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57419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200410021845.5

    申请日:2004-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及其装置。是将原料坯送入密封的副电热炉中,同时向副电热炉内通入保护气体,在400~700℃的温度区域内干燥4~7h后出副电热炉并进入主烧结炉。在主烧结炉一侧设置副电热炉,利用全封闭的密封通道将其相互连通;副电热炉上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副电热炉的中心线与主烧结炉的自动返回中心线重合,副电热炉与主烧结炉之间设有密封闸门。原料坯经过干燥处理后进入主烧结炉,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更适合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减少了炉料倒运次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减少炉料粉化率,有利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钒的回收率,可显著提高主烧结炉的使用寿命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氮化钒的生产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22800A

    公开(公告)日:2003-06-11

    申请号:CN01139886.8

    申请日:2001-12-04

    Abstract: 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是将粉末状的钒氧化物、碳质粉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压块、成型,再将成型后的物料连续加入制备炉中,同时向制备炉通入氮气或氨气作反应和保护气体,制备炉需要加热到1000~1800℃,物料在该温度区域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持续时间小于6h,出炉前要在保护气氛下冷却到100~250℃,出炉后即获得氮化钒产品,该产品为块状或颗粒状,其表观密度大于3000g/cm3。本发明制得的氮化钒可用作含钒合金钢和其它含钒合金的添加剂,与使用钒的铁合金相比,可以节约20~40%的钒,从而降低炼钢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物料能连续式进出制备炉,提高了设备作业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能耗,更适合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制备炉在常压下工作,省去了真空设备。

    氮化钒的生产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4888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1139886.8

    申请日:2001-12-04

    Abstract: 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是将粉末状的钒氧化物、碳粉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压块、成型,再将成型后的物料连续加入制备炉中,同时向制备炉通入氮气或氨气作反应和保护气体,制备炉需要加热到1000~1800℃,物料在该温度区域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持续时间小于6h,出炉前要在保护气氛下冷却到100~250℃,出炉后即获得氮化钒产品,该产品为块状或颗粒状,其表观密度大于3000kg/m3。本发明制得的氮化钒可用作含钒合金钢和其它含钒合金的添加剂,与使用钒的铁合金相比,可以节约20%~40%的钒,从而降低炼钢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物料能连续式进出制备炉,提高了设备作业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能耗,更适合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制备炉在常压下工作,省去了真空设备。

    连续制取钒氮合金的煅烧设备推板窑的炉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760120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10083901.8

    申请日:200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工业上连续制取钒氮合金的煅烧设备推板窑的炉膛结构。推板窑纵向依次设置有低温段、过渡段、高温段和冷却段,其炉膛结构包括窑腔、盖板、侧墙及轨道。低温段有5个温区即1~5温区,内腔侧墙、盖板及轨道均为石墨材质;过渡段有4个温区即6~9温区,其中6~8温区内腔侧墙和轨道采用高纯镁砖、盖板采用石墨材质,9温区内腔侧墙、盖板及轨道均为石墨材质;高温段设7个温区即10~16温区,冷却段分为自然冷却区和强制冷却区,高温段和自然冷却区的内腔侧墙、盖板及轨道均为石墨材质。在1~5温区和9~16温区的侧墙砖相应位置上有加热元件插孔,使加热元件与窑腔隔离;6~8温区的每块侧墙砖之间插入两层石墨板,用插板来使加热元件与窑腔隔离;炉体内腔分为3个独立通道,中间通道为炉料主通道即窑腔,两边为加热元件隔离腔通道,加热元件与炉膛气氛完全隔离。本发明在不同温区具有不同的内腔结构、选用合适的抗耐腐蚀内衬材料,达到了显著提高推板窑及加热元件使用寿命的目的。

    生产钒氮合金的推板窑废气排气装置及废气排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60119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10081200.0

