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焊料

    公开(公告)号:CN11479961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463124.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焊料,属于电子封装微互连技术领域。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u粉末、Sn粉末以及Ni粉末混合后,进行烧结和熔炼;烧结和熔炼的最高温分别不超过260℃和920℃。该方法可在较低温度下直接将微连接结合处常见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Cu3Sn和Ni3Sn4以高熵合金形式的多元合金组分制成致密均匀的高熵IMC整体样品。该材料可有效提高接头合金的强度、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并可促进焊料与基体之间的扩散作用,提升连接处结合的紧密程度。含有上述材料的电子焊料,不仅能够提升焊点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还能防止焊接后冷却凝固过程体积膨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一种微焊点电迁移测试结构、制备夹具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58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97260.9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焊点电迁移测试结构、制备夹具及制备方法,解决的是测试难度大、精度小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重叠设置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除横截面形状不同外,其余均完全相同且对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重叠的4个表面均相同且设置有至少两条铜布线,每条铜布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焊盘,在非焊盘的部分涂有用于阻焊的绿油层;同一平面的铜布线的走线角度不同;非接线端焊盘需形成微焊点阵列,微焊点阵列中的各个焊点均设有编号,焊点编号顺序为沿电流方向连续编号;第二PCB板设置有用于接入电源及测试电阻的接线端焊盘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微焊点电迁移测试中。

    基于微观组织图像三角形网格划分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60750.3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观组织图像三角形网格划分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读取微观组织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输出能够被有限元软件识别的文件;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得到小方格阵列模型;在模型中划分区域并赋予材料属性。本发明能够精确的对多相微观组织结构进行建模,提高现有方法的精确度;本发明能够消除了锯齿状边界,更加真实的反映微观组织形貌;本发明可以方便的用于两相材料中各组分相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所建模型随着MATLAB缩放的比例的增加,精度随之增加,反映形貌更加精确。

    一种微米尺寸电子焊料力学本构方程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0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843401.3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尺寸电子焊料力学本构方程测试方法,使用力学拉伸实验,得到镍丝和微焊点试样的载荷与位移关系曲线,然后结合简单的数据后处理即可得到微焊点中微米尺寸钎料的真实应力与应变关系,实验过程简单,数据处理容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力学拉伸测试方法大大降低了本构关系测试的成本。(56)对比文件庄华晔等.焊点高速性能评价及材料卡开发《.汽车工艺与材料》.(第09期),尹立孟等.无铅微互连焊点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试验及数值模拟《.机械工程学报》.2010,(第02期),尹立孟等.焊点尺寸对微焊点拉伸断裂强度的影响《.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第09期),

    基于微观组织图像三角形网格划分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0960750.3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观组织图像三角形网格划分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读取微观组织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输出能够被有限元软件识别的文件;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得到小方格阵列模型;在模型中划分区域并赋予材料属性。本发明能够精确的对多相微观组织结构进行建模,提高现有方法的精确度;本发明能够消除了锯齿状边界,更加真实的反映微观组织形貌;本发明可以方便的用于两相材料中各组分相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所建模型随着MATLAB缩放的比例的增加,精度随之增加,反映形貌更加精确。

    一种基于珀尔帖效应的微焊点热迁移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0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69727.9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珀尔帖效应的微焊点热迁移装置及其测试方法,通过使用所述致热结构和致冷结构抵持所述试样,装置通电后进行热迁移测试,记录相应温度后使用有限元电热耦合分析,可获取试样焊点的温度梯度,从而获得可靠稳定的微焊点热迁移数据;根据珀尔帖效应改变加载电流控制焊点冷热端的温度差,得到较大的温度梯度;还可以通过控制焊点的高度得到不同的温度梯度;同时外部使用所述加固板组件夹持固定,结构简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迁移装置结构复杂、温度梯度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

    一种高熵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焊料

    公开(公告)号:CN114799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63124.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焊料,属于电子封装微互连技术领域。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u粉末、Sn粉末以及Ni粉末混合后,进行烧结和熔炼;烧结和熔炼的最高温分别不超过260℃和920℃。该方法可在较低温度下直接将微连接结合处常见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Cu3Sn和Ni3Sn4以高熵合金形式的多元合金组分制成致密均匀的高熵IMC整体样品。该材料可有效提高接头合金的强度、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并可促进焊料与基体之间的扩散作用,提升连接处结合的紧密程度。含有上述材料的电子焊料,不仅能够提升焊点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还能防止焊接后冷却凝固过程体积膨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一种全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878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1002983.9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Sn丝和Cu丝裁剪并清洗,将清洗后的Sn丝和Cu丝按预设比例缠绕成多芯麻花线,将多根多芯麻花线再次缠绕得到总麻花线;将得到的总麻花线加热至200℃,采用轧机进行热轧,使焊片厚度达到规定尺寸,然后将大焊片切割成小焊片;小焊片采用化学镀锡工艺在其表面镀锡;将得到的镀锡小焊片两端涂敷助焊剂并放置于两块Cu基板之间,在260℃下回流100s,最终形成全Cu6Sn5和Cu3Sn的接头,解决了传统工艺下全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生产效率低、质量差和接头高度过小的问题。

    一种全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87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02983.9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Sn丝和Cu丝裁剪并清洗,将清洗后的Sn丝和Cu丝按预设比例缠绕成多芯麻花线,将多根多芯麻花线再次缠绕得到总麻花线;将得到的总麻花线加热至200℃,采用轧机进行热轧,使焊片厚度达到规定尺寸,然后将大焊片切割成小焊片;小焊片采用化学镀锡工艺在其表面镀锡;将得到的镀锡小焊片两端涂敷助焊剂并放置于两块Cu基板之间,在260℃下回流100s,最终形成全Cu6Sn5和Cu3Sn的接头,解决了传统工艺下全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生产效率低、质量差和接头高度过小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