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9254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810166300.1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不减少每单位面积可配置的电极焊盘的数目,抑制通过探针检查发生的裂缝的影响,并提高可靠性。该半导体装置中,在电极焊盘(21)内设置探针可接触的探针区域(32)和非探针区域(31)。在以2列以上的锯齿状来配置的电极焊盘(21)中,不在探针区域(32)的正下方而是在非探针区域(31)的正下方配置连接不同的电极焊盘(21)和内部电路的引出布线(52)。

    半导体集成电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3755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214200.1

    申请日:200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5286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其实现布线的低电阻化,具备可以抑制电压降的布线构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电源布线构造具备由沿着第1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多个布线(1D)以及(1S)构成的布线层(1);在布线层(1)上,由沿着与第1方向垂直的方向即第2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多个布线(2D)以及(2S)构成的布线层(2);和在布线层(2)上,由沿着与第2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多个布线(4D)以及(4S)构成的布线层4。

    半导体器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8979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10047701.7

    申请日:200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在采用POE(元件上焊盘)技术和锯齿状的电极焊盘排列的CSP型(芯片尺寸封装)的半导体器件中,消除了半导体芯片尺寸增大的主要原因。在邻接半导体芯片(10)的表面上的边角单元(11)处,分别在四周边缘部分形成排列的输入输出单元(12)、在各输入输出单元(12)上形成电极焊盘(13)。电极焊盘(13)以锯齿状的焊盘排列形式构成内侧焊盘列和外侧焊盘列。其中,通过省略邻接构成内侧焊盘列的电极焊盘(13)中的边角单元(11)两侧的规定范围内排列的电极焊盘,可以防止在半导体芯片(10)上凸起连接的载体(20)的布线图形(21)和通孔(22)的交错。

    半导体器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40754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410047701.7

    申请日:200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在采用POE(元件上焊盘)技术和锯齿状的电极焊盘排列的CSP型(芯片尺寸封装)的半导体器件中,消除了半导体芯片尺寸增大的主要原因。在邻接半导体芯片(10)的表面上的边角单元(11)处,分别在四周边缘部分形成排列的输入输出单元(12)、在各输入输出单元(12)上形成电极焊盘(13)。电极焊盘(13)以锯齿状的焊盘排列形式构成内侧焊盘列和外侧焊盘列。其中,通过省略邻接构成内侧焊盘列的电极焊盘(13)中的边角单元(11)两侧的规定范围内排列的电极焊盘,可以防止在半导体芯片(10)上凸起连接的载体(20)的布线图形(21)和通孔(22)的交错。

    半导体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25517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71007.4

    申请日:2008-10-31

    Abstract: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防止将半导体晶片分割成芯片时,在划片区使用激光开槽方法的情况下,一旦直至扩散层都透过激光,则在扩散层上设置的扩散层导电膜吸收激光,从而因导电膜的溶解及体积膨胀而在扩散层导电膜上的大范围内发生层间绝缘膜的膜剥离。在半导体基板(1)之上交替层叠形成了布线的第1层间绝缘膜(6)和形成了与布线电连接的通孔的第2层间绝缘膜(7),形成具有与布线或通孔电连接的功能元件的多个电路区(2)和在该电路区(2)的周围形成,从半导体基板(1)切出电路区(2)时的切割区即划片区(4)。在划片区(4)中,形成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第1伪图案(12)及第2伪图案(1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