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1369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193660.1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西弘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止装置,其能够使锁止装置的保持件和壳体的支承孔之间的过盈量的设定自由度增加。当使壳体(12)的支承孔(12c)的内周面的截面形状和锁止装置(14)的保持件(15)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以它们的中心一致的状态重合时,所述内周面的截面形状经过所述外周面的截面形状的内侧和外侧,因此,在压入时,保持件(15)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以适应支承孔(12c)的内周面的截面形状的方式变形,由此在压入面产生适当的表面压力(应力),能够避免壳体(12)破裂并防止保持件(15)脱落。由此,即使壳体(12)由铝类材质构成且保持件(15)由铁类材质构成而使热膨胀率存在差异,也能够使两者的过盈量的设定自由度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188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031222.5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3 , F16D23/06 , F16D2023/0631 , F16D2023/0637 , Y10T74/192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其能够削减限制套筒移动的阻挡件的数量,削减装置的成本并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在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同步装置中,利用共同的换档导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驱动二速同步机构的套筒和倒车同步机构的套筒,由此进行同步机构的同步动作。位于待机位置时的倒车侧的套筒与阻挡件之间的间隔小于二速侧的套筒与六速驱动齿轮之间的间隔。通过该设定,在二速侧的套筒朝向六速驱动齿轮移动时,倒车侧的套筒与阻挡件抵接,从而防止套筒与六速驱动齿轮抵接,不需要二速侧的阻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9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378515.0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机构,其能够顺利地降低驻车杆向解除位置回归时的冲击。驻车机构(1)具备:与驻车齿轮(3)卡合的驻车杆(5);以及对驻车杆(5)赋予缓冲力的缓冲部(11)。缓冲部(11)具备第1缓冲部件(18)和第2缓冲部件(19),第1缓冲部件(18)在驻车杆(5)转动到卡合位置时移动到第1位置(A),在驻车杆(5)回归到解除位置时移动到第2位置(B),第2缓冲部件(19)位于反力支承面(17a)和第1缓冲部件(18)的按压面(18a)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69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193660.1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西弘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止装置,其能够使锁止装置的保持件和壳体的支承孔之间的过盈量的设定自由度增加。当使壳体(12)的支承孔(12c)的内周面的截面形状和锁止装置(14)的保持件(15)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以它们的中心一致的状态重合时,所述内周面的截面形状经过所述外周面的截面形状的内侧和外侧,因此,在压入时,保持件(15)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以适应支承孔(12c)的内周面的截面形状的方式变形,由此在压入面产生适当的表面压力(应力),能够避免壳体(12)破裂并防止保持件(15)脱落。由此,即使壳体(12)由铝类材质构成且保持件(15)由铁类材质构成而使热膨胀率存在差异,也能够使两者的过盈量的设定自由度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5114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187326.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设在换挡拨叉的拨叉部的末端部的薄片脱落。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形成有与轴向侧面(14e、14f)隔离的凹部(14i),以覆盖凹部的方式注塑成型有树脂制成的薄片(15),因此,树脂流入凹部而作为锚栓发挥功能,由此防止了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而且,凹部设置于拨叉部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从而与轴向侧面隔离,该轴向侧面承受来自套筒(16)的内侧面(16b、16c)的强力的载荷,因此,避免了与凹部接触的树脂发生应力集中而断裂,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781654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788336.2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切实地进行齿轮操作的齿轮操作机构(100)。齿轮操作机构(100)的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110);操作轴(120),由动力源(110)予以驱动,且在旋转方向及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受到支撑;被操作构件(131~135),对应于叉部(141~145);操作用卡合片(121),附带于操作轴(120),使被操作构件(131~135)在基准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移动;解除用卡合片(122~125),附带于操作轴(120),使被操作构件(131~135)从卡合位置返回基准位置;以及控制部(105),控制操作轴(120)的动作,控制部(105)在使被操作构件(131~135)从卡合位置返回基准位置时,具有使用解除用卡合片(122~125)的第1解除模式与使用操作用卡合片(121)的第2解除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781654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788336.2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切实地进行齿轮操作的齿轮操作机构(100)。齿轮操作机构(100)的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110);操作轴(120),由动力源(110)予以驱动,且在旋转方向及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受到支撑;被操作构件(131~135),对应于叉部(141~145);操作用卡合片(121),附带于操作轴(120),使被操作构件(131~135)在基准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移动;解除用卡合片(122~125),附带于操作轴(120),使被操作构件(131~135)从卡合位置返回基准位置;以及控制部(105),控制操作轴(120)的动作,控制部(105)在使被操作构件(131~135)从卡合位置返回基准位置时,具有使用解除用卡合片(122~125)的第1解除模式与使用操作用卡合片(121)的第2解除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51149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187326.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设在换挡拨叉的拨叉部的末端部的薄片脱落。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形成有与轴向侧面(14e、14f)隔离的凹部(14i),以覆盖凹部的方式注塑成型有树脂制成的薄片(15),因此,树脂流入凹部而作为锚栓发挥功能,由此防止了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而且,凹部设置于拨叉部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从而与轴向侧面隔离,该轴向侧面承受来自套筒(16)的内侧面(16b、16c)的强力的载荷,因此,避免了与凹部接触的树脂发生应力集中而断裂,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9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378515.0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3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机构,其能够顺利地降低驻车杆向解除位置回归时的冲击。驻车机构(1)具备:与驻车齿轮(3)卡合的驻车杆(5);以及对驻车杆(5)赋予缓冲力的缓冲部(11)。缓冲部(11)具备第1缓冲部件(18)和第2缓冲部件(19),第1缓冲部件(18)在驻车杆(5)转动到卡合位置时移动到第1位置(A),在驻车杆(5)回归到解除位置时移动到第2位置(B),第2缓冲部件(19)位于反力支承面(17a)和第1缓冲部件(18)的按压面(18a)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18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31222.5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3 , F16D23/06 , F16D2023/0631 , F16D2023/0637 , Y10T74/192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其能够削减限制套筒移动的阻挡件的数量,削减装置的成本并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在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同步装置中,利用共同的换档导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驱动二速同步机构的套筒和倒车同步机构的套筒,由此进行同步机构的同步动作。位于待机位置时的倒车侧的套筒与阻挡件之间的间隔小于二速侧的套筒与六速驱动齿轮之间的间隔。通过该设定,在二速侧的套筒朝向六速驱动齿轮移动时,倒车侧的套筒与阻挡件抵接,从而防止套筒与六速驱动齿轮抵接,不需要二速侧的阻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