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71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095846.8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施罗德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疏通装置,包括运动搭载平台、升降机构、转塔传送机构、摄像机和切割喷头,所述切割喷头安装于所述转塔传送机构,所述转塔传送机构装设有一与所述切割喷头相连通的高压水管,所述摄像机安装于所述顶架的前端;还公开了一种管道疏通清洗系统,包括控制器、水箱、驱动器、高压水系统以及前述任一一种管道疏通装置,所述摄像机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经与所述驱动器通信连接。本发明管道疏通装置以及管道疏通清洗系统,管道疏通装置可在大口径主管道中自由移动,机动灵活,摄像机可检查管道中的堵塞情况,可通过升降机构、转塔传送机构可将切割喷头准确的送入需要疏通的管道中,实现对主管道和支管道的钻通和高压水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3852.2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拼装式震后隧道抢保通防护系统,包括水平设置且沿隧道纵向延伸的顶部防护板和竖直设置的竖撑,所述竖撑分别位于顶部防护板横向两端下方且沿顶部防护板纵向间隔排列,所述竖撑与顶部防护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发明由顶部防护板和支撑体系组合拼装而成,支撑体系支撑顶部防护板形成行车道,在隧道抢通保通阶段,可以防止洞顶破碎体、破碎混凝土块掉落或砸落在行车道上,保障加固施工以及后继余震引起的坍塌、掉块不影响隧道内人员和车辆的安全,确保抢通保通效果,尤其对于保通阶段,可以保证隧道畅通、顺利;并且本发明各部件之间为组合拼装结构,结构轻便、便于组装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53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36689.1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定位隧道衬砌钢筋的钢筋绑扎方法,利用具有新型结构的隧道用钢筋绑扎台车作为辅助工具,采用从外层到内层的先后顺序,进行纵向筋和环向筋的绑扎固定;本发明的精确定位隧道衬砌钢筋的钢筋绑扎方法,由于采用了具有创新结构的隧道用钢筋绑扎台车为辅助工具,并根据该型台车的特制结构采取了内、外层纵向筋和环向筋的绑扎工艺,在实现钢筋的精确定位和绑扎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钢筋严重变形带来的隧道工程的质量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386866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115122.5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多点激励拟动力试验系统,其特征是设置由支座支承的盛有水体的透明水箱,水箱底板为平面结构;在水箱中设置悬浮在水体中的水中悬浮隧道模型;在水中悬浮隧道模型的下方呈水平设置激励机构,并用锚索连接激励机构与水中悬浮隧道模型;多组激励机构沿纵向间隔设置,锚索在各组激励机构与水中悬浮隧道模型上各激励点之间一一对应相连接,形成多点激励机构;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激励机构在横向、纵向和竖直方上的直线往复运动;纵向是指与水中悬浮隧道模型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本发明既能满足大型结构模型尺寸方面的要求,又能够再现地震动和结构反应,为研究水下长细结构地震反应机制和抗震设计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4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0045.0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 E21F1/04 , E21F1/08 , E02D29/0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3 , E02D29/063 , E21F1/04 , E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隧道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在服务隧道两端设置通风井排风道及通风井送风道,并与排风道和送风道连接,排风道通过排风联络风道与主隧道连通,送风道通过送风联络风道与主隧道连通,两主隧道之间设有置换通风联络风道将两主隧道相连通;新鲜空气从服务隧道两端通风井送风道进入送风道,经送风联络通道进入主隧道,开启置换轴流风机使主隧道内气流通过置换通风联络风道进入另一主隧道,再经排风联络通道、排风道从通风井排风道将污染空气排出;本通风系统利用服务隧道作为风道向隧道内输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染空气,解决了隧道长距离穿越水域部分每隔数公里需设置人工岛通风井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53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336689.1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定位隧道衬砌钢筋的钢筋绑扎方法,利用具有新型结构的隧道用钢筋绑扎台车作为辅助工具,采用从外层到内层的先后顺序,进行纵向筋和环向筋的绑扎固定;本发明的精确定位隧道衬砌钢筋的钢筋绑扎方法,由于采用了具有创新结构的隧道用钢筋绑扎台车为辅助工具,并根据该型台车的特制结构采取了内、外层纵向筋和环向筋的绑扎工艺,在实现钢筋的精确定位和绑扎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钢筋严重变形带来的隧道工程的质量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4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148526.9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悬浮隧道防撞结构,其特征是:防撞结构是覆盖在悬浮隧道外壁上的防撞消能套管,防撞消能套管在轴向分段设置为可独立拆装的各防撞管段,防撞管段在悬浮隧道外壁上沿圆周分片设置为各管片,各管片与悬浮隧道外壁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轴向是指水中悬浮隧道的通行方向;各管片为多层复合式结构,多层复合式结构包括处在表层的聚氨酯弹性面板和处在里层的消能垫层,在聚氨酯弹性面板和消能垫层之间形成有密闭的承压水腔,承压水腔中注入有承压水。本发明应用于水中悬浮隧道,其弹性大、耐腐蚀并能承受大吨位沉船等撞击、充分吸收冲击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4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8526.9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 E02D29/067 , E02B3/26 , E02D2300/0001 , E02D230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悬浮隧道防撞结构,其特征是:防撞结构是覆盖在悬浮隧道外壁上的防撞消能套管,防撞消能套管在轴向分段设置为可独立拆装的各防撞管段,防撞管段在悬浮隧道外壁上沿圆周分片设置为各管片,各管片与悬浮隧道外壁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轴向是指水中悬浮隧道的通行方向;各管片为多层复合式结构,多层复合式结构包括处在表层的聚氨酯弹性面板和处在里层的消能垫层,在聚氨酯弹性面板和消能垫层之间形成有密闭的承压水腔,承压水腔中注入有承压水。本发明应用于水中悬浮隧道,其弹性大、耐腐蚀并能承受大吨位沉船等撞击、充分吸收冲击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01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083852.2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拼装式震后隧道抢保通防护系统,包括水平设置且沿隧道纵向延伸的顶部防护板和竖直设置的竖撑,所述竖撑分别位于顶部防护板横向两端下方且沿顶部防护板纵向间隔排列,所述竖撑与顶部防护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发明由顶部防护板和支撑体系组合拼装而成,支撑体系支撑顶部防护板形成行车道,在隧道抢通保通阶段,可以防止洞顶破碎体、破碎混凝土块掉落或砸落在行车道上,保障加固施工以及后继余震引起的坍塌、掉块不影响隧道内人员和车辆的安全,确保抢通保通效果,尤其对于保通阶段,可以保证隧道畅通、顺利;并且本发明各部件之间为组合拼装结构,结构轻便、便于组装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86866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5122.5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多点激励拟动力试验系统,其特征是设置由支座支承的盛有水体的透明水箱,水箱底板为平面结构;在水箱中设置悬浮在水体中的水中悬浮隧道模型;在水中悬浮隧道模型的下方呈水平设置激励机构,并用锚索连接激励机构与水中悬浮隧道模型;多组激励机构沿纵向间隔设置,锚索在各组激励机构与水中悬浮隧道模型上各激励点之间一一对应相连接,形成多点激励机构;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激励机构在横向、纵向和竖直方上的直线往复运动;纵向是指与水中悬浮隧道模型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本发明既能满足大型结构模型尺寸方面的要求,又能够再现地震动和结构反应,为研究水下长细结构地震反应机制和抗震设计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