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93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610973619.X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车身增强结构,可以包括:前围板;前侧构件,所述前侧构件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联接至前围板的下部;挡泥板构件,所述挡泥板构件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联接至前围板的上部;前减震器壳体,所述前减震器壳体的下部联接至前侧构件而上部联接至挡泥板构件;前罩板横向构件,所述前罩板横向构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联接至前围板的上部,所述前罩板横向构件的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前减震器壳体重叠并联接至前减震器壳体;以及前减震器壳体侧构件,所述前减震器壳体侧构件附着至前减震器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前减震器壳体侧构件的上部联接至前罩板横向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539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973619.X
申请日:2016-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0Y2306/01 , B62D25/04 , B62D25/081 , B62D25/082 , B62D25/085 , B62D25/088 , B62D2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车身增强结构,可以包括:前围板;前侧构件,所述前侧构件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联接至前围板的下部;挡泥板构件,所述挡泥板构件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联接至前围板的上部;前减震器壳体,所述前减震器壳体的下部联接至前侧构件而上部联接至挡泥板构件;前罩板横向构件,所述前罩板横向构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联接至前围板的上部,所述前罩板横向构件的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前减震器壳体重叠并联接至前减震器壳体;以及前减震器壳体侧构件,所述前减震器壳体侧构件附着至前减震器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前减震器壳体侧构件的上部联接至前罩板横向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6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711283234.1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一种前部车身增强结构,包括:减震器壳体;挡泥板上部构件,其连接到减震器壳体相对于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表面的上端;前纵梁,其相对于车身宽度方向靠内地设置在挡泥板上部构件的下部,并且连接到减震器壳体相对于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表面的下端;以及挡泥板构件,其连接前纵梁和挡泥板上部构件。前纵梁和挡泥板构件可以形成三维箱结构,并且挡泥板构件可以插入前纵梁。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1283234.1
申请日:2017-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 B60G13/003 , B62D25/082 , B62D25/16 , B62D27/02 , B62D21/04 , B62D25/18
Abstract: 一种前部车身增强结构,包括:减震器壳体;挡泥板上部构件,其连接到减震器壳体相对于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表面的上端;前纵梁,其相对于车身宽度方向靠内地设置在挡泥板上部构件的下部,并且连接到减震器壳体相对于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表面的下端;以及挡泥板构件,其连接前纵梁和挡泥板上部构件。前纵梁和挡泥板构件可以形成三维箱结构,并且挡泥板构件可以插入前纵梁。
-
公开(公告)号:CN1066970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848657.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支撑杆的结构,以加强车辆发动机空间的横向刚度。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其具有与车辆仪表板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支撑壳体连接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支撑杆,其具有与车辆仪表板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二端部,并且布置成相对于第一支撑杆具有预定角度。此外,连接杆,其具有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第二端部,并且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以提高车身的横向刚度,使得碰撞期间的负载路径多样化,并且调节仪表板被推动的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97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610848657.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支撑杆的结构,以加强车辆发动机空间的横向刚度。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其具有与车辆仪表板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支撑壳体连接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支撑杆,其具有与车辆仪表板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二端部,并且布置成相对于第一支撑杆具有预定角度。此外,连接杆,其具有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第二端部,并且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以提高车身的横向刚度,使得碰撞期间的负载路径多样化,并且调节仪表板被推动的程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