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4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71911.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岳西县水政监察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养护设备及养护方法,属于水植物养护的技术领域。包括设在船体上的多级机械臂、安装在机械臂末端处的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具有长度可调节的曝气主管、连接于曝气主管的曝气副管、以及用于控制曝气副管在河湖中的深度、走向的浮动调节器。适用于不同深度、不同宽度的维护需求;对沉水植物叶片上的附着物进行吹扫,并可调控吹扫强度。在无接触的情况能更好的清扫植物表面,对植物表皮不造成任何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51985.4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富营养湖泊‑水库的蓝藻水华短期预报系统,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藻密度原位在线监测系统、本地气象预报系统、数据在线监测与传输系统、蓝藻水华迁移聚集算法模块和蓝藻水华预报公布模块,所述藻密度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实地设置的至少座藻密度原位在线监测站,所述蓝藻水华迁移聚集算法模块根据藻密度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和本地气象预报系统的数据,综合考虑藻密度、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及降雨的影响,开发蓝藻水华迁移聚集模拟算法。本发明结合实时水体蓝藻生物存量和气象要素,并结合蓝藻的随风特性以及日内迁移距离,可以较为准确的预先判断湖库不同空间位置蓝藻水华的出现概率和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875306.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高压防控系统及其防控方法、应用,属于蓝藻防控技术。包括:若干组加压装置,被设置为对河水进行加压处理,使河水内的蓝藻群体受压破裂呈小群体或者单个细胞;搅拌装置,其输入口连接于所述加压装置的输出口;所述搅拌装置对加压处理过的河水做打散处理,在指定试剂的作用下,使小群体或者单个细胞是失去活性。通过水柱产生的静水压力将蓝藻群体分成小群体或单个细胞,在清除水体表面水华的同时将蓝藻囊团打散,破坏表层粘液、胶质鞘及其气囊结构,使其失去活性,无法聚集在水体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95944.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淤泥干化后原位堆筑蚁巢岛方法及系统,属于市政原位筑岛的技术领域。确定清淤面,规划清淤平台的操作区,以所述操作区为中心规划原位筑岛区;创建水流模型,于原位筑岛区内确定岛屿区域边界;布设清淤作业平台,利用所述清淤作业平台将湖泊淤泥处理成泥饼;将泥饼按照岛屿区域边界进行堆筑,形成圩堤;所述圩堤为首尾相连,围成的区域为筑岛主区域;抽出筑岛主区域内的湖水,并经清淤作业平台产生新泥饼;将新泥饼按照预定堆叠形式堆叠至筑岛主区域内,逐层搭建形成蚁巢状岛屿。本发明将大尺度脱水干化平台改造为蚁巢岛上的基础设施,作为蚁巢岛上的房屋、道路等,最大化利用原有设施与淤泥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7262.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接触、可视化藻密度原位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属于市政控藻的技术领域。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承载箱体,具有透明性的容纳箱体;设置在所述承载箱体内且位于容纳箱体外的激光发射模块和运动记录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向容纳箱体内的流场发射预定强度的光源,将流场中的微小粒子照亮;利用运动记录模块捕捉微小粒子,并以图像的形式记录微小粒子的运动轨迹。利用藻类在不同波长光下反射不同的颜色的原理,扩展PIV技术。结合图像识别法,利用图像中藻占空间面积结合光照颜色强度,快速原位监测蓝藻密度,支撑预报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5944.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淤泥干化后原位堆筑蚁巢岛方法及系统,属于市政原位筑岛的技术领域。确定清淤面,规划清淤平台的操作区,以所述操作区为中心规划原位筑岛区;创建水流模型,于原位筑岛区内确定岛屿区域边界;布设清淤作业平台,利用所述清淤作业平台将湖泊淤泥处理成泥饼;将泥饼按照岛屿区域边界进行堆筑,形成圩堤;所述圩堤为首尾相连,围成的区域为筑岛主区域;抽出筑岛主区域内的湖水,并经清淤作业平台产生新泥饼;将新泥饼按照预定堆叠形式堆叠至筑岛主区域内,逐层搭建形成蚁巢状岛屿。本发明将大尺度脱水干化平台改造为蚁巢岛上的基础设施,作为蚁巢岛上的房屋、道路等,最大化利用原有设施与淤泥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54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122428.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装配式景观溢流堰,属于溢流堰领域。新型装配式景观溢流堰,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保证该溢流堰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溢流能力,本发明装置在设计的时候具有足够孔口体型尺寸和较高的流量系数,使之拥有足够的溢流能力,并且其在设计的时候具有良好的孔口体形,可以使水流平顺的过坝,不会产生有害的负压、震动和空蚀等,可以保证下游河床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局部冲刷,溢流坝段在枢纽中的位置,应使下游水流流态平顺,不产生折冲水流,不影响枢纽中的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4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288920.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0 , E02B15/1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船闸水利枢纽的河道控藻系统及整流分析方法,属于控藻技术、三维模拟分析技术领域。包括空箱岸墙、灭藻井,其中船闸包括闸墙、下闸首,空箱岸墙根据船闸的安装位置进行设置,空箱岸墙的内部为镂空结构,至少一组灭藻井,布置在空箱岸墙内,每组灭藻井均对应设置有出水横管,出水横管的一端沿水流方向按照预定角度预埋于空箱岸墙内并延伸至闸墙后的侧沿线。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船闸水利枢纽的河道控藻系统,对现有基础环境改变较小,在船闸上安装空箱岸墙,使用灭藻井进行灭藻作业,经灭藻井加压后通过出水管进入河道,同时增设整流措施,使得水流流态稳定,对现有防洪排涝格局无影响,藻类沉降区相对较长,对现有建筑物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96964.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藻类自动在线采集和预处理设备、方法,属于藻类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用于采集藻类的采集单元和对水藻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其中,采集单元包括藻密度监测器和沉淀箱,沉淀箱具有加快藻类团块和泥沙分离的功能,藻密度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进入装置水样中及预处理装置中藻类的密度分布。预处理单元中的超声震荡仪可变频,可根据采集单元的藻密度监测器,调整超声震荡仪功率。本发明公开的藻类自动在线采集和预处理设备属于在线海藻取样装置,是基于藻类团块和泥沙沉降的显著差异性的藻类自动在线采集和预处理设备。同时在沉降箱内设置微气泡发生器,加快藻类团块和泥沙沉降的双向分离,便于提取浮在水面的藻类。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16654.1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水利水务信息调度指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蓝藻识别的河湖监管方法及其系统,属于河湖管控的技术领域。包括:将在指定时间段内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连续采集到的帧图像更新至蓝藻图像集中;创建蓝藻识别模型,将蓝藻图像集中每新增的帧图像输入蓝藻识别模型得到均匀图像,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蓝藻,若存在则获取实时蓝藻信息,并触发蓝藻防控机制;利用污染识别模型于视频帧中识别河湖水面区域内是否存在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类型并则触发环境管控机制。本发明利用视频监控结合蓝藻的图像特征从监控视频中实时获取蓝藻图像,并基于蓝藻图像从中分割得到蓝藻的覆盖率或者覆盖面积,及时了解蓝藻的情况并执行相对应的蓝藻防控机制,对蓝藻实现强有力、高时效的管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