M8/04089 , H01M8/04223 , H01M8/2465 , H02J7/00 , H02P2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源和电源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电源包括壳体、燃料电池电堆、蓄电池、DC/DC转换器和系统控制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壳体内部被第一隔板分隔成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燃料电池电堆设置在下方的第一容置空间内,蓄电池、DC/DC转换器和系统控制器均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内;壳体上设置有进风部和出风部,进风部与第一容置空间连通;燃料电池电源还包括风机和风道;风道设置在燃料电池电堆靠近出风部的一侧,风道的进风端与燃料电池电堆连接,风道的出风端与壳体连接并与出风部连通,风机位于风道内。该燃料电池电源能够保证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防止装置倾倒。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56013.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两片镜面对称焊接的金属单极板,所述单极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双极板内设有连通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的气体流道,所述单极板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在两块单极板之间流动。降低了工质流动阻力、提高了流量分配均匀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合理的进行流道设计,保证了气体供应充足且均匀分配,提升电池性能,延长寿命;因结构的对称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极板的可成型性及强度;金属极板结构具有较多的脊背,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可靠性极强,便于后续安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8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47535.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IPC: H01M8/0258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极板。电池极板包括:流道部,流道部围成用于使流体流通的流道;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变流段和至少一个平流段,至少两个变流段沿流道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变流段之间设置有平流段;平流段用于与电池的膜电极贴合设置,变流段的至少部分用于与膜电极间隔设置;其中,沿流道部的延伸方向,变流段的横截面积呈渐变设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极板流道内介质流动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361879.7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04007 , H01M8/0202 , B60L5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和交通工具。燃料电池极板上设置有第一介质入口、第一介质出口和介质通道,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一介质出口通过介质通道连通;第一介质入口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入口扩散区和第一入口活性区,第一入口扩散区与介质通道通过第一入口活性区连通;第一介质入口还包括第一入口缓冲区,第一入口缓冲区位于第一入口扩散区在第二方向的端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第一入口活性区与第一入口缓冲区在第一方向上错位布置。该燃料电池极板能够对进口的压力及流速进行均化分配,有效解决反应介质进入系统的均匀性及反应时的浓度均衡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