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4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394391.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UE界定城市河网水华程度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蓝藻水华界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先设定关于城市河网水华程度的至少一个界定阈值和关于城市河网水华程度的待采样信息;基于所述待采样信息,构建城市河网采样模型;利用所述城市河网采样模型获取水体样品;对所述水体样品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关于城市河网的信息库;基于所述信息库,计算得到当前城市河网的生物资源利用效率;将所述生物资源利用效率与界定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比较结果,基于所述比较结果,判定城市河网水华程度。本发明中藻类RUE与藻密度相关性显著,藻类RUE与蓝藻水华暴发成正相关,藻类RUE值越高,水华暴发风险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59516.8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型河网水动力调控内循环方法及其设备,属于河网水动力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沿水流方向在河网内确定主流河道,并获取与所述主流河道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支流河道,并定义主流河道与支流河道的交叉点为关键节点;基于所述关键节点将河网划分为至少两个片区,在所述关键节点处建设循环泵站;依次创建并使用单区循环模式、多区循环模式、以及全循环模式;开启循环泵站进行补水。本发明中循环泵站提供动力,使大部分河道流速可优化至0.05‑0.15m/s之间,水体流动性较好,维持水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4391.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UE界定城市河网水华程度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蓝藻水华界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先设定关于城市河网水华程度的至少一个界定阈值和关于城市河网水华程度的待采样信息;基于所述待采样信息,构建城市河网采样模型;利用所述城市河网采样模型获取水体样品;对所述水体样品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关于城市河网的信息库;基于所述信息库,计算得到当前城市河网的生物资源利用效率;将所述生物资源利用效率与界定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比较结果,基于所述比较结果,判定城市河网水华程度。本发明中藻类RUE与藻密度相关性显著,藻类RUE与蓝藻水华暴发成正相关,藻类RUE值越高,水华暴发风险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525616.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30/28 , E02B3/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新区多模式生态补水系统及方法,属于生态补水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至少一处的水源,基于所述水源存在的水质问题匹配对应的水质处理技术,得到符合入河水质标准的若干个生态补水水源;根据河网水资源的调度方式计算关于河道的生态补水需求量,基于生态补水需求量选用或者切换对应的补水模式,基于所述补水模式采用多水源互补的形式,按照预定区域和/或预定阶段完成补水。本发明提供了维护城市新区河道生态环境发挥正常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保护河流水生生物、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并提供了关于水资源总量的河网计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7262.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接触、可视化藻密度原位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属于市政控藻的技术领域。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承载箱体,具有透明性的容纳箱体;设置在所述承载箱体内且位于容纳箱体外的激光发射模块和运动记录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向容纳箱体内的流场发射预定强度的光源,将流场中的微小粒子照亮;利用运动记录模块捕捉微小粒子,并以图像的形式记录微小粒子的运动轨迹。利用藻类在不同波长光下反射不同的颜色的原理,扩展PIV技术。结合图像识别法,利用图像中藻占空间面积结合光照颜色强度,快速原位监测蓝藻密度,支撑预报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8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525616.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30/28 , E02B3/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新区多模式生态补水系统及方法,属于生态补水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至少一处的水源,基于所述水源存在的水质问题匹配对应的水质处理技术,得到符合入河水质标准的若干个生态补水水源;根据河网水资源的调度方式计算关于河道的生态补水需求量,基于生态补水需求量选用或者切换对应的补水模式,基于所述补水模式采用多水源互补的形式,按照预定区域和/或预定阶段完成补水。本发明提供了维护城市新区河道生态环境发挥正常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保护河流水生生物、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并提供了关于水资源总量的河网计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7262.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接触、可视化藻密度原位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属于市政控藻的技术领域。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承载箱体,具有透明性的容纳箱体;设置在所述承载箱体内且位于容纳箱体外的激光发射模块和运动记录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向容纳箱体内的流场发射预定强度的光源,将流场中的微小粒子照亮;利用运动记录模块捕捉微小粒子,并以图像的形式记录微小粒子的运动轨迹。利用藻类在不同波长光下反射不同的颜色的原理,扩展PIV技术。结合图像识别法,利用图像中藻占空间面积结合光照颜色强度,快速原位监测蓝藻密度,支撑预报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24290.9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防洪调度评估系统及其调度评估方法,属于水库调度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n处水库的水库信息,其中n≥2;创建水库水位约束条件;获取水库各个控制点的决策变量因素,计算得到对应的权重值;将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决策变量指数Kn;将各调度方案中各水库对应的决策变量指数Kn进行无重叠加权求和得到各调度方案的调度值ki‑c;将所述调度值ki‑c进行降序排列得到调度方案执行的优先级,选取优先级最高的方案完成调度。本发明通过获取对应水库的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结合对应水库各个控制点决策变量加权求和得出对应值,用于衡量流域整体洪水过程平缓程度,并以此为联合调度的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24290.9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防洪调度评估系统及其调度评估方法,属于水库调度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n处水库的水库信息,其中n≥2;创建水库水位约束条件;获取水库各个控制点的决策变量因素,计算得到对应的权重值;将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决策变量指数Kn;将各调度方案中各水库对应的决策变量指数Kn进行无重叠加权求和得到各调度方案的调度值ki‑c;将所述调度值ki‑c进行降序排列得到调度方案执行的优先级,选取优先级最高的方案完成调度。本发明通过获取对应水库的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结合对应水库各个控制点决策变量加权求和得出对应值,用于衡量流域整体洪水过程平缓程度,并以此为联合调度的最优方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