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鞋焊接防变形装置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7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0432.6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变形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鞋焊接防变形装置及方法,防变形部有若干个,防变形部包括支撑部、导向部、调节部和夹持部,导向部将支撑部、调节部和夹持部连接起来,导向部顶端与调节部底面固定连接,底端与支撑部顶面固定连接,调节部与导向部滑动连接,将防变形部夹持在管支架顶板和管鞋底板的四角处;支撑部和夹持部将管鞋底板和管支架顶板夹持在两者之间,防止焊接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导致管鞋底板四角翘起;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加快热量的散失,避免过热导致防变形部发生形变,影响夹持效果;通过设置防滑部和防滑球,增加防变形部与管鞋和管支架的摩擦力,防止在焊接过程中防变形部发生位移,影响夹持效果。

    一种钢结构合拢口反作用力合拢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4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19230.9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钢结构合拢口反作用力合拢装置及施工方法,该钢结构合拢口反作用力合拢装置包括第一条形立板和第二条形立板,第一条形立板和第二条形立板之间设有千斤顶,千斤顶一端与挡块抵接,千斤顶远离挡块一端与第一水平板抵接,第一水平板设置在第一条形立板和第二条形立板上,第一条形立板和第二条形立板上设置有第二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与挡块抵接,挡块设置在主甲板上,第二水平板上抵接的立板设置在待合拢甲板上。本发明提供的钢结构合拢口反作用力合拢装置通过千斤顶推动第一水平板,使用反作用带动第二水平板移动,实现待合拢甲板向主甲板合拢后焊接固定,可以拆卸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人员在移动千斤顶挡板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一种大吨位阀门吊装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1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31285.2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阀门吊装装置,该大吨位阀门吊装装置包括吊装本体和悬臂梁,悬臂梁设置在吊装本体上,吊装本体一端连接有阀门,阀门远离吊装本体一端与悬臂梁连接,悬臂梁上设有吊装吊耳,吊装吊耳上连接有吊索,吊索连在起吊机上,以使阀门吊起。本发明提供的大吨位阀门吊装装置通过在吊装本体一端连接阀门,阀门与吊装本体上设置的悬臂梁连接,使阀门稳定设置在吊装本体上,悬臂梁设有吊装吊耳,吊装吊耳内连接有与吊机相连的吊索,吊机吊取吊装本体,进而带动阀门吊起。避免了吊索吊装过程中局部打弯受力不均,吊索触碰阀体本身带来的磨损,确保阀体在吊装过程中平稳就位,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大尺寸大吨位阀门稳吊装的安全性。

    一种适用于FPSO上部模块集成吊装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80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07067.9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FPSO上部模块集成吊装防护装置,包括:已就位模块;吊装模块,所述吊装模块位于所述已就位模块侧端进行吊装工作,且所述吊装模块与所述已就位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吊装最小安全距离;防护横梁,所述防护横梁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已就位模块突出的部位侧端;防护纵梁,所述防护纵梁竖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吊装模块靠近已就位模块端。本发明解决了模块吊装安全距离无法满足最小要求、大量杆件需要散装、吊装后散件安装吊机资源投入大的问题,确保模块间各专业杆件在陆地建造阶段安装就位,最大程度实现陆地建造。

    一种甲板片合拢工装及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4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91991.9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板片合拢工装及方法,属于海洋石油工程技术领域,该合拢工装包括工装,包括上甲板片和下甲板片,上甲板片上连接有上立柱,下甲板片上连接有下立柱,上立柱和下立柱均设有便于焊接的坡口,其特征在于,上立柱的坡口端和下立柱的坡口端设有导向组件,在对上立柱坡口和下立柱坡口焊接时,上立柱的导向组件和下立柱的导向组件相配合,还公开了一种甲板片合拢方法。本发明改变原有甲板片主立柱在合拢过程中通过吊机配合无法摘钩造成人员及设备待工的额外成本,且规避了原甲板片主立柱对口时无法调整的困境,提升了组对焊接效率,且后期甲板片总装施工便于控制立柱跨距的精度控制,提升了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效率高。

    一种吊机载荷试验工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8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25640.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机载荷试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实验用吊耳;利用钢丝绳和卸扣将吊装框架顶端连接至试验吊机输出端;将所述吊耳固定连接至固定面上;使用钢丝绳和卸扣将拉力计连接至所述吊装框架底端;取手拉葫芦,将所述手拉葫芦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拉力计和所述吊耳之间;根据所述吊耳的数量确定试验人员数量,每个所述试验人员同时缓慢拉动各个所述手拉葫芦,所述试验吊机的试验载荷即为若干所述拉力计读数的总和;完成所述试验吊机的载荷试验。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机具,在不使用吊机试验托盘和配重块的情况下,实现吊机的载荷试验,降低试验难度,提升试验效率。

    一种管线组对的充氩气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13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88687.7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组对的充氩气装置,该管线组对的充氩气装置包括第一待组焊管线和上游管线,上游管线连接有第一管线法兰,第一待组焊管线连接有第一组对法兰,第一组对法兰与第一管线法兰之间设有充氩气组件,以对第一待组焊管线内部充入氩气;第一待组焊管线远离第一组对法兰一端与第二待组焊管线对接,第二待组焊管线远离第一待组焊管线一端与下游管线连接,第二待组焊管线与下游管线之间设有测氧探头;氩气沿第一待组焊管线流入第二待组焊管线,以对第一待组焊管线和第二待组焊管线的对接端口进行保护焊接。本发明提供的管线组对的充氩气装置解决了管线移位闪口充氩或是无法充氩保护焊的难题,便于安装操作,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