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2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83686.6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uli1,其来源于酿酒酵母KMLY1‑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酿酒酵母BY4741菌株中对基因uli1进行过表达,在酿酒酵母KMLY1‑2菌株中进行基因敲除,结果显示过表达菌株BY4741‑GPD‑uli1与对照菌株BY4741‑GPD相比,苯乙醇产量提高了33.64%,色醇产量提高了46.62%;敲除菌株KMLY1‑2‑∆uli1与野生型菌株KMLY1‑2相比,苯乙醇产量降低了36.45%,色醇产量降低了25.75%;表明基因uli1能够应用在提高酵母菌生产苯乙醇和色醇中,本发明为苯乙醇和色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125923.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江西师范大学
IPC: A23L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盐双菌接菌发酵制备泡椒的方法,该方法以辣椒为原料,经清洗、剪断、减菌预处理后,加入到无菌的含有1%食盐和1%葡萄糖的生产液中,并接种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罗丹塞伯林德纳氏酵母菌(Cyberlindnera rhodanensis),进行双菌种混合发酵,即得成品,本发明增强了发酵辣椒制品的风味特性,形成一种风味优良的发酵食品,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226391.3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虾鳃酱营养成分的微生物加工方法,步骤如下:S1、将虾头去壳后粉碎混匀后,进行灭菌处理;S2、在步骤S1获得的虾鳃酱中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溶液,混匀后培养;S3、在步骤S2获得的虾鳃酱中加入植物乳杆菌溶液,混匀后继续培养。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提高虾鳃酱营养成分的微生物加工方法,将虾鳃酱中的蛋白质充分释放出来,提高虾鳃酱营养成分,延长虾鳃酱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1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83686.6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uli1,其来源于酿酒酵母KMLY1‑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酿酒酵母BY4741菌株中对基因uli1进行过表达,在酿酒酵母KMLY1‑2菌株中进行基因敲除,结果显示过表达菌株BY4741‑GPD‑uli1与对照菌株BY4741‑GPD相比,苯乙醇产量提高了33.64%,色醇产量提高了46.62%;敲除菌株KMLY1‑2‑∆uli1与野生型菌株KMLY1‑2相比,苯乙醇产量降低了36.45%,色醇产量降低了25.75%;表明基因uli1能够应用在提高酵母菌生产苯乙醇和色醇中,本发明为苯乙醇和色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8444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3857.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酱卤鸭肉制品的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所述保鲜剂包括体积比为5:1的反式肉桂醛和肉桂醛;制备方法包括:将反式肉桂醛和肉桂醛按体积比混合,再加入溶剂溶解成的浸泡液即得,能够用于酱卤鸭肉和其他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本发明的反式肉桂醛‑肉桂醛组合物防腐保鲜溶液对酱卤鸭脖贮藏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作用,可显著抑制挥发性盐基氮值和菌落总数的增长,有利延长酱卤鸭肉制品的货架期,而且方法简便,取材易得,容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051538.4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新用途,即其在提高酵母菌苯乙醇产量或色醇产量中的应用,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酿酒酵母KMLY1‑2菌株中对基因pal进行敲除,结果显示pal基因突变菌株KMLY1‑2‑Δpal与野生菌株KMLY1‑2相比,苯乙醇产量降低了36.57%,色醇产量上升了14.11%;表明在酿酒酵母中敲除基因pal在细胞水平上能应用于提升色醇产量,在酶水平上能提升苯乙醇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5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226391.3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虾鳃酱营养成分的微生物加工方法,步骤如下:S1、将虾头去壳后粉碎混匀后,进行灭菌处理;S2、在步骤S1获得的虾鳃酱中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溶液,混匀后培养;S3、在步骤S2获得的虾鳃酱中加入植物乳杆菌溶液,混匀后继续培养。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提高虾鳃酱营养成分的微生物加工方法,将虾鳃酱中的蛋白质充分释放出来,提高虾鳃酱营养成分,延长虾鳃酱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359151.2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源性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QB3,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294,属于应用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是从豆豉中分离获得;将植物乳杆菌QB3应用于辣椒发酵,发现发酵后的泡椒酸香味浓郁,无腐败现象,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辣椒素含量减少,维生素A和C含量增加;另外,植物乳杆菌QB3对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具有较好地抑制作用,提高泡椒的品质和安全性,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51538.4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新用途,即其在提高酵母菌苯乙醇产量或色醇产量中的应用,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酿酒酵母KMLY1‑2菌株中对基因pal进行敲除,结果显示pal基因突变菌株KMLY1‑2‑Δpal与野生菌株KMLY1‑2相比,苯乙醇产量降低了36.57%,色醇产量上升了14.11%;表明在酿酒酵母中敲除基因pal在细胞水平上能应用于提升色醇产量,在酶水平上能提升苯乙醇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25923.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江西师范大学
IPC: A23L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盐双菌接菌发酵制备泡椒的方法,该方法以辣椒为原料,经清洗、剪断、减菌预处理后,加入到无菌的含有1%食盐和1%葡萄糖的生产液中,并接种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罗丹塞伯林德纳氏酵母菌(Cyberlindnera rhodanensis),进行双菌种混合发酵,即得成品,本发明增强了发酵辣椒制品的风味特性,形成一种风味优良的发酵食品,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