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1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947198.2

    申请日:2018-08-20

    Inventor: 山中史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具备产率高、刚性高的基座。构成驻车制动装置(1)的制动操作部的基座(10)具备结构部件(11),结构部件(11)具有:结构主体(12),其支承操作杆(20);以及多个结构脚部(13),它们从结构主体(12)延伸,末端被固定于车体,对于该基座(10),通过将结构脚部(13)中的至少一个结构脚部(后侧结构脚部13R)折返为与结构主体(12)面对面,而形成为设置于车体时的方式。

    驻车制动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8111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80059375.9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具备:制动踏板(2),其相对于前围板(100)能够从初始位置起以规定的角度范围进行转动;一对基座板(4),它们固定于前围板(100),且支承为能够隔着制动踏板(2)而进行转动;棘轮板(31),其连续地形成有棘轮齿(31f),且与制动踏板(2)一起转动;支承销(34),其将一对基座板(4)之间连结;以及棘轮杆(32),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销(34),且与棘轮板(31)啮合,其中,支承销(34)及棘轮杆(32)配置在基座板(4)向前围板侧安装的安装点(P1、P2)与制动踏板(2)的中央销(G)之间。

    驻车制动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07796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186343.7

    申请日:2013-05-20

    Inventor: 山中史景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重量的增加并同时提高布局性的驻车制动装置。该驻车制动装置具有:托架(24),其设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壁(22),且固定于底板;驻车制动杆(28),其经由支承轴而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纵壁(22),其中,托架(24)具备:一组固定座面(42a、42b),它们从在纵壁(2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的腿部(40a、40b)的各下端部朝向制动拉索(30)的车宽方向侧方彼此向同一方向延伸,且固定于底板;加强构件(48),其从一方的固定座面(42a)的前端(44)朝向另一方的固定座面(42b)的根部(46)延伸。

    驻车制动装置的把手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116481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80902.8

    申请日:2007-10-09

    Inventor: 山中史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驻车制动装置的把手构造,能够容易地确认把手表皮材和操作杆主体的卡合状态,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该驻车制动装置具备通过转动操作来操作制动机构部的操作杆主体(2)、锁止操作杆主体(2)转动的锁止机构(30)、在操作杆主体(2)内进退自如地保持的分离杆(7),其中,在操作杆主体(2)的外侧装有把手表皮材(10)。把手表皮材(10)由表皮材主体(20)和套管(12)构成。将形成于套管(12)上的突起部(17)卡合在操作杆主体(2)前端的卡止孔(6)内。突起部(17)和卡止孔(6)的卡合状态,能够从把手表皮材(10)的开口部(11)目视确认。

    停车制动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95373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10163725.8

    申请日:2006-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制动装置,不但能够解决强度上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简化组装工序。其中,操纵杆(2)由夹着基板(B)的两侧面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个杆构件(10、20)形成。此时,在基板(B)的一面侧配置的成为一侧的杆构件(10)的一部分的导向片(14)位于基板(B)的另一面侧而形成,该位于另一面侧的成为一侧的杆构件(10)的一部分的导向片(14)与在另一侧的杆构件(20)上形成的导向片(24)形成引导金属丝(4)的导向部。

    驻车制动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5692C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510079659.1

    申请日:2005-06-23

    Inventor: 山中史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046 F16C1/12 Y10T74/20462

    Abstract: 一种驻车制动装置,能确保驻车制动装置的增力机构的增力比,并实现小型化。驻车制动装置的增力机构(14)具有:铰接于托架(22)的中间杆(24)和支承在该中间杆前端的动滑轮(28)。当操作驻车制动踏板而牵引第1操作缆绳(13)时,卷绕有其内缆绳(13i)的中间部的动滑轮被2倍于上述操作的操作力的力牵引,该2倍于操作力的牵引力按照支承动滑轮的中间杆的杆长度比被进一步增力,并在以杆长度比的2倍的倍数被增力后,通过平衡器(15)和第2操作缆绳(16)传递给设于车轮的制动装置。与只使用中间杆的情况相比,将动滑轮和中间杆组合起来使用,在得到同样增力比的情况下可以将中间杆的长度减半,从而可以实现增力机构的小型化。

    驾驶辅助装置
    7.
    发明公开
    驾驶辅助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225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35927.X

    申请日:2023-03-31

    Inventor: 山中史景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辅助装置,不会妨碍横向穿行,且能够容易地优化操作量及操作的微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驾驶辅助装置1包括:基座部10,可运作地支承制动踏板20;第一构件40,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构件旋转轴41上,所述第一构件旋转轴41设置在基座部10上;第二构件50,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构件旋转轴51上,所述第二构件旋转轴51设置在基座部10上;操作杆60,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杆旋转轴42及第二杆旋转轴52这两者上,且具有延长部62,所述第一杆旋转轴42设置在第一构件40上,所述第二杆旋转轴52设置在第二构件50上,且设置在比第一杆旋转轴42更靠车辆的前方处,所述延长部62从第一杆旋转轴42向车辆的后方延伸;及,传递构件70,根据操作杆60的操作而运作,并驱动制动踏板20。

    驻车制动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811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80059375.9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具备:制动踏板(2),其相对于前围板(100)能够从初始位置起以规定的角度范围进行转动;一对基座板(4),它们固定于前围板(100),且支承为能够隔着制动踏板(2)而进行转动;棘轮板(31),其连续地形成有棘轮齿(31f),且与制动踏板(2)一起转动;支承销(34),其将一对基座板(4)之间连结;以及棘轮杆(32),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销(34),且与棘轮板(31)啮合,其中,支承销(34)及棘轮杆(32)配置在基座板(4)向前围板侧安装的安装点(P1、P2)与制动踏板(2)的中央销(G)之间。

    踏板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35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110083207.6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更换的困难化和部件个数的增加等,而实现踏板垫的可靠且牢固的安装的踏板装置。如图6(d)所示,装配人员用手指把持踏板垫(34)的第一侧壁(83)的后部(图中下方)而使其向右方弯曲。于是,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在踏板垫(34)的弹性的作用下(即,在上罩(81)或下罩(82)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与卡止爪(78)一起通过踏板垫(34)的贯通孔(91)。接下来,如图6(e)所示,装配人员松开手指而使第一侧壁(83)的弯曲消除。如此,垫保持架(70)的卡止爪(78)嵌入踏板垫(34)的卡合凹部(92),结束踏板垫(34)的安装。

    螺旋弹簧用防振阻尼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8711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80141662.8

    申请日:2009-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13

    Abstract: 一种防振阻尼器(10;50;60),该防振阻尼器能够被插入螺旋弹簧(20)中,并且能够沿轴向延伸,所述防振阻尼器设置有:具有圆锥形外周面的弹性体(14a,14b;64a,64b);以及肋(16a,16b,16c,16d,16e,16f;56a,56b,56c,56d,56e,56f),这些肋从所述弹性体的所述外周面向外突出,并且当将所述弹性体插入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周部中时能够与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周部压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