    申请日:200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钒氮合金的推板窑废气排气装置及排气方法。该推板窑纵向依次设置有排水低温段、排Na+、K+过渡段、恒温高温段和冷却段,各段由多个温区组成;该推板窑废气排气装置是在推板窑的排水低温段和排Na+、K+过渡段设置有废气排出口,且在各段设置的排气口有数个。推板窑废气排气方法是根据推板窑各温区煅烧温度及气氛分布的不同特点,将废气通过在推板窑的低温段和过渡段的排气口排出,排气口在各段设置有数个,通过在低温段与过渡段之间形成一段气幕区,并在该气幕区前后各设有的一个炉腔高度比排水段低、宽度比排水段窄的锁口区,中间设有一段与排水段炉腔尺寸相同的腔体,通过在前后锁口区窑体侧面各设有的一个进气口做隔离气幕,防止两区之间的气体流动,废气通过排气口连续、不间断地排出窑外,低温段的排气口及时排出该段产生的水蒸气,过渡段的排气口及时排出碱金属蒸气及其化合物废气。因此能尽快地将各段的有害气体排出窑外,达到了显著降低水蒸气和碱金属对炉腔材料的腐蚀作用。

    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36328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410021845.5

    申请日:2004-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及其装置。是将原料坯送入密封的副电热炉中,同时向副电热炉内通入保护气体,在400~700℃的温度区域内干燥4~7h后出副电热炉并进入主烧结炉。在主烧结炉一侧设置副电热炉,利用全封闭的密封通道将其相互连通;副电热炉上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副电热炉的中心线与主烧结炉的自动返回中心线重合,副电热炉与主烧结炉之间设有密封闸门。原料坯经过干燥处理后进入主烧结炉,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更适合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减少了炉料倒运次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减少炉料粉化率,有利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钒的回收率,可显著提高主烧结炉的使用寿命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生产钒氮合金的推板窑废气排气装置及废气排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1948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410081200.0

    申请日:200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钒氮合金的推板窑废气排气装置及排气方法。该推板窑纵向依次设置有排水低温段、排Na+、K+过渡段、恒温高温段和冷却段,各段由多个温区组成;该推板窑废气排气装置是在推板窑的排水低温段和排Na+、K+过渡段设置有废气排出口,且在各段设置的排气口有数个。推板窑废气排气方法是根据推板窑各温区煅烧温度及气氛分布的不同特点,将废气通过在推板窑的排水低温段和排Na+、K+过渡段的排气口排出,排水低温段的排气口及时排出该段产生的水蒸气,排Na+、K+过渡段的排气口及时排出碱金属蒸气及其化合物废气。因此能尽快地将各段的有害气体排出窑外,达到了显著降低水蒸气和碱金属对炉腔材料的腐蚀作用。

    连续制取钒氮合金的煅烧设备推板窑的炉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389060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410083901.8

    申请日:200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工业上连续制取钒氮合金的煅烧设备推板窑的炉膛结构。推板窑纵向依次设置有低温段、过渡段、高温段和冷却段,其炉膛结构包括窑腔、盖板、侧墙及轨道。低温段有5个温区即1~5温区,内腔侧墙、盖板及轨道均为石墨材质;过渡段有4个温区即6~9温区,其中6~8温区内腔侧墙和轨道采用高纯镁砖、盖板采用石墨材质,9温区内腔侧墙、盖板及轨道均为石墨材质;高温段设7个温区即10~16温区,冷却段分为自然冷却区和强制冷却区,高温段和自然冷却区的内腔侧墙、盖板及轨道均为石墨材质。在1~5温区和9~16温区的侧墙砖相应位置上有加热元件插孔,使加热元件与窑腔隔离;6~8温区的每块侧墙砖之间插入两层石墨板,用插板来使加热元件与窑腔隔离;炉体内腔分为3个独立通道,中间通道为炉料主通道即窑腔,两边为加热元件隔离腔通道,加热元件与炉膛气氛完全隔离。本发明在不同温区具有不同的内腔结构、选用合适的抗耐腐蚀内衬材料,达到了显著提高推板窑及加热元件使用寿命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