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4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157041.5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在抑制对电解质膜造成损害的同时,防止所需要的催化剂层被除去。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MEA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将高分子电解质膜PEM与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接合的步骤;按照使与高分子电解质膜PEM接合的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为规定形状的方式用激光LB对该基材GDE1刻入刻痕CL的步骤;将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中的不需要部分GDE12从高分子电解质膜PEM上剥离的步骤;和,在高分子电解质膜PEM的另一个面形成第2催化剂层121,按照与一个面接合的规定形状的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1被包围的方式对高分子电解质膜PEM和第2催化剂层121进行冲压的步骤;等,激光LB具有不透过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而透过高分子电解质膜PEM的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72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35778.5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9/07572 , B60L8/003 , B60L11/1816 , B60L2200/26 , B60L2200/44 , B60L2260/28 , B66F9/22 , Y02P90/6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083 , Y02T10/7094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具有与所述车辆的驱动轮相连接的弹性件,使得所述驱动轮的动力作为弹力被储存在所述弹性件中,并且所述储存的弹力作为动力被输出到所述驱动轮;和输出限制器,当弹力被储存在所述弹性件中时,所述输出限制器保持所述储能机构,并且当所述车辆开始行驶时释放对所述储能机构的保持以输出所述弹力。用于将弹力储存到所述储能机构中的动力储存源安装在所述车辆或停靠有该车辆的站中,并且所述动力储存源和所述储能机构相连接,使得来自所述动力储存源动力被施加到所述储能机构,并且作为弹力被储存在所述储能机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785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80041603.2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体的形状矫正装置和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对设置有矩形的开口(30)的框体(14)的形状进行矫正的形状矫正装置(10)具有按压机构(42),该按压机构(42)对框体(14)的各边施加从开口(30)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按压力。按压机构(42)也可以具有接触框体(14)的各边的内壁面(14a、14b)而施加按压力的第一杆(52)和第二杆(54)。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4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157041.5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在抑制对电解质膜造成损害的同时,防止所需要的催化剂层被除去。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MEA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将高分子电解质膜PEM与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接合的步骤;按照使与高分子电解质膜PEM接合的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为规定形状的方式用激光LB对该基材GDE1刻入刻痕CL的步骤;将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中的不需要部分GDE12从高分子电解质膜PEM上剥离的步骤;和,在高分子电解质膜PEM的另一个面形成第2催化剂层121,按照与一个面接合的规定形状的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1被包围的方式对高分子电解质膜PEM和第2催化剂层121进行冲压的步骤;等,激光LB具有不透过带第1催化剂层的基材GDE1而透过高分子电解质膜PEM的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982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80095608.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8
Abstract: 电极油墨在其内部一方面通过离聚物(IO)吸附在催化剂载体(CS)的周围来形成不与其他催化剂载体(CS)聚集的一次聚集体(40),另一方面通过催化剂载体(CS)彼此聚集来形成二次聚集体(42)。在电极油墨的良品判定方法中,检测电极油墨的弹性模量(G’)。并且,根据弹性模量(G’)来推定电极油墨内的一次聚集体(40)和二次聚集体(42)的状态,相对于二次聚集体(42),一次聚集体(40)的相对含量越多则越将电极油墨判定为良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9821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80095605.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8
Abstract: 电极浆料在其内部,一方面通过在催化剂载体(CS)的周围吸附离聚物(I O)而形成不与其他催化剂载体(CS)相凝集的一次凝集体(40),另一方面通过催化剂载体(CS)彼此凝集来形成二次凝集体(42)。测定系统(10)在电极浆料的良品判定方法的实施中,检测电极浆料内的与一次凝集体(40)的量和二次凝集体(42)的量相关的指标。信息处理装置(30)根据检测到的指标,来推定电极浆料内的一次凝集体(40)和二次凝集体(42)的状态,与二次凝集体(42)相比一次凝集体(40)相对包含得更多,则将电极浆料判定为良品。
-
公开(公告)号:CN11078588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80041603.2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体的形状矫正装置和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对设置有矩形的开口(30)的框体(14)的形状进行矫正的形状矫正装置(10)具有按压机构(42),该按压机构(42)对框体(14)的各边施加从开口(30)的内侧朝向外侧的按压力。按压机构(42)也可以具有接触框体(14)的各边的内壁面(14a、14b)而施加按压力的第一杆(52)和第二杆(54)。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656625.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体制造装置和接合体制造方法。接合体制造装置(10)的辊式输送部(48)具有旋转部(56)和抽吸部(58)。旋转部(56)的外周面具有与第1背面(38)接触的接触抽吸部(88)。旋转部(56)使接触抽吸部(88)与第1背面(38)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抽吸部(58)从接触抽吸部(88)通过第1层(12)的细孔抽吸第2层(14),从而在第1层(12)与第2层(14)的层叠体上形成被吸引到接触抽吸部(88)的被抽吸部分(112)。剥离部(50)将覆盖膜(46)从带膜接合体(52)的被抽吸部分(112)的第2背面(44)剥离。据此,能够高效地制造高质量的接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178849.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度测定系统以及粘度测定方法。粘度测定系统(10)具有罐(12)、流通路径(14)、外力施加部(16)和泵(18)。粘度测定系统(10)具有第1压力检测部(56)和第2压力检测部(58),其中,第1压力检测部(56)检测电极油墨的压力;第2压力检测部(58)在比第1压力检测部(56)靠下游侧的位置检测电极油墨的压力。检测处理部(72)根据第1压力检测部(56)和第2压力检测部(58)分别检测出的压力来计算电极油墨的粘度。据此,能够测定流通的电极油墨的总量的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51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100026.4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4552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能够避免单电池电压监视用端子和密封构件的干涉,且能够良好地测定单电池电压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及第二金属隔板(20)。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在外周具有边框部(28b),在边框部(28b)设有内侧密封构件(76)、外侧密封构件(74)、在边框部(28b)埋设的单电池电压监视用端子(120)。第二金属隔板(20)的外周端部被配置在内侧密封构件(76)与外侧密封构件(74)之间,单电池电压监视用端子(120)在内侧密封构件(76)与外侧密封构件(74)之间具有露出部位(120a),露出部位(120a)与相邻的第二金属隔板(20)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