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0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6059.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岩层运移监测点锚固装置,属于岩层运移监测技术领域。一种岩层运移监测点锚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收卷组件,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往复机构,所述收卷组件通过设有的皮带与所述往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轮,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铰接座,节约大量锚件成本,并可有效避免传统锚固方法造成的锚件与周围岩土体产生滑移、失效等问题,提高锚件施工工作的效率,提高了锚件的可靠性与适用性,降低工程因锚件失效造成的风险,较化学锚固方法对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不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479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99896.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模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实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防护箱的开口端通过一对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防护箱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空心的滑块;将三层模型板放置到夹板之间,然后借助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块彼此靠近移动,这时移动块会带动夹板将模型板夹持固定在一起组成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实体模型,当需要对模型板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借助驱动机构让移动块彼此远离运动,使得夹板不再对模型板进行夹持,然后只需要将损坏的模型板取走进行更换即可,通过上述机构达到了方便对模型板进行组装和更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4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1297430.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涉及地层变形监测领域,包括由地表向下施工多个水文观测孔,通过水文观测孔获取目标含水层及其上覆岩土体的相关参数,对目标含水层中每个水文观测孔所在位置进行多层划分,并获取每层的应力应变关系,然后获取当前观测时每个水文观测孔对应上覆岩土体总应力及每层分量层对应孔隙水压力,获取观测时刻对应的应变变化量,从而计算目标时间段内的土体压缩量;本发明能够有效进行目标含水层土体压缩量的变化,可为区域地表沉降的反演预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37465.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T17/0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762 , G06T3/400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获取以往历史数据信息建立模型;S2、采集数据信息并且进行处理;S3、通过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建立模型;S4、属性插值;S5、模型验证与调整;S6、根据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组建实物模型;本发明基于多源地质数据的建模能够综合利用各类地质信息,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模任务,建模的核心是“点—线—面—体”从低维到高维的“升维”半自动人机交互式建模过程,将多源地质数据整合到一个一致的数据模型中,解决数据格式、坐标系统和空间参考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68380.3
申请日:2023-04-09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协同地表下沉的计算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水文地质等资料:获取监测区域的水文资料,获取监测区域的地质资料,获取监测区域的其他基础资料;S2.建立地下流场模型、预测监测区域水位变化;S3.目标含水层压缩量计算;S4.监控区域地表下沉量计算;S5.结果分析沉陷预计。本发明中的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协同地表下沉的计算方法,能够提现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水位的变化特征,从而计算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导致的地表下沉,能够对研究地层地表的协同变形及地表、地下建构筑物变形控制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25933.1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1N33/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有以下方法步骤:S1、获取监测区域目标含水层水位;S2、获取目标含水层各部分土体应力应变关系;S3、计算土骨架所承担的有效应力;S4、计算1天内目标含水层的土体应变变化;S5、计算目标时间内目标含水层的土体压缩量;S6、绘制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图;本发明进行全孔取样,获取各项数据,通过力学实验获取目标土层的各种特征,通过目标含水层水位的变化量计算孔隙水压力的减少量,获取土体骨架所承担的应力增量。获取区域内不同孔位目标含水层的压缩量,绘制等值线形成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图。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5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62758.1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探测的取样装置,包括气泵、气阀和取样器,气泵的输出端、气阀和取样器的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并且气泵与气阀的一端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气阀的另一端与取样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可伸缩导气管连接,导气管和可伸缩导气管内均包括多根分支气管且对应相连,在取样器的两侧设置有线绳牵引的重力块,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控制线绳长度的卷绳器,卷绳器的输出端与线绳的端部相连,取样器通过卷绳器控制线绳长度配合气泵输出气体控制下降深度,并且通过卷绳器拉伸取样器上升;采用本技术方案,保证了所采集水样的准确性,提高采集效率,降低勘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17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446059.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岩层运移监测点锚固装置,属于岩层运移监测技术领域。一种岩层运移监测点锚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收卷组件,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往复机构,所述收卷组件通过设有的皮带与所述往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轮,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铰接座,节约大量锚件成本,并可有效避免传统锚固方法造成的锚件与周围岩土体产生滑移、失效等问题,提高锚件施工工作的效率,提高了锚件的可靠性与适用性,降低工程因锚件失效造成的风险,较化学锚固方法对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不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097686.5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不均匀沉降的动态可调顶升支座,包括下支座;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座上部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板,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侧壁;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在所述下支座两侧开设有的若干插板腔,若干所述插板腔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插板;本发明使用方法和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程造价低、可以随时更换和维护。安装后,后续顶升不需要凿开二次浇灌层、安装千斤顶、垫钢板,为矿井生产节省了大量时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95910.4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体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放防护的地质体模型。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地质体模型收起,并对地质体模型进行遮盖防护,延长地质体模型使用寿命的便于收放防护的地质体模型。一种便于收放防护的地质体模型,包括有底座、安装框和遮盖板等,底座上侧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上侧连接有遮盖板。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件移动的同时,挤压第一连接架向下移动,使得滑动架带动放置台向下移动,将地质体模型收纳至安装框中,最左侧的滑动件在导向件上滑动时,带动遮盖布展开遮盖在地质体模型上方,达到了能够将地质体模型收起,并对地质体模型进行遮盖防护,延长地质体模型使用寿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