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结构体、以及采用了该蜂窝结构体的电加热式载体及尾气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474187.5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蜂窝结构体、以及采用了该蜂窝结构体的电加热式载体及尾气处理装置,其提供具有能够在低电阻区域内进行电阻调整的电极部的蜂窝结构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蜂窝结构体具备:蜂窝结构部,其具有外周壁和隔壁,该隔壁配设于该外周壁的内侧,并规定出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而形成流路;以及一对电极部,它们配设在蜂窝结构部的外周壁的外周面上。电极部由碳化硅的粒子借助粘结材料而粘结形成的多孔体构成。碳化硅包含α型碳化硅和β型碳化硅。碳化硅的体积基准下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D50为25μm以下。

    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6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360232.4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成型工序,将含有以碳化硅及金属硅为主成分的陶瓷原料的成型原料挤出成型,得到蜂窝成型体,该蜂窝成型体具有外周壁和隔壁,该隔壁配设于外周壁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个端面而形成流路;干燥工序,将蜂窝成型体干燥,得到蜂窝干燥体;以及烧成工序,将蜂窝干燥体烧成,得到蜂窝烧成体,干燥工序具备:第一干燥工序,将蜂窝成型体以2~200MHz的频率进行介电干燥,由此使介电干燥后的蜂窝成型体的水分飞散率为30~85%;以及第二干燥工序,在第一干燥工序后,对水分飞散率为30~85%的蜂窝成型体进行热风干燥。

    蜂窝结构体的发热分布的推定方法、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0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078092.X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的发热分布的推定方法、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该发热分布的推定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在电极层A1、B1间流通规定的微小电流使柱状蜂窝结构部通电,在外周壁及电极层的表面从电极层A1至B1测定多个地点的表面电位;第二工序,在电极层A2、B2间流通规定的微小电流使柱状蜂窝结构部通电,在外周壁及电极层的表面从电极层A2至B2测定多个地点的表面电位;第三工序,基于测定的多个地点的表面电位,将蜂窝结构体内的多处的电阻、通电路径的电阻比率、电压分担率、电极层A1、A2、B1及B2的表面电位中的至少1个定量化;基于第三工序中定量化的值推定蜂窝结构体内的发热分布的工序。

    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6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710164619.X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课题为:具有接合体的导电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热接合可靠性。接合体(10)包括陶瓷体(12)、金属部件(14)以及将陶瓷体(12)和金属部件(14)接合的接合部(15)。接合部(15)包含接合于陶瓷体(12)的第一接合层(16)和接合于金属部件(14)的第二接合层(18)。第一接合层(16)处于陶瓷体(12)侧并包含以Fe和Cr为主成分的合金且分散有热膨胀系数为4.0×10‑6(/℃)以下的化合物。第二接合层(18)处于金属部件(14)侧并包含以Fe和Cr为主成分的合金且为热膨胀系数比第一接合层(16)大的层。

    蜂窝结构体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922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80009114.5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100),其具备:具有对多个隔室(2)进行划分形成的多孔质的隔壁(1)与外周壁(3)的电阻率1~200Ωcm的柱状的蜂窝结构部(4);以及配设于蜂窝结构部(4)的侧面(5)的一对带状的电极部(6、6),在与蜂窝结构部(4)的隔室(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在将从中心朝向外周延伸到从中心至外周的长度的10%的位置的区域设为中央部(21)、且将从外周朝向中心延伸到从外周至中心的长度的10%的位置的区域设为外周部(22)时,中央部(21)的开口率为外周部(22)的开口率的0.70~0.95倍。蜂窝结构体(100)作为催化剂载体,并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作为加热器也发挥功能,在施加电压并对废气进行净化时,能够在短时间内直至中央部升温至所需的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