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3397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56538.5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02 , F02D41/1403 , F02D41/1439 , F02D41/1454 , F02D41/1458 , F02D2041/1412 , F02D2041/142 , F02D2041/1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即使不在催化剂的上游设置LAF传感器,也能够实现空燃比的适当化,能够促进系统的成本降低、空燃比控制对摩托车等的适用。预测催化剂的下游侧的空燃比的预测器(102)至少根据来自于氧气传感器的实际空燃比(SVO2)及第一校正系数(DKO2OP)的历史计算预测空燃比(DVPRE),具有自适应模型修正器(122),该自适应模型修正器将实际空燃比(SVO2)与预测空燃比(DVPRE)的偏差作为预测误差(ERPRE),对第一校正系数(DKO2OP)重叠第二校正系数(KTIMB)以使预测误差为零。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635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810007126.6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设置于跨骑式车辆的车体前部的挡风装置,其具有:设置于该挡风装置前部,向所述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设置于该挡风装置上部,向上方开口的空气排出口;经由前低后高的空气通路使所述空气导入口及所述空气排出口之间连通的通风道;在所述空气通路内沿横向延展,且前低后高呈沿该空气通路状的整流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以将所述整流板两端连接起来的直线为第一直线,以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轴线正交且经过该车辆后轮接地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交点下方的夹角为钝角。
-
公开(公告)号:CN10273397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056538.5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02 , F02D41/1403 , F02D41/1439 , F02D41/1454 , F02D41/1458 , F02D2041/1412 , F02D2041/142 , F02D2041/1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即使不在催化剂的上游设置LAF传感器,也能够实现空燃比的适当化,能够促进系统的成本降低、空燃比控制对摩托车等的适用。预测催化剂的下游侧的空燃比的预测器(102)至少根据来自于氧气传感器的实际空燃比(SVO2)及第一校正系数(DKO2OP)的历史计算预测空燃比(DVPRE),具有自适应模型修正器(122),该自适应模型修正器将实际空燃比(SVO2)与预测空燃比(DVPRE)的偏差作为预测误差(ERPRE),对第一校正系数(DKO2OP)重叠第二校正系数(KTIMB)以使预测误差为零。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635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7126.6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设置于跨骑式车辆的车体前部的挡风装置,其具有:设置于该挡风装置前部,向所述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设置于该挡风装置上部,向上方开口的空气排出口;经由前低后高的空气通路使所述空气导入口及所述空气排出口之间连通的通风道;在所述空气通路内沿横向延展,且前低后高呈沿该空气通路状的整流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以将所述整流板两端连接起来的直线为第一直线,以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轴线正交且经过该车辆后轮接地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交点下方的夹角为钝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