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保特征偏移计算的可变厚度3D打印模型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734075.3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保特征偏移计算的可变厚度3D打印模型生成方法,本发明首先读取OBJ网格格式表示的三角网格和每个面片的偏移量,并通过二次规划求面片理想偏移位置。其次求每个面片偏移的覆盖区域,bfs方法动态建立格子,并进行第一次生成面片的筛选,删除必定不可能为最后需要生成的面片。然后将剩下的面片处在格子外的部分裁去,并进行第二次生成面片的筛选,判断是否为需要生成的面片。最后进行第三次生成面片的筛选,判断该面片的中点是否在初始网格的外部,构建需要生成的面片列表,并建立拓扑结构建立与重新网格化。本发明则具备良好的并行性,运行时间较短,生成的网格无自交,网格密度适中,尖锐特征良好保持。

    识别航天器空间微小碎片撞击事件的超声传感器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86374.X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航天器空间微小碎片撞击事件的超声传感器布局方法,首先对连续结构离散化为点云集,在传感器布局优化过程中,引入德洛内三角剖分和泰森多边形网络图,使得优化布局过程被定量化表征与控制,并基于遗传优化算法对传感器布局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同时满足高敏感度约束、畸变最小化约束、模糊区域最小化约束条件的传感器布局,因此,本发明具有高功效识别空间微小碎片撞击事件的特点,且可保证识别效能可设计,以高效支撑在轨对空间微小碎片撞击的感知和识别。

    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413882.0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能够解决隔振装置难以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问题,以及隔振导致的结构刚度和强度降低的问题。所述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包括:外部保护结构(1)、内部质量块构且有开口的一侧竖直放置;所述内部质量块(2)配置于所述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竖直内壁的一侧,所述内部质量块(2)仅在其顶部靠近凹形结构开口一侧与所述弯折结构(3)连接;所述弯折结构(3)所述弯折结构配置于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弯折结构(3)包括沿竖向拼接的M个几字形结构(18)、顶部竖梁(12)及顶部横梁(13)。(2)及弯折结构(3);外部保护结构(1)为凹形结

    面向增材制造的梯度点阵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94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216493.5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梯度点阵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梯度点阵结构,包括:多级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层状点阵,每一级层状点阵均包括至少一个点阵胞元;每一个点阵胞元均包括多个杆件,其中多个基本杆件相交于一点,且点阵胞元相对于过交点的预设方向具有三重、四重或六重空间旋转对称性。沿预设方向,每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相对于前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梯度增加。通过将每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相对于前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梯度增加,从而逐级增加了层状点阵的强度和刚度,实现了整个梯度点阵结构的性能梯度变化。

    一种单源电驱锁紧释放的驱动支柱及驱动行走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833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197877.5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源电驱锁紧释放的驱动支柱及驱动行走机构,该驱动支柱,包括:电机、丝母、丝杠、驱动外筒、驱动内筒、外筒端盖及锁紧单元;驱动外筒的端部安装有外筒端盖;驱动内筒同轴套装在驱动外筒内,并伸出于外筒端盖,且驱动内筒与外筒端盖的中心安装孔滑动配合;丝杠同轴安装在驱动外筒内;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同轴连接;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且丝母被周向限位;所述丝母与驱动内筒固连;在电机正转时,驱动支柱伸长,电机反转时,驱动支柱收缩;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对驱动支柱的收拢进行锁紧。本发明利用电机实现自身的收拢锁紧、解锁释放以及支柱的驱动伸缩功能,既可满足小包络发射空间及抗力学环境需求,又无需火工压紧措施。

    一种承载隔振一体化的板壳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5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844647.8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承载隔振一体化的板壳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板壳隔振技术领域。包括板壳和若干微结构组元;微结构组元为等截面块状结构,其截面轮廓线由底边和两条类反正弦函数曲线组成,两条类反正弦函数曲线的交点形成喙尖;微结构组元的底面与板壳连接;若干微结构组元周期性排布组成阵列,分隔振源和被保护对象。当振源激发的弹性波沿板壳从任意方向传播至阵列周围时,微结构组元在弹性波影响下发生弯曲和扭转振动,微结构会对板壳产生力和力矩作用,从而抑制板壳中弹性波的传播,实现了板壳中高频段任意方向入射弹性波的隔离。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同时对被保护对象和振源进行隔离,兼具良好的承载和隔振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