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818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541384.2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T5/90 , G06T5/60 , G06N3/046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亮度补偿残差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集;数据预处理:将图片裁剪为相同尺寸的大小,将RGB类型的图片转换为HSV类型,提取V通道并单独保存;模型训练:将RGB类型的训练集放入RGB多尺度残差子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增强网络1和输出结果;将V类型的训练集放入V通道亮度补偿子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增强网络2和输出结果;将两个的输出结果送入增强重构子网络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模型测试:将测试集分别放入训练好的增强网络1和增强网络2,将输出结果一起送入增强重构子网络即可得到增强后的水下图片,本发明能够解决水下图像颜色失真、模糊、低对比度问题,通过亮度补偿进一步提高图像的细节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113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77693.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秦皇岛驰维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 , G06T3/4053 , G06V20/20 , H04L67/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远程运维系统,属于运维指导系统技术领域,包括AR眼镜、数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边缘云服务器和指导端;所述AR眼镜包括实景摄像头、语音采集播报装置和光源,所述实景摄像头用于拍摄现场图像,所述语音采集播报装置用于采集现场的音频数据并播报来自指导端的音频数据;所述AR眼镜上还设置有光源开关,所述光源开关控制光源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光源用于补偿自然光线不足对现场的影响;所述边缘云服务器与指导端相耦接,并包括图像增强模块和语义分析模块。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远程运维系统,在设备供应商不在现场时,可以通过远程运维系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从而快速解决设备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8101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1580759.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V20/58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V10/764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VFNet算法的交通标志检测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1)准备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包含训练集和测试集两个部分,并对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MSCOCO格式;(2)搭建改进后的VFNet网络模型;(3)使用改进后的VFNet网络在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的训练集进行训练,保存最优的模型;(4)将测试集输入训练保存的最优模型中进行测试,验证改进后的模型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改进的VFNet网络能够提升交通标志检测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74482.0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逐组SAD成本量和特征重利用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本发明提出采用逐组SAD的方法去计算成本量,相减可以更明确的表征特征间的相似性,区域的相减考虑了周围像素的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可以更加明确的计算特征间的相似性,与全相关和逐组相关相比,提高了成本量的准确性,为3D聚合部分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信息,进而提高了立体匹配的精度;并且构建了基于稠密连接的特征重利用聚合网络,采用稠密连接的原理对代价聚合部分的多尺寸信息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在编码解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代价聚合网络的有效性,在不增加时间消耗的前提下,提高了聚合网络的效率,在没有增加时间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0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72334.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输入整形和轨道规划的桥式抓斗卸船机防摇控制方法,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构建可描述变幅运动、旋转运动和起升运动的桥式抓斗卸船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起点和终点对运行过程的加速段、匀速段和减速段进行轨迹规划。根据桥式抓斗卸船机象鼻梁前端到吊重中心的钢丝绳绳长估计摆动周期,基于摆动周期对输入信号进行整形处理,减少系统的初始摆动。在匀速段,通过实时获取偏角,根据偏角大小和方向进行加减速控制,对运动过程中的实时扰动产生的摆动进行较好的抑制。本发明可以实现更优的防摆控制,提升桥式抓斗卸船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具有十分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5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1115118.8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V20/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YOLOv3‑tiny算法的港口抓斗检测方法,包括:将图像提取装置正对抓斗安装,并将其设置为跟随抓斗的工作模式;采集港口抓斗的图像数据,获取网络训练样本以及测试样本;利用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测得水平面与垂直面的大臂旋转角度信息和抓斗所在的三维信息共同确定了抓斗的唯一位置信息;利用改进YOLOv3‑tiny算法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抓斗检测模型;利用训练后的抓斗检测模型权重对测试集的图片以及港口作业视频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在抓斗运行的过程中提高了作业速度,缩短循环周期,自动实现对抓斗位置的实时检测,使得作业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又节省了人力资本,在港口作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76809.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量及相似评估在线模板更新的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初始模板帧进行增广生成N个增量模板建立大小为M的模板池;S2、通过目标跟踪模块对模板帧和搜索帧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卷积响应得到响应得分图,根据质量评估指标对当前新的模板进行质量评估;S3、通过余弦相似度判断通过了质量评估的模板与模板池中的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判断新模板是否需要加入模板池中;S4、通过模板的不同权重,模板池中的模板进行融合得到ti时刻的最终模板;S5、通过模板帧和搜索帧的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图,与不同步长及长宽比的空洞卷积层卷积之后进行特征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92875.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秦皇岛燕大滨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船舶水尺线的方法,包括: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含有船舶水尺标记信息的原始图像;将原始图像分别输入至预先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构建而成的水平线识别模型和水尺标记识别模型中,得到标记有船体水体交界线的第一图像和标记有水尺字符及其内容的第二图像;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标记的信息,检测船舶水线的实际高度。本发明使用轻量型深度学习网络,同时保障了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使得采集到的图像在移动终端实现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09749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347225.7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稳定区域的鱼眼图像匹配方法,首先根据鱼眼图像像素灰度值的梯度变化率得到图像的稳定区域,通过图像块内部特征点之间关系与图像块的颜色信息对稳定区域的图像块进行区域匹配;然后根据鱼眼成像模型与鱼眼图像畸变原理推导出适用于D‑nets算法的鱼眼立体系统半球模型;最后在推导出鱼眼模型的基础上对相似度高的图像块内部点使用D‑nets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得到图像的特征点匹配图。本发明算法使用局部网络状描述子对鱼眼图像上特征点进行匹配,在畸变严重区域具有匹配速度快、匹配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568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470364.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秦皇岛燕大滨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PS定位的堆取料机防碰撞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堆场和堆取料机单机的经纬度坐标信息分别对各堆取料机单机的大臂和配重进行轮廓建模,然后根据堆场和各单机的经纬度坐标信息计算选取的各防碰撞特征点的经纬度坐标信息,并计算各堆取料机单机之间的防碰撞目标距离,进而根据各堆取料机单机之间的防碰撞目标距离控制对应的堆取料机单机进行无碰撞作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碰撞计算精确度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计算过程繁琐,数据冗余量大的问题,不仅对单机的底盘、大臂和配重实现全方位防碰撞,且保障了防碰撞计算的高效性和精确性,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无人化堆取料技术的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