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485627.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P13/00 , C12N15/70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N1/21 , C07C209/84 , C07C211/29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氨酶与乙醇脱氢酶偶联合成(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胺的方法,以R‑ω‑转氨酶和乙醇脱氢酶为双酶催化剂,以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为氨基受体,以异丙胺盐酸盐为胺供体,以磷酸吡哆醛和NAD+为辅助因子,加入助溶剂,以pH6‑10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反应体系,在30‑50℃、150‑200rpm搅拌反应,获得(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胺;本发明在底物浓度为166mM时,产率由82.96%提高到99.9%,显著提高了底物BPO的胺化效率,从而建立高效胺化BPO制备R‑BPA的工艺,为后期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485627.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P13/00 , C12N15/70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N1/21 , C07C209/84 , C07C211/29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氨酶与乙醇脱氢酶偶联合成(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胺的方法,以R‑ω‑转氨酶和乙醇脱氢酶为双酶催化剂,以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为氨基受体,以异丙胺盐酸盐为胺供体,以磷酸吡哆醛和NAD+为辅助因子,加入助溶剂,以pH6‑10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反应体系,在30‑50℃、150‑200rpm搅拌反应,获得(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胺;本发明在底物浓度为166mM时,产率由82.96%提高到99.9%,显著提高了底物BPO的胺化效率,从而建立高效胺化BPO制备R‑BPA的工艺,为后期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2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586604.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将纳豆激酶粗品用缓冲液溶解后过滤,滤液作为上样液进行DEAE‑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柱层析;上样结束后,先以0.1M、pH7.4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洗脱,洗脱速度10 s/滴,采用色谱工作站监测流出液,出峰前按每10min/管收集,出峰处每个峰收集,洗脱至流出液不出峰;合并含有纳豆激酶蛋白和酶活的流出液,超滤,滤液冻干,即为纳豆激酶纯酶。本发明方法简化了纯化步骤,降低了纯化过程中酶的损失,大幅缩减纯化所需时间和成本,电泳纯纳豆激酶,比活达到了63140.83 U/mg,纯化倍数为2.22,酶活回收率为57.96%。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27627.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羰基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融合酶、编码基因、工程菌及应用,本发明实现了羰基还原酶(SRE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的融合表达,节约了发酵成本,降低了发酵废液的产生量,对环境友好。融合表达不影响羰基还原酶的光学选择性,大幅降低了反应中所使用的辅酶因子,节约了反应成本。该羰基还原酶有广泛的底物谱和良好的立体选择性,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所得的含羰基还原酶SRE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的重组酶具有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12762.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羰基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融合酶,所述羰基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融合酶包括依次连接的葡萄糖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和羰基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构建含羰基还原酶CpCR和含葡糖糖脱氢酶GDH的融合酶应用于催化还原OPBE;葡萄糖脱氢酶的表达提高了NADPH的再生效率,为生物催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NADPH,该辅酶NADPH再生系统的应用避免了生物催化反应中额外添加昂贵的辅酶。且该羰基还原酶CpCR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和优良的光学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2851.9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酶自组装复合物及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应用,所述双酶自组装复合物是将重组蛋白SpyCatcher‑CpCR的纯酶水溶液和重组蛋白SpyTag‑GDH的纯酶水溶液混合后,在0‑25℃环境下孵育1‑24h,间隔半小时轻轻晃动,冷冻干燥,获得双酶自组装复合物。本发明双酶自组装复合物的转化率是游离酶的1.6倍,本发明方法具有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易于工业放大等优势作用,实现SpyCatcher‑CpCR和SpyTag‑GDH自组装,产生高效的辅酶再生系统,提高了NADPH的再生效率,为生物催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NADPH,从而加强酶的级联作用和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90445.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的固定化双酶催化剂以及其在(S)‑1‑苯基‑1,2‑乙二醇制备中的应用,以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为载体,采用酰胺缩合的方式结合酶分子,酶分子不易脱落,增加了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次数,具有传输阻力小、制备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等的优点。所述的固定化酶能够催化2‑羟基苯乙醇选择性还原制备高光学纯度的(S)‑1‑苯基‑1,2‑乙二醇,同时增加了融合酶的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离心就可以分离酶和产物,实现酶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32852.3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N9/04 , C12N15/53 , C07K1/14 , C07K1/22 , C12N15/70 , C12N1/21 , C12N1/16 , C12P7/22 , C12P41/00 , C12R1/7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DH依赖型醇脱氢酶CpSADH、编码基因、菌株及应用,本发明筛选获得一种具有强大苯乙酮类化合物还原反应能力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Zjut0512菌株。在此基础之上获得醇脱氢酶CpSADH,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可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多种前底物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并且对不同pH、温度均具有优异的适应能力。本发明在水相介质中引入异丙醇构建异丙醇‑水相体系来增加底物的溶解性进而提高生物催化效率,产率提升至97.5%,产率提升3.1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0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32494.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N11/087 , C12N9/04 , C12P7/22 , C12R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双酶偶联物及在合成(S)‑1‑(3‑三氟甲基苯基)乙醇中的应用,所述纳米双酶偶联物以聚丙烯酸为载体,通过交联法固定偶联葡萄糖脱氢酶GDH和醇脱氢酶CpSADH获得的。本发明纳米双酶偶联物,相较于游离酶CpSADH,偶联体催化底物载量提高1.7倍,最适温度提高10℃,辅酶循环数(TTN)提高了2.6倍,有效地提高了酶的活力、稳定性、重复利用次数并实现辅酶原位再生,解决有机底物、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以及天然游离酶稳定性较差、难以重复利用的问题,拓宽了酶与高分子的应用场景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9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91925.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发异肽键共价自组装的纳米双酶级联反应器,由SpyCatcher‑ATA117融合表达转氨酶与SpyTag‑ADH融合表达脱氢酶自组装构成。本发明将SpyTag和SpyCatcher分别与酵母乙醇脱氢酶ADH和转氨酶ATA117进行融合,通过SpyCatcher和SpyTag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SpyCatcher‑ATA117和SpyTag‑ADH无骨架自组装。该多酶级联反应器催化级联反应显著提高了底物BPO的胺化效率,从而建立高效胺化BPO制备R‑BPA的工艺,该过程控制策略为后期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