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隔振一体化的板壳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5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844647.8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承载隔振一体化的板壳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板壳隔振技术领域。包括板壳和若干微结构组元;微结构组元为等截面块状结构,其截面轮廓线由底边和两条类反正弦函数曲线组成,两条类反正弦函数曲线的交点形成喙尖;微结构组元的底面与板壳连接;若干微结构组元周期性排布组成阵列,分隔振源和被保护对象。当振源激发的弹性波沿板壳从任意方向传播至阵列周围时,微结构组元在弹性波影响下发生弯曲和扭转振动,微结构会对板壳产生力和力矩作用,从而抑制板壳中弹性波的传播,实现了板壳中高频段任意方向入射弹性波的隔离。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同时对被保护对象和振源进行隔离,兼具良好的承载和隔振能力。

    一种承载隔振一体化的板壳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5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44647.8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承载隔振一体化的板壳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板壳隔振技术领域。包括板壳和若干微结构组元;微结构组元为等截面块状结构,其截面轮廓线由底边和两条类反正弦函数曲线组成,两条类反正弦函数曲线的交点形成喙尖;微结构组元的底面与板壳连接;若干微结构组元周期性排布组成阵列,分隔振源和被保护对象。当振源激发的弹性波沿板壳从任意方向传播至阵列周围时,微结构组元在弹性波影响下发生弯曲和扭转振动,微结构会对板壳产生力和力矩作用,从而抑制板壳中弹性波的传播,实现了板壳中高频段任意方向入射弹性波的隔离。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同时对被保护对象和振源进行隔离,兼具良好的承载和隔振能力。

    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413882.0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能够解决隔振装置难以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问题,以及隔振导致的结构刚度和强度降低的问题。所述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包括:外部保护结构(1)、内部质量块构且有开口的一侧竖直放置;所述内部质量块(2)配置于所述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竖直内壁的一侧,所述内部质量块(2)仅在其顶部靠近凹形结构开口一侧与所述弯折结构(3)连接;所述弯折结构(3)所述弯折结构配置于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弯折结构(3)包括沿竖向拼接的M个几字形结构(18)、顶部竖梁(12)及顶部横梁(13)。(2)及弯折结构(3);外部保护结构(1)为凹形结

    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13882.0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能够解决隔振装置难以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问题,以及隔振导致的结构刚度和强度降低的问题。所述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包括:外部保护结构(1)、内部质量块(2)及弯折结构(3);外部保护结构(1)为凹形结构且有开口的一侧竖直放置;所述内部质量块(2)配置于所述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竖直内壁的一侧,所述内部质量块(2)仅在其顶部靠近凹形结构开口一侧与所述弯折结构(3)连接;所述弯折结构(3)所述弯折结构配置于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弯折结构(3)包括沿竖向拼接的M个几字形结构(18)、顶部竖梁(12)及顶部横梁(13)。

    全角度宽频弹性波高效吸收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94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59518.1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角度弹性波高效吸收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包括板壳结构,通过切割部分板壳结构构建超胞结构层,多处超胞结构层将切割后的板壳结构连接;超胞结构层的材料和厚度与板壳相同;在所述板壳结构上,各所述超胞结构层呈周期性排布,超胞结构层的上下表面贴附阻尼层。本发明既能够实现单向非对称弹性波高效吸收,也可以实现双向对称弹性波高效吸收。

    一种栅栏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27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088300.6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栅栏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隔震结构技术领域。栅栏式隔震结构包括若干抗震单元,若干抗震单元以被保护建筑为圆心,排列分布在被保护建筑的外侧,形成圆形隔震结构;抗震单元的底面与地基固定;抗震单元为截面为矩形的块状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有限单元法对隔震结构及地基进行建模和模拟。在对抗震单元及其圆形排列进行设计与计算时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只需要对设计的参数进行扫描,即可得到不同几何尺寸、不同材料的模拟结果。本发明布置方式简单易实施,解决了传统抗震结构设计复杂,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抗震方案不能在完全不改变既有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对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升级的问题。

    一种栅栏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27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88300.6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栅栏式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隔震结构技术领域。栅栏式隔震结构包括若干抗震单元,若干抗震单元以被保护建筑为圆心,排列分布在被保护建筑的外侧,形成圆形隔震结构;抗震单元的底面与地基固定;抗震单元为截面为矩形的块状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有限单元法对隔震结构及地基进行建模和模拟。在对抗震单元及其圆形排列进行设计与计算时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只需要对设计的参数进行扫描,即可得到不同几何尺寸、不同材料的模拟结果。本发明布置方式简单易实施,解决了传统抗震结构设计复杂,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抗震方案不能在完全不改变既有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对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升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