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室模拟充填体受力变形的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278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830632.5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模拟充填体受力变形的测试装置,通过相似模拟材料试验,模拟充填工作面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通过封闭联通软管,保证装置内液体处于密闭状态,使上覆岩层对活塞的作用以液罐内液体压力的形式表现,通过液罐内壁的连通孔,使内部液体压力表现为橡胶皮套的弹性变形,通过橡胶皮套上贴覆的应变片,将橡胶皮套的弹性变形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记录并反演充填体受力变化的数据,通过橡胶皮套的标定,获得液罐液压应力‑橡胶应变关系,通过液压测力装置的标定,可以采用该装置反映充填体的受力变化特征。

    一种隧道群通风排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457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5310.8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群通风排烟系统,涉及隧道群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控制云端、报警机构、水排机构、通风排烟机构、车轨机构和水帘机构,所述报警机构、水排机构、通风排烟机构和车轨机构通过信号线与控制云端相连接,且车轨机构与水帘机构固定连接,水帘机构与水排机构通过对接组件相衔接,且水排机构内设置有控流模块,水帘机构内设置有展开组件。本发明有效阻断了烟气向隧道两侧扩散,且起到了降低火情周围温度的作用,且解决了在隧道内发生火情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带来的消防队伍无法及时到达而使得火情态势迅速发展的问题,不仅提高了隧道内通风排烟的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内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种用应变砖标定相似材料均一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046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1096342.8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一种用应变砖标定相似材料均一程度的方法,其所用的设备包括若干组应变砖、平面应力试验台和应变监测系统,每组应变砖由若干个应变砖组成;其标定相似材料均一程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分层铺设;步骤2,将各个应变砖都与应变监测系统电连接,并将各应变砖的初始数据清零;步骤3,对各层相似材料进行夯实,并在对需要铺设应变砖的每层相似材料夯实过程中实时通过应变监测系统监测该层相似材料中各个应变砖上微应变ε的大小,各应变砖上微应变ε的大小相等时,证明该层相似材料均一程度一致;步骤4,将相似材料按照上述3个步骤依次、顺序铺设完成,直至铺设至相似材料模型设计高度。解决了相似材料在人为夯实过程中均一程度低的问题。

    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801002.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一种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加压系统和数据测录系统,加压系统包括有试验加载机,数据测录系统包括静态应变测试仪、声发射监测装置和近景应变监测仪,试验架由底座槽钢、两块侧帮槽钢、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试验架内盛装有立体试验模型,该立体试验模型由相似材料制成的均匀砌体层、开采抽块层、真实岩梁材料制成的岩梁层、均压气囊层和均压对焊槽钢构成。其优点为,可实现真实岩梁的均压加载,不用考虑相似材料的相似比,应用该试验装置进行岩梁均压变形破断试验,能充分模拟岩梁断裂前、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演化过程,能通过粘贴在岩梁侧面的应变片测试岩梁变形及应力转移情况,能获得岩梁断裂前、后的声发射情况,且试验简便。

    一种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4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75954.5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护单元;支护单元包括:支护架、支护板、支撑机构以及安装架;支护架设置于隧道内侧;支护架包括:支撑杆和连接杆;支撑杆呈弧形状,支撑杆并排设有两个,多个连接杆并排设置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支护板设有多个,且呈弧形状,支护板置于两个支撑杆之间;连接杆位于支护板的底部;支撑机构与支护板的内壁相连接,支撑机构设有多个,且与支护板一一对应;安装架设置于支撑机构远离支护板的一侧,安装板呈弧形,支撑机构并排设置于安装架的外侧面。本发明中的支护结构稳定性强,不会受压导致偏移,可以降低隧道坍塌风险。

    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性控制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91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0165.6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性控制模拟系统,涉及深埋隧道建设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具体包括试样、用于对试样开挖的盾构机,所述试样位于开挖位置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应变片,所述试样的顶部设置有垂直载荷施加装置,且所述盾构机、应变片、垂直载荷施加装置均通过光纤和导线连接有同一个上位控制机,所述试样包括与实际深埋隧道岩体材料相似的浇筑材料、用于对浇筑材料限位的浇筑模具、用于对浇筑材料分层的分隔膜以及。本发明在位于应变片位置的浇筑材料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且各层相邻部分设置隔膜,从而能在模拟结束后,将各层凝固的浇筑材料分离,从而将应变片回收,从而节省了使用成本。

    基于动量原理的巷道轴向全长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1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984281.9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动量原理的巷道轴向全长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其中,一种基于动量原理的巷道轴向全长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巷道侧部处的检测点;若检测点处是特殊高应力集中区,则判断其为高冲击危险点;若检测点处是一般高应力集中区,则测量检测点处抛出体的宽度;根据抛出体的宽度与冲击危险性呈负相关的关系,判断检测点的危险性高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申请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在巷道轴向上全长进行更为细致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精准定位高冲击危险点,使巷道冲击地压防治问题更加聚焦、明朗,大幅度降低了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量,有效降低了防冲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