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缠绕类导丝头工装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1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83501.8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32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辅助缠绕类导丝头工装,包括缠绕机连接的插棒,工装还包括卡板,插棒与卡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第一圆辊和第二圆辊分别和相对应的轴套安装在接轴上,两个接轴穿过卡板并且通过螺母锁紧,在卡板上方插入设置有角钢,角钢通过螺钉与卡板连接,角钢上设置有腰形孔,在角钢的腰形孔内插入设置有两个限位棒,两个限位棒与角钢通过螺母锁紧。该种辅助缠绕类导丝头,能够保证丝束在运动过程中能保证其运动区域受限,减少摩擦损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丝束质量,并保证缠绕成型制件的要求;该种辅助缠绕类导丝头,提高了丝束运动过程中的方便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制造人员的工作环境。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夹芯管的湿法缠绕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08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5582.4

    申请日:2016-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23/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夹芯管的缠绕成型方法,包括蜂窝夹芯结构成型及泡沫夹芯管结构成型,其中蜂窝夹芯结构具有优异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特别适用于海洋、航空、兵器等领域中主承力结构件,及对重量要求严格的大跨度结构件;而泡沫夹芯结构则因其泡沫材料具有较好的吸热、吸声、减震等性能,特别适用于防爆筒及发动机短舱等有特殊功能性要求的结构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夹芯管成型工艺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方法主要步骤为:模具处理、内蒙皮成型、夹芯结构层成型、外蒙皮成型、旋转固化、脱模并后处理。

    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管干法缠绕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87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41340.X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管干法缠绕成型方法,利用丙酮将模具上面的污染物清洗干净,之后将脱模剂均匀涂覆于整个模具上后,对模具进行加热;在适当的缠绕速度和缠绕张力下,将适当宽度的预浸纱,按照一定的线型缠绕于模具上面,形成复合材料层;停止加热,待模具降至一定温度,复合材料层表面再缠绕一层硅胶膜或者PET膜;表面处理完成之后,按照不高于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80℃,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脱模切割,得到传动轴管。通过干法缠绕成型,制得碳纤维或环氧复合材料传动轴管,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优异的耐湿热性,Tg为220℃以及良好的致密性、均匀性和尺寸精确性。

    基于碳纤维复合基材料的发射筒、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321749.1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基材料的发射筒、制作方法,所述发射筒包括发射筒体,所述的发射筒体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烧蚀预浸层、耐烧蚀层、第一阻燃增韧层和第二阻燃增韧层,在所述的耐烧蚀预浸层和所述耐烧蚀层之间还铺设有沿着发射筒体长度方向铺设的导向板。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工艺可操作性强,充分利用不同型号碳纤维。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即便选用常见强度的碳纤维制作的发射筒的筒体依旧能够实现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所制作的发射筒的筒体,和现有的金属以及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多种混合的多层结构相比,不仅能够降低重量,且具有界面连续性好,力学性能优异,满足轴向刚度和稳定性的需求。

    加筋结构件端框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7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556803.5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结构件端框及其成型方法,筋条铺层延伸进端框内,端框在筋条延伸区域开对应形状和大小的开口,以实现筋条铺层与端框铺层错层搭接;再利用开口使延伸进端框的筋条体积与开口形成空腔的体积相等。本发明利用开口方向偏移与开口阶梯,在保证搭接传力的前提下,使得端框铺层空腔体积与筋条延伸体积相同,保证端框不同铺层区域等厚;利用开口方向偏移或开口形成铺层阶梯,实现空间上的错层搭接,提升筋条与端框铺层的搭接数量,实现由一对一传力到一对多传力的优化,来提高力学性能。

    一种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工装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45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16556.6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技术领域的一种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工装及试验方法,所述工装包括底板、支撑筒体和承压盖板,支撑筒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支撑端,第一连接端与底板连接,支撑端用于支撑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件的肩部,并具有与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件的肩部相匹配的型面;承压盖板包括第二连接端和承压端,第二连接端与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件的端面连接,承压端用于承接外部压力,并将压力依次经第二连接端、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件的端面传递至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接头试验件的肩部。本发明能够模拟复合材料接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载荷条件,用于单独对复合材料接头进行试验,降低研发成本。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多通接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41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44799.7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多通接头的制造方法,接头类型包括四通接头、五通接头、六通接头、七通接头和八通接头,本发明方法主要步骤为:模具处理、两瓣结构(1/4瓣和3/4瓣)成型、固化、脱模、加工打磨、胶接装配、整体固化和修整以及环向补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多通接头的两瓣结构,在胶接装配的应用过程中实现整体成型。本发明既可以解决复杂桁架结构装配时,支通管无法插入其两端相应接头的矛盾,同时,主通管接头和支通管接头的环向补强,又可以满足多通接头在桁架结构中的复杂载荷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管干法缠绕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876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541340.X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管干法缠绕成型方法,利用丙酮将模具上面的污染物清洗干净,之后将脱模剂均匀涂覆于整个模具上后,对模具进行加热;在适当的缠绕速度和缠绕张力下,将适当宽度的预浸纱,按照一定的线型缠绕于模具上面,形成复合材料层;停止加热,待模具降至一定温度,复合材料层表面再缠绕一层硅胶膜或者PET膜;表面处理完成之后,按照不高于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80℃,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脱模切割,得到传动轴管。通过干法缠绕成型,制得碳纤维或环氧复合材料传动轴管,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优异的耐湿热性,Tg为220℃以及良好的致密性、均匀性和尺寸精确性。

    一种玻纤复合材料绝缘子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76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0640222.8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纤复合材料绝缘子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烘纱2)树脂分批配制3)厚壁缠绕4)旋转固化5)脱模6)加工。所述玻纤复合材料绝缘子,由数组裙、支撑柱体、导引槽和端部连接环组成,导引槽设置在所述绝缘子的内腔壁,向外径方向凸起,贯通整个绝缘子,所述端部连接环与外延装置相互配合。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特殊条件下(强磁场、高载荷)的高强、耐疲劳、耐化学腐蚀的复合材料绝缘子;采用分批次不同树脂配方比例,使厚壁的玻纤复合材料无需采用分层固化,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制件一体成型后加工,降低制备难度。

    一种缠绕成型复材制件用模具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2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639524.1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材压力容器成型技术领域的一种缠绕成型复材制件用模具及成型方法,所述模具包括芯轴;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在所述前支撑组件和后支撑组件之间安装有若干壳体支撑件;所述前支撑组件和后支撑组件分别由若干个支撑板拼接而成;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封头组件,所述封头组件由若干个封头块拼接而成,所述封头块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封头定位套安装在所述芯轴上;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接头定位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石膏成型机构。本发明所述模具拆解后可以从成型后的复材制件的接口处取出,模具拆装便捷,操作简单方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