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7739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977225.6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化效应的气液固三相磨粒流平面抛光系统,包括二自由度移动装置、气液固混合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空化抛光工具、工件装夹装置、工件加工池、磨粒流循环装置、高压气体注入装置和控制台,空化抛光工具包括外约束块和内约束块,内约束块与外约束块共同形成入口大、出口小的环形窄缝流道,该环形窄缝流道通过外约束体上的内部流道与旋转主轴上的通孔相通。本发明利用结构空化原理,在空化抛光工具上设置环形窄缝流道,利用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流道设计实现了液体本身的结构空化,实现工件表面的高效材料去除率;通过空化抛光工具上圆角的设计实现液体二次空化,提高了流体抛光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64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38670.8
申请日:2018-02-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类、管道类零件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多半径适配模块、爬行模块、周向检测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所述多半径适配模块包括机构载体钢圈、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适配模块,所述爬行模块包括轴承、爬行电机和轮胎,所述周向检测模块包括内齿轮、检测模块支撑板、检测电机、小齿轮、图像采集装置和导向支撑轮,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固定在适配模块的其中一个滑块上,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本发明可以针对解决当前在特种环境下的轴类、管道类零件的表面缺陷检测问题,可以适用于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轴类、管类零件的表面缺陷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20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76181.8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光源的灵活可调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整体机架部分、CCD相机检测部分、光源部分和工件夹持部分,整体机架部分负责整个装置的承重和定位夹紧,CCD相机检测部分安装在整体机架部分的后侧并用于进行图像拍摄,光源部分安装在整体机架部分的中部并向CCD相机检测部分提供灯光辅助,工件夹持部分安装在整个整体机架部分的前端并用于工件的夹持和转动;本发明机架部分设计成可调机构,使该视觉检测装置能更灵活的应用于各种工况,应用范围比较广;采用多种光源结合使用的方式,可以满足多种缺陷检测的光线要求,能够实现检测多种缺陷的功能,真正实现一机多用,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5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810200469.8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F16C32/06
Abstract: 气体静压主轴节流孔孔径调节装置,包括套设在主轴外部、与主轴形成压力气膜的轴套,轴套外部气密地连接一个气室外套,气室外套与轴套之间有外气腔,外气腔通过气室外套上的进气孔连通外部的气压源;轴套上设有环形套,环形套的内孔形成节流孔,节流孔连通外气腔和设置在轴套的内壁面上的内气腔,内气腔连通所述的压力气膜;环形套包括外圈的刚性正电极、内圈的柔性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夹有电致动柔性材料体,负电极围合成节流孔;轴套上设有用于检测气膜气压的气压传感器;气室外套外面装有控制装置;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气膜压力场信息和预设的模型得到最佳的主轴节流孔孔径调节方案,调节节流孔的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611070884.3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爬杆机器人腿部关节的传动机构,包括若干级结构相同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两侧板之间的间隙设有弹簧机构,弹簧机构的前连接轴和后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侧板上的滑槽内;前连接轴的中间和后连接轴的中间通过伸缩装置相连;上连杆的输入端与前连接轴固定相连,上连杆的输出端与位于下一级的传动单元的输入轴固定相连;下连杆的输出端与后连接轴固定相连,下连杆的输入端与位于上一级的传动单元的输出轴固定相连;输入轴与位于上一级的传动单元的上连杆的输出端固定相连;侧板的输入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位于上一级的传动单元的关节轴上,位于下一级的传动单元的侧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关节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877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77225.6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C3/02 , B24C7/0046 , B24C7/0053 , B24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化效应的气液固三相磨粒流平面抛光系统,包括二自由度移动装置、气液固混合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空化抛光工具、工件装夹装置、工件加工池、磨粒流循环装置、高压气体注入装置和控制台,空化抛光工具包括外约束块和内约束块,内约束块与外约束块共同形成入口大、出口小的环形窄缝流道,该环形窄缝流道通过外约束体上的内部流道与旋转主轴上的通孔相通。本发明利用结构空化原理,在空化抛光工具上设置环形窄缝流道,利用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流道设计实现了液体本身的结构空化,实现工件表面的高效材料去除率;通过空化抛光工具上圆角的设计实现液体二次空化,提高了流体抛光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17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76740.2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27/0076 , B24B35/00 , B24C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化效应的气液固三相磨粒流抛光工具,包括气液固混合装置、空化抛光工具和工件固定平台,工件安装在工件固定平台上;空化抛光工具安置在工件上方且空化抛光工具的下底面与工件的上表面平行,气液固混合装置连接空化抛光工具并将混合后的气液固三相磨粒流通入空化抛光工具中;本发明利用气液固混合装置将气体混入液固两相磨粒流中,增加了工件表面气泡溃灭的概率,提供了抛光效率;气体入口利用微孔即较小的细孔混入空气,便于控制高压气体的混入量,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利用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流道设计实现了液体本身的结构空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空化抛光工具上圆角的设计实现液体二次空化,提高了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17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0976740.2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化效应的气液固三相磨粒流抛光工具,包括气液固混合装置、空化抛光工具和工件固定平台,工件安装在工件固定平台上;空化抛光工具安置在工件上方且空化抛光工具的下底面与工件的上表面平行,气液固混合装置连接空化抛光工具并将混合后的气液固三相磨粒流通入空化抛光工具中;本发明利用气液固混合装置将气体混入液固两相磨粒流中,增加了工件表面气泡溃灭的概率,提供了抛光效率;气体入口利用微孔即较小的细孔混入空气,便于控制高压气体的混入量,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利用入口较大出口较小的流道设计实现了液体本身的结构空化,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空化抛光工具上圆角的设计实现液体二次空化,提高了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87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04607.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36 , G05B11/42 , G05D1/0246 , G05D2201/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适用于瓦楞状轨道的导向装置,包括车身、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和激光模组部分;驱动部分设置在车身底部并用于驱动车身的运动和转向,所述激光膜组部分设置在车身前方并用于向车身前方的瓦楞状轨道上发射出激光,所述图像采集部分用于采集车身前方激光模组部分发出的激光照射在瓦楞状轨道上的线形激光形成的图像;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在车身上并用于控制驱动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和激光模组部分的工作;本机器人导向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现机器人在瓦楞状导轨上高精度自动导向,减小环境光的影响,使得机器人避免在沿导轨行驶时碰触轨道突起部分,通过激光增强辩识度,实现高精度导向。
-
公开(公告)号:CN10801566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52377.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有温控装置的抛光盘夹具,包括抛光盘夹具和底座,所述抛光盘夹具中心设有沉头座,所述沉头座底面布置四条同心环槽,每条同心环槽内均设置有与对应同心环槽大小一致且深度相同的加热片;相邻的同心环槽之间的沉头座底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小螺纹孔,每个小螺纹孔内安装有尺寸与小螺纹孔的尺寸一致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可以在抛光被加工的工件的过程中实时检测被加工件表面的温度,不需要暂停加工过程;可以在抛光被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实时对被加工件表面进行加热,不需要暂停加工过程;通过检测温度和局部加热工件,能够使工件加工过程中局部温度得到控制,从而使得被加工件的表面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得到保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