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97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80034705.2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设置为能够从露出孔(64)辨识旋转阻止形状(66)。将能够从露出孔(64)辨识的旋转阻止形状(66)作为输出轴杆(23)的基准角,能够任意地设定输出轴杆(23)与致动器操作杆(13)的相对角度。因此,没有在致动器操作杆(13)的固定角度中发生偏差的不良状况。此外,通过将能够从露出孔(64)辨识的旋转阻止形状(66)作为输出轴杆(23)的基准角,能够自由地变更致动器操作杆(13)相对于输出轴杆(23)的固定角度。

    电动致动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1056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4980.4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罩(24)相对于壳体(20)的定位在“第1中间轴杆(31)与第1凹部(61)的嵌合”和“第2中间轴杆(32)与第2凹部(62)的嵌合”的2处进行。由此,罩(24)的负荷不经由罩侧轴承(34)传递给输出轴杆(23)。因此,在罩(24)被固定于壳体(20)的状态下,在罩侧轴承(34)与输出轴杆(23)之间、以及壳体侧轴承(33)与输出轴杆(23)之间不会发生过大的负荷。

    废气再循环阀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3400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088906.4

    申请日:2012-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93 F02M26/54 F02M26/70

    Abstract: 一种废气再循环阀(1),该EGR阀包括阀体(3)、外金属环(4)、内树脂环(5)、蝶阀(6)和密封环(8)。阀体(3)由铝组成,其中包括气体通道(2)。气体通道(2)是EGR通道的一部分,通过EGR通道EGR气体从排气通道返回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外金属环(4)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固定并设置到气体通道(2)的内壁上。内环(5)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设置到外环(4)的内周壁上。蝶阀(6)开启或关闭内环(5)的内部,并且包括在蝶阀(6)的外周边缘处的密封装配凹槽(7)。密封环(8)装配到凹槽(7)中,并且在蝶阀(6)关闭内环(5)的内部时密封在蝶阀(6)和内环(5)之间的间隙。

    反作用力赋予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8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69380.1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一种反作用力赋予装置。反作用力赋予装置中,致动器通过通电而产生驱动力。连杆(40)通过来自致动器的驱动力而旋转,能够对踏板赋予对于驾驶员的踩踏力而言的反作用力。抵接部件(50)以能够与踏板抵接或者能够与踏板离开的方式设置于连杆(40)。抵接部件(50)由树脂形成,具有抵接部件主体(51)、形成于抵接部件主体(51)且能够与踏板(70)抵接的抵接面部(52)、以及在成型时形成于抵接部件主体(51)的凸状或者凹状的特定形状部(53)。特定形状部53形成在抵接部件主体51中的除了抵接面部52以外的位置。

    致动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35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5293.9

    申请日:2021-02-16

    Abstract: 致动器(10)具备:马达(36);输出轴杆(26);以及减速部(37),包括至少1个具有金属制的齿的金属齿轮(51、52、62),将马达的旋转减速并向输出轴杆传递。致动器具备收容马达及上述减速部的机壳(35)。致动器具备板部件(70),该板部件抑制因减速部的动作而产生的来自金属齿轮侧的飞散物向机壳的内部空间中的除了配置金属齿轮的空间以外的其他空间的飞散。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废气旁通阀的驱动的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28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80012424.6

    申请日:2018-02-16

    Abstract: 根据板(1),销部(16)为具有向外敞开的中空部(21)的筒状,自身的外周侧与杆(13)卡合。由此,通过在销部(16)设置中空部(21),能够在从涡轮至促动器的导热路径中增加向空气中的散热面积。另外,通过使销部(16)为筒状,能够减少销部(16)的截面面积,因此能够抑制销部(16)自身的导热。因此,能够抑制销部(16)中热量传递到促动器侧,促进从中空部(21)散热。

    促动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73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80075326.7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促动器(10)具备:输出轴(38),连接于减速部(37);壳体(35),收容马达(36)及减速部(37);以及输出杆(31),在壳体(35)外被固定在输出轴(38)的一端部。输出轴(38)的一端部从壳体(35)侧起依次具有大径部(77)、圆筒部(78)及扩径部(79)。输出杆(31)具有供圆筒部(78)插通的圆筒孔(82)、以及从圆筒孔(82)向径向外侧凹陷的缺口(86),抵接于大径部(77)与圆筒部(78)之间的阶差面(81)。扩径部(79)具有比圆筒部(78)大径的突边部(87)、以及伸出到缺口(86)内的咬入部(88)。缺口(86)的内壁面的根部角部(91、92)在圆筒孔(82)的轴向视中形成为凸曲面状。

    电动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97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80035005.5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壳体(20)具备朝一个方向开口的开口部(α)。在进行组装时,使壳体(20)的开口部(α)朝上。并且,从上方将波形垫圈(38)、电动马达(21)、马达固定用的螺钉进行组装,将第1中间轴杆(31)、第2中间轴杆压入,将下轴承、输出轴杆、第2中间齿轮、第1中间齿轮(27)进行组装。接着,从上方将罩(24)向壳体(20)安装。接着,从上方将致动器操作杆(13)结合到输出轴杆(23)的前端。这样,能够不使壳体(20)反转地进行电动致动器(11)的组装,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

    位置传感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1516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410245964.2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位置传感装置具有包括由长条状磁性材料制成的在板厚度方向上堆叠的第一薄板(21)的第一磁通量传输单元(20)和包括由长条状磁性材料制成的在板厚度方向上堆叠的第二薄板(31)的第二磁通量传输单元(30),当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磁通量传输单元布置在旋转体(12)上时,在第一与第二磁通量传输单元之间限定间隙空间(101)。此外,所述位置传感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磁通量传输单元的两端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磁体。布置在模具部分(9)上的霍尔集成电路(50)沿间隙空间纵向相对所述旋转体(12)在所述间隙空间内运动,用于根据穿过其的磁通量密度输出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