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31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256388.7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设备。该电池壳体包括:壳体和第一隔圈,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壳体植入孔;所述第一隔圈设置在所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隔圈上设有隔圈植入孔,所述壳体植入孔和所述隔圈植入孔用于供光纤穿设。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壳体,通过将光纤穿设壳体植入孔和隔圈植入孔,实现了对光纤的限位,同时光纤不会过多占用容纳腔的空间,对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的影响较小。

    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220021225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502220.9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包括:壳体和极芯,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适于收容所述极芯的容纳腔;检测件,所述检测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并适于检测所述极芯的参数;载波件,所述载波件与所述检测件连接并适于将所述检测件所检测到的参数以无线信号的形式传输。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池采用基于载波传输的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传输检测件所检测到的参数,传输更迅速。

    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0914322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609622.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设备。该电池包括:壳体、极芯、内部结构件和光纤,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壳体上设有壳体植入孔;极芯设置于容纳腔内,极芯包括极芯本体;内部结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光纤穿设壳体植入孔且固定于壳体的内壁和/或内部结构件,光纤的光学传感器位于容纳腔内,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极芯本体,光纤的位于容纳腔外的部分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单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将光纤固定于壳体的内壁和/或内部结构件,降低了光纤安装时对极芯的影响,同时光纤不会过多占用容纳腔的空间,对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的影响较小。

    盖板组件、电池、储能设备和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146394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520234.8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板组件、电池、储能设备和用电设备。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盖板和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供极柱穿过的极柱孔,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芯片的芯片嵌入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通过在绝缘板上设置芯片嵌入孔,可以将芯片固定在芯片嵌入孔中,使芯片与绝缘板连接得更加紧密,从而芯片与盖板组件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少芯片的松动和移位,有利于提高芯片功能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利于提高盖板组件的结构紧凑性。

    集流体、极片、电芯与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22600992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0868680.8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一种集流体、极片、电芯与电池,集流体包括箔材和导电层,导电层与箔材层叠设置,导电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相比于第二区域更靠近箔材的边沿,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的导电率为A,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的导电率为B,满足:A<B。通过设置箔材和导电层,使第一区域的导电率A和第二区域的导电率B满足A<B,可以抑制集流体边缘的导电能力,降低其电流,从而降低边缘区域温升,能够降低集流体边缘和集流体中部的温度差异,减少析锂,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用于电池的芯片组件、电池、储能设备和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581229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521467.X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的芯片组件、电池、储能设备和用电设备,用于电池的芯片组件包括芯片、正极件和负极件,芯片包括电路结构和检测结构,电路结构电路结构上具有集成电路,检测结构与电路结构电连接;正极件的一端与电路结构电连接,正极件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的正极连接;负极件的一端与电路结构电连接,负极件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本申请中,芯片组件通过正极件与电池的正极连接,芯片组件通过负极件与电池的负极连接,芯片组件与电池之间形成了闭合回路,电池的极芯可以为芯片组件供电,形成一体化自供电结构,提高了电池与芯片组件的一体化程度。

    负极片、电芯和电池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62936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875007.7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一种负极片、电芯和电池,负极片用于电芯,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集流体适于与负极耳连接;负极活性材料层层叠在负极集流体上,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更靠近负极耳,第一区域的单位体积负极容量为N1,第二区域的单位体积负极容量为N2,满足:N1>N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极片能有效提高负极片边缘的充放电能力,减少负极片边缘的析锂。

    极片、电芯和电池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55150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873085.3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一种极片、电芯和电池,极片用于电芯,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一集流体适于与第一极耳连接;第一活性材料层层叠在第一集流体上,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相比于第二区域更靠近第一极耳,第一区域的孔隙率为第一孔隙率A,第二区域的孔隙率为第二孔隙率B,满足:A>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能有效提高极片边缘的充放电能力,减少极片边缘的析锂。

    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0324515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0542346.9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设备,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极芯,所述极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极芯内部。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池将检测件的至少部分埋入极芯内部,使检测件不会过多占用电池内部空间,降低检测件对电池能量密度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