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以及磨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69427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29172.X

    申请日:2010-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42 B24B5/04 B24B49/04 B24B49/16 B2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床以及磨削方法,能够利用后退磨削进行更高精度的磨削加工。正在第一前进磨削之后执行后退磨削。在后退磨削时,在从圆筒状工件(W)的当前旋转相位(θt)达到目标旋转相位(θe)期间,基于各旋转相位(θ)处的圆筒状工件的磨削留量(E(θ))生成各上述旋转相位(θ)处的目标磨削阻力(Fe(θ))。然后,进行控制而使得力传感器(50)检测出的磨削阻力(Ft)与目标磨削阻力(Fe(θ))一致,执行后退磨削。

    电磁卡盘和具有电磁卡盘的多功能研磨机

    公开(公告)号:CN10623935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610388363.6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加工处理期间有效地保持工件的小尺寸电磁卡盘和配备有该电磁卡盘的多功能研磨机。电磁卡盘(61至64;161至164)包括电磁卡盘主体(170)和推压构件(180、280),其中,电磁卡盘主体(170)设置有多个磁极部(172)以及形成在两者均形成于面板的上表面上的相邻磁极部(172)之间的槽部(173),由此通过磁极部的磁性吸引力将工件(W)吸引并固定在磁极部(172)的上表面上,推压构件(180、280)设置在槽部(173)中,以使得当工件固定至磁极部(172)的上表面时推压构件(180、280)以比由磁极部(172)施加至工件的吸引力小的力沿与吸引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向工件(W)的下表面推压所述工件(W)。

    复合磨床以及研磨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73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511022241.7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磨床以及研磨方法。复合磨床在以旋转工作台(5)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配置有工件保持装置(61、62、63、64)的旋转中心。该复合磨床具备:立柱(3a、3b、3c),其沿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进退;砂轮座(4a、4b、4c),其配置于立柱并沿与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进退;以及砂轮(9a、9b),其配置于砂轮座并绕与旋转轴线平行的砂轮轴旋转。通过旋转工作台(5)的旋转使以研磨部位的中心与工作主轴的中心一致的方式端面保持于工件保持装置的工件(W)依次移动,并执行多个研磨工序从而对工件的内周面、外周面进行研磨。

    磨床以及磨削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0220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056444.7

    申请日:2014-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1/00 B24B5/42 B24B4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被加工物(W)的圆度高精度化的磨床以及磨削方法。冷却液动压(Fp)以及磨削效率(Z)的至少一个相对于被加工物(W)的相位θ变化,由此被加工物(W)的偏心圆筒部(Wa)从砂轮(15)接受的切入方向的推压力F(θ)变化,偏心圆筒部(Wa)的挠曲量ε(θ)也变化。磨床基于冷却液动压(Fp)以及磨削效率(Z)获取磨削时的偏心圆筒部(Wa)的挠曲量ε(θ),基于挠曲量ε(θ),计算针对砂轮(15)相对于偏心圆筒部(Wa)的相对的指令位置的第一修正量D1(θ),基于第一修正量D1(θ)修正砂轮(15)相对于偏心圆筒部(Wa)的相对的指令位置。

    实际进刀量测定方法、加工方法以及机床

    公开(公告)号:CN10312861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210469173.9

    申请日:2012-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9/02 B24B5/04 B24B41/062 B24B4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方法,该方法为,对具有圆筒的加工部的工件(W)进行支承而使其能够旋转,使砂轮(7)沿半径方向进刀,对包括加工部表面的测定开始点在内的直径亦即开始直径D0进行测定,并在测定开始点通过加工作用部之后,对包括测定开始点在内的直径亦即结束直径D1进行测定。使用算式U=|D0‑D1|来对测定开始点被加工后的实际进刀量U进行运算,并根据与加工部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对应的实际进刀量U的相互差来对加工部的振摆进行运算,并进行砂轮(7)的进刀控制以除去振摆。

    磨床以及磨削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6942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10529172.X

    申请日:2010-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42 B24B5/04 B24B49/04 B24B49/16 B2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床以及磨削方法,能够利用后退磨削进行更高精度的磨削加工。正在第一前进磨削之后执行后退磨削。在后退磨削时,在从圆筒状工件(W)的当前旋转相位(θt)达到目标旋转相位(θe)期间,基于各旋转相位(θ)处的圆筒状工件的磨削留量(E(θ))生成各上述旋转相位(θ)处的目标磨削阻力(Fe(θ))。然后,进行控制而使得力传感器(50)检测出的磨削阻力(Ft)与目标磨削阻力(Fe(θ))一致,执行后退磨削。

    电磁卡盘以及具备电磁卡盘的复合磨床

    公开(公告)号:CN10634635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610545936.1

    申请日:2016-07-12

    Inventor: 赖经昌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卡盘以及具备该电磁卡盘的复合磨床。电磁卡盘(61~64)具备电磁卡盘主体(170),其在面板(171)上表面具备磁极部(172)和形成于相邻的磁极部之间的槽部(173),上述电磁卡盘主体利用磁力将工作物(W)吸附固定于磁极部的上表面;按压部件(180),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槽部,在工作物固定于磁极部的上表面的情况下以比磁极部对工作物的吸附力小的力沿按压方向按压工作物;施力部件(183),其沿按压方向对按压部件施力;以及引导部件(190、191),它们沿槽部的深度方向引导按压部件并且限制按压部件朝槽部延伸的方向的移动。

    电磁卡盘以及具备电磁卡盘的复合磨床

    公开(公告)号:CN10634635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545936.1

    申请日:2016-07-12

    Inventor: 赖经昌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卡盘以及具备该电磁卡盘的复合磨床。电磁卡盘(61~64)具备电磁卡盘主体(170),其在面板(171)上表面具备磁极部上述电磁卡盘主体利用磁力将工作物(W)吸附固定于磁极部的上表面;按压部件(180),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槽部,在工作物固定于磁极部的上表面的情况下以比磁极部对工作物的吸附力小的力沿按压方向按压工作物;施力部件(183),其沿按压方向对按压部件施力;以及引导部件(190、191),它们沿槽部的深度方向引导按压部件并且限制按压部件朝槽部延伸的方向的移动。(172)和形成于相邻的磁极部之间的槽部(173),

    实际进刀量测定方法、加工方法以及机床

    公开(公告)号:CN10312861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469173.9

    申请日:2012-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9/02 B24B5/04 B24B41/062 B24B4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方法,该方法为,对具有圆筒的加工部的工件(W)进行支承而使其能够旋转,使砂轮(7)沿半径方向进刀,对包括加工部表面的测定开始点在内的直径亦即开始直径(D0)进行测定,并在测定开始点通过加工作用部之后,对包括测定开始点在内的直径亦即结束直径(D1)进行测定。使用算式U=|D0-D1|来对测定开始点被加工后的实际进刀量(U)进行运算,并根据与加工部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对应的实际进刀量(U)的相互差来对加工部的振摆进行运算,并进行砂轮(7)的进刀控制以除去振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