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069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780085941.1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在其与燃料箱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间并且覆盖燃料箱的侧方部的箱罩(38)、设置在燃料箱的前方并具有与空间相通的开口(55)的护罩(53)、从内侧堵塞形成于箱罩(38)的窗孔(47)的盖部件(49)、以及在窗孔(47)的前侧在窗孔(47)的边缘与盖部件(49)之间与空间相通的间隙。由此,可以提供一种实现箱罩内的冷却并且进一步提高行驶稳定性的跨骑型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5757.2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4
Abstract: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12)具备:从头管(14)向后方延伸的第一框架(34a);在第一框架(34a)的下方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第二框架(34b);在第二框架(34b)下方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第三框架(16);设置在第一框架(34a)与第二框架(34b)之间的板状的第一加强构件(36);以及设置在第二框架(34b)与第三框架(16)之间的板状的第二加强构件(45),第一加强构件(36)的外形形状与第二加强构件(45)的外形形状以相连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提供有助于部件个数的削减及刚性的强化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02343957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190743.6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对箱侧进行加工且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挠性构件保持在箱上表面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该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中,在包围箱(16)的补给口(16A)的周围的盘(81)上一体地设有保持配置在箱上表面上的挠性构件(102)的夹持部(86)。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728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026986.6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八百川哲雄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除头盔外还能够收纳使用说明书等比较大的小物品的收纳箱的跨骑型车辆。在机动二轮车(10)中,在收纳箱(33)中具备头盔收纳空间(77)和该头盔收纳空间(77)后方的小物品收纳空间(78),在小物品收纳空间(78)中,以车辆宽度方向中心(C)为基准,左部收纳部(81)和右部收纳部(82)中的一方比另一方向车辆后方突出,在燃料箱(34)的前壁部(84)以车辆宽度方向中心(C)为基准而形成为左前壁部(84L)和右前壁部(84R)时,所述左前壁部(84L)和右前壁部(84R)中的一方比另一方向车辆前方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4616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80017504.0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前灯靠车体侧配置、且前灯支承部不易露出的紧凑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灯支承结构。上托架(84)具备向顶梁(26)的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灯支承部(95、95),下托架(88)从底梁(27)的前缘向上方突出。前灯(36)被螺栓从侧方固定于左右一对前灯支承部(95、95),前灯(36)的下部与下托架(88)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48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80055092.5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有效利用左右的车架之间的空间的跨骑型车辆的蓄电池箱。蓄电池箱(70)安装于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具有从头管(9)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2a)和位于头管(9)的后方且主框架(2a)的上方的燃料箱(3),所述蓄电池箱(70)至少收纳蓄电池(B),其中,蓄电池箱(70)位于头管(9)和燃料箱(3)之间,将燃料箱(3)以及蓄电池箱(70)配设成从车身侧面看一部分重叠。将蓄电池箱(70)的后部收纳于在燃料箱(3)的车宽度方向中央的前部形成的凹部(3b)。蓄电池箱(70)具有收容蓄电池(B)的箱部(72)和覆盖该箱部(72)的上部开口的罩部(71),箱部(72)和罩部(71)构成为从车身侧面看一部分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74301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817579.0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碳罐配置结构,即使在座椅横杆的下方安装有各种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将碳罐配置在座椅横杆周围。所述结构具有:减震器(29),其设在座椅横杆(16)与将后轮(27)悬挂的摆臂(28)之间;把手部(57),其在所述减震器(29)的后方安装在所述座椅横杆(16)下方;以及碳罐(40),其回收燃料箱(18)的蒸发燃料,所述碳罐(40)配置在所述把手部(57)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93631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115047.1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前盖构造,使沿着车辆前部上设置的前盖流动的行驶风的流动顺利。一种自动二轮车(1)的前盖构造,包括:设置于车辆前部(1a)的车头灯(12);以包围车头灯(1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前盖(10);配置于前盖(10)的上方侧的防护罩(15);所述自动二轮车(1)的前盖构造的特征在于:在前盖(10)上,在车头灯(12)和所述防护罩(15)之间形成有向车辆内侧凹下的凹部(11),在凹部(11)上,形成有使行驶风流向前盖里面侧流动的开口(13)。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3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17151.4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八百川哲雄
Abstract: 使得能够容易接近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的电池。一种鞍乘型车辆的电池配置结构,其具备:车架(10),其具备从前立管(15)向车体后方延伸的主车架(16);燃料箱(35),其位于主车架(16)的上方;发动机(11),其位于主车架(16)的下方;以及电池(51),燃料箱(35)通过设置在其前端部或后端部的摆动支承部(50)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架(10),电池(51)设置在燃料箱(35)与发动机(11)之间,并且配置在与设置有摆动支承部(5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103006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80085941.1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在其与燃料箱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间并且覆盖燃料箱的侧方部的箱罩(38)、设置在燃料箱的前方并具有与空间相通的开口(55)的护罩(53)、从内侧堵塞形成于箱罩(38)的窗孔(47)的盖部件(49)、以及在窗孔(47)的前侧在窗孔(47)的边缘与盖部件(49)之间与空间相通的间隙。由此,可以提供一种实现箱罩内的冷却并且进一步提高行驶稳定性的跨骑型车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