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909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245197.6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4 , H01L2224/1622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5787 , H01L2924/351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通孔技术的晶圆级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包括硅载体、LED芯片和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载体设有导电通道和导热通道,导电通道与安置于硅载体上的LED芯片连接,导电通道与设置在硅载体下端的散热基板连接;导热通道作为LED芯片的散热通道与散热基板连接;所述的散热通道与导电通道互不干涉。封装方法包括硅载体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降低了封装成本,可实现大批量生产、减少封装体积、节省材料,使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提高电气性能和热可靠性能;提高发光效率,通过通孔及凹槽的工艺制作,可减少光的散射,提高光通量,通过预留出荧光粉涂覆层的位置实现荧光粉配量可控性和操作的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4392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8698.8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85 , H01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锯齿型铜布线的芯片级三维柔性封装结构,包括设有钝化层的硅芯片、铜接线柱、再分布铜布线、凸点下金属层和焊料凸点,硅芯片焊盘区域与铜接线柱连接,凸点下金属层设置在再分布铜布线上并通过再分布铜布线与铜接线柱相连接,焊料凸点设置在凸点下金属层上,其特征是:钝化层上设有柔性层,再分布铜布线设置在柔性层的表面上,再分布铜布线与凸点下金属层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具有微弹簧效果的锯齿形状,凸点下金属层旁边的柔性层上设有通孔,焊料凸点正下方的钝化层中设有空气隙。本发明采用空气隙和锯齿形再分布铜布线使得封装结构具有三维柔性,实现芯片和基板间的三维柔性连接,解决热循环中热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09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5197.6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4 , H01L2224/1622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5787 , H01L2924/351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通孔技术的晶圆级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包括硅载体、LED芯片和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载体设有导电通道和导热通道,导电通道与安置于硅载体上的LED芯片连接,导电通道与设置在硅载体下端的散热基板连接;导热通道作为LED芯片的散热通道与散热基板连接;所述的散热通道与导电通道互不干涉。封装方法包括硅载体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降低了封装成本,可实现大批量生产、减少封装体积、节省材料,使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提高电气性能和热可靠性能;提高发光效率,通过通孔及凹槽的工艺制作,可减少光的散射,提高光通量,通过预留出荧光粉涂覆层的位置实现荧光粉配量可控性和操作的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23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58784.9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85 , H01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14 , H01L2924/10253 , H01L2924/1461 , H01L2924/00 , H01L222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曲型铜布线的芯片级三维柔性封装结构,包括设有钝化层的硅芯片、铜接线柱、再分布铜布线、凸点下金属层和焊料凸点,硅芯片焊盘区域与铜接线柱连接,凸点下金属层设置在再分布铜布线上并通过再分布铜布线与铜接线柱相连接,焊料凸点设置在凸点下金属层上,其特征是:钝化层上设有柔性层,再分布铜布线设置在柔性层的表面上,再分布铜布线与凸点下金属层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具有微弹簧效果的卷曲形状,凸点下金属层旁边的柔性层上设有通孔,焊料凸点正下方的钝化层中设有空气隙。本发明采用空气隙和卷曲形再分布铜布线使得封装结构具有三维柔性,实现芯片和基板间的三维柔性连接,解决热循环中热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4392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8669.1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85 , H01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型铜布线的芯片级三维柔性封装结构,包括设有钝化层的硅芯片、铜接线柱、再分布铜布线、凸点下金属层和焊料凸点,硅芯片焊盘区域与铜接线柱连接,凸点下金属层设置在再分布铜布线上并通过再分布铜布线与铜接线柱相连接,焊料凸点设置在凸点下金属层上,其特征是:钝化层上设有柔性层,再分布铜布线设置在柔性层的表面上,再分布铜布线与凸点下金属层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具有微弹簧效果的S形状,凸点下金属层旁边的柔性层上设有通孔,焊料凸点正下方的钝化层中设有空气隙。本发明采用空气隙和S形再分布铜布线使得封装结构具有三维柔性,实现芯片和基板间的三维柔性连接,解决热循环中热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423262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72657.7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85 , H01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卷曲型铜布线的芯片级三维柔性封装结构,包括设有钝化层的硅芯片、铜接线柱、再分布铜布线、凸点下金属层和焊料凸点,硅芯片焊盘区域与铜接线柱连接,凸点下金属层设置在再分布铜布线上并通过再分布铜布线与铜接线柱相连接,焊料凸点设置在凸点下金属层上,其特征是:钝化层上设有柔性层,再分布铜布线设置在柔性层的表面上,再分布铜布线与凸点下金属层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具有微弹簧效果的卷曲形状,凸点下金属层旁边的柔性层上设有通孔,焊料凸点正下方的钝化层中设有空气隙。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隙和卷曲形再分布铜布线使得封装结构具有三维柔性,实现芯片和基板间的三维柔性连接,解决热循环中热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736972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343066.7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4 , H01L2224/1622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15787 , H01L2924/351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硅通孔技术的晶圆级大功率LED封装结构,包括硅载体、LED芯片和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载体设有导电通道和导热通道,导电通道与安置于硅载体上的LED芯片连接,导电通道与设置在硅载体下端的散热基板连接;导热通道作为LED芯片的散热通道与散热基板连接;所述的散热通道与导电通道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封装成本,可实现大批量生产、减少封装体积、节省材料,使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提高电气性能和热可靠性能;提高发光效率,通过通孔及凹槽的工艺制作,可减少光的散射,提高光通量,通过预留出荧光粉涂覆层的位置实现荧光粉配量可控性和操作的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423261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72586.0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85 , H01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锯齿型铜布线的芯片级三维柔性封装结构,包括设有钝化层的硅芯片、铜接线柱、再分布铜布线、凸点下金属层和焊料凸点,硅芯片焊盘区域与铜接线柱连接,凸点下金属层设置在再分布铜布线上并通过再分布铜布线与铜接线柱相连接,焊料凸点设置在凸点下金属层上,其特征是:钝化层上设有柔性层,再分布铜布线设置在柔性层的表面上,再分布铜布线与凸点下金属层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具有微弹簧效果的锯齿形状,凸点下金属层旁边的柔性层上设有通孔,焊料凸点正下方的钝化层中设有空气隙。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隙和锯齿形再分布铜布线使得封装结构具有三维柔性,实现芯片和基板间的三维柔性连接,解决热循环中热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423260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72436.X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3/485 , H01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型铜布线的芯片级三维柔性封装结构,包括设有钝化层的硅芯片、铜接线柱、再分布铜布线、凸点下金属层和焊料凸点,硅芯片焊盘区域与铜接线柱连接,凸点下金属层设置在再分布铜布线上并通过再分布铜布线与铜接线柱相连接,焊料凸点设置在凸点下金属层上,其特征是:钝化层上设有柔性层,再分布铜布线设置在柔性层的表面上,再分布铜布线与凸点下金属层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具有微弹簧效果的S形状,凸点下金属层旁边的柔性层上设有通孔,焊料凸点正下方的钝化层中设有空气隙。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隙和S形再分布铜布线使得封装结构具有三维柔性,实现芯片和基板间的三维柔性连接,解决热循环中热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导致的可靠性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