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6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7649.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铝合金热变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强铝合金多相定制化快速析出强化方法,该方法为对待处理多相铝合金进行固溶淬火处理以获得固溶态板材,对固溶态板材进行预变形处理后进行预时效处理以获得初级强化板材,其中预时效处理的温度为先驱强化相的析出温度;对初级强化板材进行终时效处理以获得终级强化板材,进而完成强化,其中终时效处理的温度为主强化相的析出温度。本申请基于多种强化相的析出行为及演变行为特点,打破冗长人工时效惯性方式实现主强化相的定制化析出,从而能够有效缩短热处理周期,并且不需要结合振动、应力场等复杂工艺,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多相高强铝合金的屈强比和服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68614.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场中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原位表征装置,包括用于对复合材料施加法向载荷的加载装置、用于对复合材料加载电流的电冲击装置、用于产生磁场并为复合材料提供环境磁场并调控磁场大小的磁场发生装置和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布置于材料安设位一侧的电阻测量装置、光学监测装置和红外监测装置。本发明实现电磁炮在发射时高能电流对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影响,能更好的研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揭示材料微结构演变机理,为提高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尤其适用于铜基轨道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4459.0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端工况高碳钢轴承梯度马贝复相组织构筑成形制造方法,涉及轴承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待加工工件的第一目标碳势确定目标碳氮共渗温度,根据目标碳氮共渗层深度确定目标碳氮共渗时间,根据目标碳氮共渗温度和目标碳氮共渗时间,对轧制后的待加工工件进行碳氮共渗;根据碳氮共渗炉的第二目标碳势确定目标奥氏体化温度,将碳氮共渗处理后的待加工工件放入高温箱式炉根据目标奥氏体化温度对碳氮共渗处理后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奥氏体化;根据碳氮共渗炉内的第二目标碳势确定目标等温淬火温度,根据目标等温淬火温度将奥氏体化后的待加工工件浸入低温盐浴炉进行等温淬火。本申请能够提高轴承耐磨性、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4386.5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碳钢轴承高强高韧马贝复相组织精细调控方法,涉及轴承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目标轴承的马贝复相精细调控操作,获取奥氏体晶粒尺寸工艺参数和奥氏体碳含量工艺参数;基于奥氏体化工艺参数,计算满足目标轴承在满足预设工艺条件时对应的奥氏体化保温温度和奥氏体化保温时间;根据奥氏体化保温温度和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目标轴承进行奥氏体化工艺处理;对进行奥氏体化工艺处理后的目标轴承进行强韧性能优化处理,并通过强韧性能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轴承对应的马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本申请解决了如果为了追求短孕育期和高形核率而盲目提升等温淬火温度,极易导致板条组织极易粗化合并从而劣化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9432.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铝合金形变与相变协同强化的热处理方法,涉及铝基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方法包括:S10、在固溶温度下,对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后进行淬火处理,获得W态铝合金;S20、在预时效温度下,对W态铝合金进行预时效处理,冷却后获得PA态铝合金;S30、对PA态铝合金进行0‑8%的预变形,获得预硬化处理铝合金;S40、在第一时效温度下,对预硬化处理铝合金进行第一级时效处理1~60min,冷却后获得第一级铝合金;其中,第一时效温度小于预时效温度;S50、在第二时效温度下,对第一级铝合金进行第二级时效处理1~60min,冷却后获得第二级铝合金;其中,第二时效温度小于第一时效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19172.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面随形增材熔池磁场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曲面随形增材熔池磁场控制系统包括增材模块、角度计算模块、控制模块;增材模块,用于对待焊接曲面进行随形增材;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的曲面随形增材轨迹计算出增材模块的旋转角度;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旋转角度调节增材模块,以生成恒定磁场,基于恒定磁场获得曲面随形增材过程中熔池的反向洛伦兹力,基于反向洛伦兹力阻碍熔池流动,提高了曲面成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72998.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对柏麻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纤维,将柏麻杆经过气化炉高温热解反应处理得到硅炭材料,通过表面涂覆方法将提取到的纤维与硅炭材料混合,再进行干燥,压实,固化,纺织成原丝,编织该原丝成布,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能要求取对应的布料大小通过模压成型制成需要的产品。本发明充分利用柏麻纤维的高强度、吸湿排湿性、隔热性、隔音性等性能,并结合柏麻杆制成的硅炭材料混合烘干,压制而成,该复合材料因含有碳元素具有耐磨性,同时具有抗静电,消除异味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5028.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20/70 , G06T7/11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冲压成形制造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采集生产线上零件样本的样本图像数据集和实时生产视频,其中,所述样本图像数据集包括正常样本图像和异常样本图像;对所述样本图像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标注图像数据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初始生产线样本识别模型,将所述标注图像数据集划分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到所述初始生产线样本识别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生产线样本识别模型;将所述实时生产视频输入所述生产线样本识别模型进行检测,以识别生产线上的异常零件。本发明有助于提升零件样本的质量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849173.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金属界面愈合的声电磁复合场调控方法,属于材料热处理领域,采用超声振动对金属进行预处理,通过控制超声波的振幅、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来调控金属的初始应力,激活构件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对金属界面初始愈合率进行检测;根据金属界面初始愈合率,以电冲击或磁冲击的形式,采用不同组合的电磁冲击方法对金属进行处理,对已经激活的微区损伤缺陷进行靶向调控,驱动金属界面内高能不稳定微区原子运动;通过超声振动预处理和针对不同初始愈合率的金属界面实施电磁冲击终处理,针对不同初始愈合率的金属界面,科学合理地组合电场和磁场,实现了高效的界面愈合,充分发挥了复合场调控的优势,以显著提升金属界面的愈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14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61759.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Al合金温度‑应力双增塑镦粗制坯方法。所述温度‑应力双增塑镦粗制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iAl棒料放入第一金属套筒中,然后封闭第一金属套筒的两端后将其加热至1000~1400℃并保温30~240min;将压力机的冲头和底座加热至400~1100℃并保温30~60min;将保温后的述第一金属套筒放入第二金属套筒中,接着将第二金属套筒放置于保温后底座上,采用保温后的冲头对第一金属套筒进行压缩,达到预期变形量后,完成制坯。本发明利用第二金属套筒在TiAl棒料镦粗成形时的紧固作用,产生类似挤压成形的三向压应力,提高了TiAl合金的塑性,避免了开裂,并能获得比原坯料直径更大的锻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