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扭转梁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647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1471519.8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管式扭转梁。管式扭转梁是通过弯曲和焊接和耦接板材制造的。板材具有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侧表面上的多个突起。扭转梁通过以下方法制造: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弯曲板材并模制板材而将板材模制成管状,以设置多个突起以彼此接触以在板材的多个侧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然后焊接和耦接板材的多个侧表面。

    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端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0386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1122062.4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端模块。该前端模块包括布置在具有下格栅的保险杠罩内部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容纳开口,热交换器布置在所述容纳开口之中。此外,主动风门布置在所述支架下方并邻近所述下格栅,所述主动风门具有多个可枢转的挡板。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模块包括空气护罩,其布置在所述主动风门上方并覆盖布置在所述支架的容纳开口之中的热交换器的前表面。

    管式扭转梁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647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1471519.8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管式扭转梁。管式扭转梁是通过弯曲和焊接和耦接板材制造的。板材具有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侧表面上的多个突起。扭转梁通过以下方法制造: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弯曲板材并模制板材而将板材模制成管状,以设置多个突起以彼此接触以在板材的多个侧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然后焊接和耦接板材的多个侧表面。

    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端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0386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11122062.4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端模块。该前端模块包括布置在具有下格栅的保险杠罩内部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容纳开口,热交换器布置在所述容纳开口之中。此外,主动风门布置在所述支架下方并邻近所述下格栅,所述主动风门具有多个可枢转的挡板。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模块包括空气护罩,其布置在所述主动风门上方并覆盖布置在所述支架的容纳开口之中的热交换器的前表面。

    后车身组合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72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62234.0

    申请日:2021-04-02

    Inventor: 金善镐 金丙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后车身组合结构。车身组合结构包括:中央地板,其沿着车身的纵向方向从车身的下部延伸;后地板,其布置在车身的后部并连接至中央地板,其中,中央地板的一端表面和后地板的一端表面竖直地重叠,以形成重叠区域,其中,后地板和中央地板形成车身的轴距构件。

    机动车辆后悬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9822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310110393.3

    申请日:2003-12-29

    Inventor: 金丙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后悬架,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着后车轮的悬架底盘;相对于车身纵向排列的纵臂,所述纵臂的端部分别被连接到悬架底盘和车身上;以及连接着车身和所述纵臂的车身侧端部,并根据机动车辆的行驶状态而改变所述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的连接单元。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后悬架具有增强的抗上浮特性。

    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8338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697019.6

    申请日:2014-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B60R19/04 B62D21/152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其可包括前侧构件、碰撞吸能盒、缓冲梁和增强构件,所述前侧构件可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左侧和右侧;所述碰撞吸能盒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前端,并在接收冲击时吸收和减少冲击而变形;所述缓冲梁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前方,联接至所述碰撞吸能盒,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增强构件联接至所述碰撞吸能盒和所述前侧构件两者,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突出至所述缓冲梁的外部,以将冲击能传递至所述前侧构件。

    机动车辆后悬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2681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310110393.3

    申请日:2003-12-29

    Inventor: 金丙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后悬架,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着后车轮的悬架底盘;相对于车身纵向排列的纵臂,所述纵臂的端部分别被连接到悬架底盘和车身上;以及连接着车身和所述纵臂的车身侧端部,并根据机动车辆的行驶状态而改变所述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的连接单元。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后悬架具有增强的抗上浮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