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8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21976.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顾及用户偏好的航天资源搜索方法及系统,收集并分析整理用户的检索样本数据,包括以用户的兴趣和偏好特征为基础,利用搜索准确定位到用户感兴趣部分内容,将用户感兴趣的数据信息提取并重新整理,得到用户检索样本数据;空间信息用户建模,包括对用户模型的表示采用区间数学方式,通过一个范围来描述核心元数据,所述核心元数据包括空间范围和波谱范围;基于用户模型的航天资源主动搜索,包括读取用户模型后,建立用户兴趣理想解,读取待搜索空间数据,计算待搜索空间数据与用户兴趣的关联度,计算各待搜索空间数据的效用度,将效用度最高的空间数据返回给用户;从用户的检索样本数据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对用户模型进行更新与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2351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47628.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信息数据集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盒的空间应用和数据一体化封装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在每个数据盒内置一个数据盒运维子系统,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进行数据盒的应用管理、容器管理;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对数据盒进行属性配置;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对数据盒进行罐装发布;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和数据蜂巢管理子系统的协同,对数据盒进行云化整合;通过数据蜂巢管理子系统对数据盒进行动态调度。系统包括数据盒运维子系统、数据蜂巢管理子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间信息数据集成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的问题,能够有效节省在集成数据和应用时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实现数据应用一体化的可拔插式自动化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35107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147628.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信息数据集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盒的空间应用和数据一体化封装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在每个数据盒内置一个数据盒运维子系统,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进行数据盒的应用管理、容器管理;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对数据盒进行属性配置;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对数据盒进行罐装发布;通过数据盒运维子系统和数据蜂巢管理子系统的协同,对数据盒进行云化整合;通过数据蜂巢管理子系统对数据盒进行动态调度。系统包括数据盒运维子系统、数据蜂巢管理子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间信息数据集成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的问题,能够有效节省在集成数据和应用时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实现数据应用一体化的可拔插式自动化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22282.5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7/08 , H04B7/06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干扰来向动态预测的智能抗干扰波束形成方法,属于阵列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本发明首先构建基于自主注意力全连接网络的干扰来向预测模型,利用干扰来向历史观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然后,使用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获取出下一时刻的干扰来向,结合干扰指向需求构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粒子群方法形成阵列中各阵元的相位,形成抗干扰波束;最后,随着干扰来向的动态变化,重新预测干扰来向,形成抗干扰波束,实现动态智能抗干扰能力。本发明利用干扰来向历史数据提取干扰来向规律并实现预测,实现了结合预测结果和改进粒子群方法的智能干扰波束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8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8500.3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17/39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回归的电磁波雨衰减预测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经典的ITU‑R雨衰减模型,通过收集降雨率与衰减数据,构建用于拟合模型参数k和b的训练与测试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中的非线性回归方法,设计并训练包含k和b参数的模型,利用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通过梯度下降优化算法进行参数求解;当测试集上的拟合结果与真实衰减值的相似度达到指定门限值时,停止训练并输出最优参数。本发明实现了雨衰减模型参数的自动化求解,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适用于多种雨衰减场景下的电磁波传播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51894.2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SRP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传输方法,涉及信号处理领域。本发明基于USRP信号发射模块与USRP信号接收模块实现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发射与接收过程;发射时,首先启动USRP发射会话,之后配置发射参数,并加载雷达通信一体波形,并使用USRP发射波形;接收时,启动USRP接收会话,配置接收参数,使用USRP接收波形,若为通信接收则进行通信接收处理并输出星座图及通信数据,若为雷达接收则进行雷达接收处理并输出探测参数及探测结果。本发明可用于进行目标感知探测及通信,可以在不损失通信性能的前提下,为系统增加雷达探测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4801.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F16/29 , G06N3/08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耦合意图预测和环境约束的城市机动目标轨迹仿真方法,涉及多目标规划和轨迹模拟生成的交叉领域。本发明首先提取应用情景下的城市移动目标兴趣区域集合,之后提取路口节点、道路的地理环境要素以及自有属性,之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得到路口节点的奖励值,之后基于兴趣区域集合、各个机动目标的位置以及各个路口节点的奖励值,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计算机动目标轨迹仿真集合,完成耦合意图预测和环境约束的城市机动目标轨迹仿真。本发明克服了目前轨迹模拟方法真实性不强、情景泛化能力弱、对训练数据要求高和可解释性较低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特殊应用场景下多移动目标轨迹真实轨迹较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8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40419.6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20/4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移动目标航行行为语义建模方法,通过依次建立海上移动目标的航行行为语义表达结构及逐级抽象的层次化海上移动目标航行行为语义表达模型,最终实现从语义层面对海上移动目标运动行为的抽象表达与建模。本发明实现了以逐层抽象的层次化结构形式对船舶、军事舰船等海上移动目标从简单低层次到复杂高阶行为进行有效组织与表达,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在海上移动目标运动行为建模与表达中存在的语义丰富不全面及深层次认知不足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为分析和追踪海上移动目标行为的时空动态演变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4472.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运动要素的目标相似轨迹匹配方法,涉及地理信息处理领域。本发明首先构建具备运动要素的候选匹配轨迹数据集,之后获取待匹配轨迹,根据待匹配轨迹与候选匹配轨迹数据集得到要素最大差值集,并根据待匹配轨迹、候选匹配轨迹数据集与要素最大差值集得到距离矩阵,之后根据距离矩阵得到路径矩阵,并根据路径矩阵得到待匹配轨迹与候选匹配轨迹数据集中任意轨迹之间的要素相似距离,将最小要素相似距离对应的轨迹记为匹配轨迹。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待匹配目标以及候选匹配轨迹数据集中各个轨迹的运动状态,可对待匹配目标的相似轨迹进行精确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7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526123.3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遥感星座任务管控系统,涉及航天地面任务管控领域。本发明基于多智能体实现遥感星座任务管控系统,能够适应不同智能等级、不同载荷类型卫星的联合管控,对大规模异构卫星组网、星地协同管控场景均具有很好的可拓展性。同时,本发明在单星层面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不同卫星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优化算法及规划策略,可通过多星的并行处理提升星座整体规划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