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破碎围岩条件的急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8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63684.3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破碎围岩条件的急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涉及井下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矿体及其围岩进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确定采场结构参数;S2、根据采场长度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矿房矿柱,分两步骤连续回采;S3、在采场中施工采准切割工程;S4、在矿体中间位置距矿体近距离布置斜坡道,从斜坡道向矿体施工联络巷至矿体另一侧,然后垂直联络巷靠近围岩稳定性较好的一侧分别向两侧施工的回采进路,并进行分步骤回采充填;S5、回采完第一层分层后进行充填,充填结束后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分层的回采,循环至采场回采结束;本申请通过螺旋式斜坡道和分层平台的设置,使斜坡道与采场之间的距离减小,大大降低了联络巷的工程量,同时每个分层平台负责一个分层,使得联络巷的坡度减小,便于矿石运输及设备运行;同时解决了上向水平分层开采破碎围岩条件的急倾斜薄矿体时,破碎围岩出现跨冒甚至矿体顶板出现开裂现象,人员在开裂顶板下回采作业安全性差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效率高、机械化率高等优点。

    露天矿大孔径炮孔的分层复合填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6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7080.6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露天矿大孔径炮孔的分层复合填塞方法,属于露天矿爆破领域,其中,通过底部隔离稳固层、抗冲孔主层、降尘与粉尘抑制层、减震缓冲层以及顶部封盖层的分层设计,结合改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及智能化监测技术,使填塞层兼具隔离冲孔、抑尘、减震与防止粉尘扩散的综合功能。该方法在确保实现功能提升的同时,最大程度利用矿山现场易得的岩粉、碎石及廉价工业、农业副产物,保证经济可行性。

    适用于薄至极薄多条矿脉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6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114.1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薄至极薄多条矿脉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该采矿法包括:将矿体划分为相应的中段、分段和分层,并由分段巷道向分层掘进采场联络道,使进入分层的采场联络道贯通上盘与下盘之间的各条矿脉;在采场联络道的两侧沿矿体走向在各条矿脉中拉底掘进,形成拉底巷后,在采场联络道的两侧预留矿柱,从矿柱的外侧开始扩帮压顶回采矿房;完成对矿房的回采与充填后,对采场联络道及其两侧的矿柱进行回采与充填;之后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对各个分层进行回采与充填。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保证薄至极薄多条矿脉安全回采的同时,实现采矿充填的连续作业,并减少贫化损失,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锚杆钻孔清理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12548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20273438.1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杆钻孔清理装置,通过在吹风管的一端设置气流变向罩,在吹风管上与风枪连接的一端套设移动推拉杆,使之与吹风管上设置的固定套圈及设置于固定套圈和移动推拉杆之间的气流变向片一起构成气流变向组件;通过设置气流变向组件,可在清理完锚孔底部时,使移动推拉杆向固定套圈一端运动,从而露出出气孔,使吹风管内的气流向出气孔外运动,并在气流变向片的阻碍下沿吹风管外部向锚孔外运动,从而可在清理完锚孔底部岩渣向外取出装置的过程中,对锚孔中段的岩渣进行二次清理,避免锚孔中段的岩渣又被吹入孔内,达到有效清孔的目的。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锚杆钻孔清理装置。

    巷道竹混支护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32191U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21165171.0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巷道竹混支护结构,其包括混凝土封底层、竹制锚固层以及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封底层、竹制锚固层以及混凝土加固层依次层叠铺设于巷道内壁上,其中,竹制锚固层包括竹制挂网和竹制锚杆,所述竹制锚杆将竹制挂网沿巷道内壁的延伸曲度固定在巷道内壁上,所述混凝土加固层部分充填于竹制挂网的网孔中。所述竹制锚固层制作成本低廉,且无需拆卸及回收利用,省去支护装置的拆装所需投入的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既能够实现巷道的支护效果,还极大提高了采矿效率;且竹制锚固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其结合喷混凝土进行强度支撑,能够满足释放围岩压力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