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悬架气路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4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53970.0

    申请日:2024-04-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气路装置及控制方法。空气悬架气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第一储气部、第二储气部、主路气管、支路气管、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一储气部的输出端、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二储气部和第一储气部的输入端通过主路气管依次连通;空气弹簧通过支路气管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的主路气管连通;第一储气部中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储气部中的气体压力。本发明中的空气压缩装置在空气弹簧补气和排气过程中无需启动,可以有效降低空气压缩装置的启动频率,从而提高空气压缩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中的空气悬架气路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减少空气悬架气路中阀体数量。

    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82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4718.4

    申请日:2024-04-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确定目标车辆载荷转移后悬架的簧载质量;对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中的簧载质量垂向数据进行估算,得到簧载质量质心的垂向速度;根据垂向速度和悬架的相对速度,确定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根据阻尼系数确定减振器的输入电流,并将输入电流提供至目标车辆的电控悬架的减振器上以实现阻尼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目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载荷转移进行计算,构建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状态方程来估算垂向速度,并根据垂向速度和相对速度自适应调节目标车辆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实现对目标车辆悬架的精准阻尼控制。

    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82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24718.4

    申请日:2024-04-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确定目标车辆载荷转移后悬架的簧载质量;对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中的簧载质量垂向数据进行估算,得到簧载质量质心的垂向速度;根据垂向速度和悬架的相对速度,确定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根据阻尼系数确定减振器的输入电流,并将输入电流提供至目标车辆的电控悬架的减振器上以实现阻尼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目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载荷转移进行计算,构建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状态方程来估算垂向速度,并根据垂向速度和相对速度自适应调节目标车辆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实现对目标车辆悬架的精准阻尼控制。

    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46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6279.6

    申请日:2024-02-04

    IPC分类号: B60L7/10 B60L1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运行状态数据确定车辆当前的能量回收状态;若车辆当前回收状态为滑行能量回收状态,则根据车辆的滑行状态及车辆的驾驶风格确定滑行能量回收电机总力矩;根据滑行能量回收电机总力矩确定四个车轮的制动力矩,根据四个车轮的转动力矩对车辆进行制动并回收车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该方法将安全时距的滑行状态和驾驶风格识别融合,采用模糊控制实时得到符合不同驾驶风格及安全时距的滑行能量回收力矩,进而自适应不同的驾驶习惯,提高整车经济性和驾驶平顺性。

    悬架总成和三轮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95564.8

    申请日:2023-06-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架总成和三轮车。其中,悬架总成包括侧倾限位组件、两组悬架组件以及两个车轮支架,两组悬架组件用于对称的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悬架组件均包括上悬臂和下悬臂,侧倾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滑动插接的第一套筒以及与第二滑动杆滑动插接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垂直连接,第一滑动杆和第一套筒分别与两个上悬臂转动连接,第二滑动杆与车架转动连接且设置有两个沿车架的左右方向间隔对称设置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能与车架抵接或分离。通过侧倾限位组件的设置将车身的侧倾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三轮车的侧翻,保证了三轮车在转向时的行车安全。

    一种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和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4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82005.6

    申请日:2022-07-26

    发明人: 王东 杨志强 迟达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和车辆,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包括悬架结构、转向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制动机构,悬架结构包括转向臂、滑轨机构以及转向节,滑轨机构沿竖直方向安装于转向臂的一侧,转向节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转向臂的一侧,且转向节的一端与滑轨机构固定连接,转向节的另一端与车轮传动连接;转向机构与转向臂传动连接,用于带动转向臂绕竖直轴线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转向节远离滑轨机构的一端,驱动机构与车轮传动连接;制动机构设置于转向节远离滑轨机构的一端,用于对车轮制动。本发明的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能够减少侧向占用空间,避免产生侧向位移。

    陆地功能模块及飞行汽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26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3666.6

    申请日:2023-07-06

    IPC分类号: B60F5/02 B62D2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飞行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陆地功能模块及飞行汽车,陆地功能模块与飞行汽车的飞行功能模块可拆卸连接,并包括车架和功能组件,车架包括下车架和上车架,下车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梁以及设置于两个横梁之间的两个纵梁,横梁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车轮,从而通过两个横梁以及两个纵梁构成下车架的基本结构,用于支撑上车架以及其它构件,上车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框架,并用于支撑座椅,从而尽量简化车架的整体结构,以实现陆地功能模块的轻量化设计;功能组件用于驱动车轮行驶、制动或转向,以控制陆地功能模块实现相应的陆地行驶功能。

    一种角模块车辆不同轮参考车速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4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76341.3

    申请日:2023-02-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模块车辆不同轮参考车速估计方法,适用于车辆不同轮在稳态及非稳态工况下参考车速估算,尤其适用于车轮处于非稳态工况下该轮参考车速的估算,解决角模块车辆当前运行处于直行工况、前轮转向工况、后轮转向工况、前后同向转向工况、前后异向转向工况等工况下,不同轮处于稳态或非稳态参考车速估算。特别当检测到角模块车辆任何车轮处于打滑等非稳态工况下时,可以较为准确估算出该非稳态工况车轮以及车辆质心处理论参考车速,为驱动防滑等底盘动力学控制以及智能驾驶控制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车速数据支撑,方便其作出更快、更有效的控制非稳态车轮进入稳态状况,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及安全性。

    车桥系统及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579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59016.0

    申请日:2022-08-31

    发明人: 杨志强 王东 迟达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车桥系统及车辆,该车桥系统包括桥轴、第一车轮模组、第二车轮模组和悬架,第一车轮模组包括支架、转向器、转向臂、驱动器和车轮,支架的一端与桥轴的一端固接,支架的另一端与转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向器驱动转向臂相对支架转动,转向臂的另一端与驱动器固接,驱动器驱动车轮转动;第二车轮模组与第一车轮模组结构相同且设置于桥轴的另一端;悬架的一端与桥轴固接,悬架的另一端用于与车架固接。该车桥系统使每个车轮具有独立转向功能的同时,可以提升车桥系统整体的强度,简化车桥系统的结构,降低其生产成本。

    一种分体式转向节及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823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113016.X

    申请日:2021-09-23

    发明人: 王东 杨志强 迟达

    IPC分类号: B62D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转向节及车辆,该分体式转向节包括主支撑件、控制臂支撑件和减振器支撑件,主支撑件设有轴承安装孔,主支撑件还用于和转向拉杆以及制动卡钳支架连接;控制臂支撑件控制臂支撑件、减振器支撑件分别与主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且控制臂支撑件和减振器支撑件分别设置于主支撑件的下方和上方,该分体式转向节,可通过三个铸造模具分别生产主支撑件、控制臂支撑件和减振器支撑件这三个部件,然后组装成转向节,当其中任一部件需要改变时,仅需配套对应该部件的铸造模具即可,可有效降低变更成本。同时,三个部件中的任一个需要变更材料时,不影响其余部件的材料使用,适应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