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37C
公开(公告)日:2000-11-29
申请号:CN97118236.1
申请日:1997-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8 , B60K6/48 , B60K6/54 , B60L11/1851 , B60L11/1861 , B60L11/1866 , B60W10/08 , B60W10/26 , H01M10/4207 , H02J7/0018 , Y02T10/6221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61 , Y10S903/903 , Y10S903/907 , Y10S903/917
Abstract: 由8个蓄电池单元111到118构成的蓄电池单元组2可以通过9个电池单元切换开关131到139、4个极性反向开关141到144以及限流电阻15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压校正用蓄电池12。当蓄电池单元111到118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电压不同时,由高电压的蓄电池单元向电压校正用的蓄电池12转移电荷,将该电压校正用蓄电池12上的电荷向电压低的蓄电池单元转移,以均衡每个蓄电池单元111到118上的电压。由于各个蓄电池单元111到118中的性能变化引起的电压差可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019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480001239.5
申请日:2004-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本谦治
Abstract: 一种由多个串联连接的蓄电池(33、35、37)组成的蓄电池组件。各个蓄电池包括极化电极(48)和宽度至少是该极化电极宽度两倍的集电箔(46、58)。该集电箔连续穿过相邻蓄电池并串联连接这些相邻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5A
公开(公告)日:1998-03-18
申请号:CN97118236.1
申请日:1997-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8 , B60K6/48 , B60K6/54 , B60L11/1851 , B60L11/1861 , B60L11/1866 , B60W10/08 , B60W10/26 , H01M10/4207 , H02J7/0018 , Y02T10/6221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61 , Y10S903/903 , Y10S903/907 , Y10S903/917
Abstract: 由8个蓄电池单元111到118构成的蓄电池单元组2可以通过9个电池单元切换开关131到139、4个极性反向开关141到141以及限流电阻15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压校正用蓄电池12。当蓄电池单元111到118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电压不同时,由高电压的蓄电池单元向电压校正用的蓄电池12转移电荷,将该电压校正用蓄电池12上的电荷向电压低的蓄电池单元转移,以均衡每个蓄电池单元111到118上的电压。由于各个蓄电池单元111到118中的性能变化引起的电压差可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2939C
公开(公告)日:2001-03-07
申请号:CN95104220.3
申请日:1995-04-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08 , B22D19/0009 , F02B2075/1816 , F02F1/12 , F02F1/16 , F02F2001/104
Abstract: 在铸铁气缸套部Sc外表面上进行喷砂处理、在气缸套部Sc上形成由含有Si、Cu等的铝基材料制成的第一中间层31后把气缸套部Sc嵌入铝合金的气缸筒1U中,从而制成气缸体。第一中间层31因降低气缸套部SC与气缸筒1U之间的电位差而提高抗电解腐蚀性并由于此两者之间的相互扩散作用而提高了粘合度。在改型中,在气缸套部Sc的嵌入气缸筒1U中的部位在第一中间层31下形成镍-铝基材料的第二中间层32,从而进一步提高粘合度。
-
公开(公告)号:CN1706059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480001239.5
申请日:2004-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本谦治
Abstract: 一种由多个串联连接的蓄电池(33、35、37)组成的蓄电池组件。各个蓄电池包括极化电极(48)和宽度至少是该极化电极宽度两倍的集电箔(46、58)。该集电箔连续穿过相邻蓄电池并串联连接这些相邻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18409A
公开(公告)日:1996-03-13
申请号:CN95104220.3
申请日:1995-04-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08 , B22D19/0009 , F02B2075/1816 , F02F1/12 , F02F1/16 , F02F2001/104
Abstract: 在铸铁气缸筒部Sc外表面上进行喷砂处理、在气缸筒部Sc上形成由含有Si、Cu之类的铝基材料制成的第一中间层31后用浇合法把气缸筒部Sc嵌入铝合金的气缸套1u中,从而制成气缸体。第一中间层31因降低了气缸筒部Sc与气缸套1u之间的电位差而提高了抗电解腐蚀性并由于此两者之间的相互扩散作用而提高了粘合度。在改型中,在气缸筒部Sc的以浇合法嵌入气缸套1u中的部位在第一中间层31下形成镍-铝基材料的第二中间层32,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该粘合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