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1467272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780021924.8

    申请日:200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20 H01L33/22 H01L33/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光取出效率优异、发光输出功率高的平面形状为纵边和横边的长度不同的矩形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本发明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是包括基板和层叠于基板上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层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的平面形状为纵边和横边的长度不同的矩形,该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层的侧面与基板主面不垂直。

    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258615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456.X

    申请日:2006-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25 H01L33/0095 H01L33/32 H01L33/4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具有优良的光输出效率,且仅仅需要很低的驱动电压(Vf)。本发明的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在衬底上由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形成和依次层叠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被设置为分别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所述n型半导体层接触,其中,p型杂质和氢原子共存于其中的区域存在于与所述正电极接触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中,并且所述正电极的至少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接触的部分由n型导电透光材料形成。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033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280013022.0

    申请日:2012-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均匀的膜厚形成保护膜及其上的电极膜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这样的发光二极管,在上部具有平坦部和台面型结构部,该台面型结构部具有倾斜侧面和顶面,平坦部和台面型结构部各自至少一部分由保护膜、电极膜依次覆盖,倾斜侧面通过湿式蚀刻形成,且水平方向的截面积朝向顶面连续变小地形成,保护膜覆盖平坦部的至少一部分、倾斜侧面、顶面的周缘区域,并且俯视在周缘区域的内侧具有将化合物半导体层的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通电窗,电极层是以与从上述通电窗露出的化合物半导体层的表面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覆盖形成于上述平坦部上的保护膜的一部分,在上述台面型结构部的顶面上具有光射出孔的方式形成的连续膜。

    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3940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80032214.0

    申请日:2006-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光提取效率的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由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获得的发光器件包括:衬底;顺序层叠在衬底11上的n型半导体层13、发光层14和p型半导体层15;层叠在p型半导体15层上的可透光正电极16;设置在可透光正电极16上的正电极接合衬垫17;以及设置在n型半导体层13上的负电极接合衬垫18,其中在p型半导体层15的表面15a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无序不平坦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