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布水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92977.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布水装置,包括湿地池体、配水槽、出水槽、湿地填料和穿孔布水管,湿地填料填筑于湿地池体内,配水槽设置于湿地填料的一侧,出水槽设置于湿地填料的另一侧;穿孔布水管布设于湿地填料内,且布设方向自配水槽向出水槽。湿地填料竖向分层填筑与湿地池体内,且湿地填料的填料粒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通过配水槽能够降低进水流速,同时通过穿孔布水管以及分层设置的湿地填料能够实现湿地多点均匀布水,从而减少湿地内部短流现象;同时分层设置的湿地填料能够实现多点分层布水,实现了对填料的均匀冲刷效果,从而避免减少对布水孔以及湿地填料的堵塞,有利于提高湿地填料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6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7991.9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涉及BIM模型以及机电技术领域,能够自动分析阀门连接线、普通管件连接线、变径管连接线以及管段连接线,从而得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然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为基础,获取所有组合路径,再从中确定最长组合路径,最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最长组合路径为基础,进行供水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力计算,实现了基于BIM的供水系统路径自动获取以及水泵水力的自动计算,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计算导致的无法通过BIM模型带来正向设计反馈的问题。

    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77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83598.8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主体内部具有搅拌腔室,主体表面设置有与搅拌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腔室内设置有加药管,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主体的轴线两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搅拌腔室中,第一搅拌组件靠近进料口,第二搅拌组件靠近出料口,第一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混合淤泥,第二搅拌组件用于压缩淤泥,且第一搅拌组件能够将从进料口进入的淤泥运输到第二搅拌组件处。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搅拌组件混合淤泥和固结剂,并将淤泥传输至第二搅拌组件处,利用第二搅拌组件对淤泥进行压缩,完成对淤泥的固结处理,无需对淤泥进行稀释,提高处理效率。

    一种污水处理厂泵站出水配水布置结构及出水配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590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44085.X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泵站出水配水布置结构及出水配水方法,包括水泵出水槽组、输水渠、溢流堰A、溢流堰B、出水堰;所述水泵出水槽组包括两个及以上的水泵出水槽;所述水泵出水槽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出水堰;所述两个及以上的水泵出水槽排成一排;所述输水渠包括输水渠第一支路、输水渠B、输水渠第二支路、输水渠A;所述输水渠B和输水渠A分别设置在水泵出水槽组的两侧;所述溢流堰A、溢流堰B设置在水泵出水槽组的两端;所述溢流堰A与输水渠第二支路连接;所述溢流堰B与输水渠第一支路连接;所述输水渠B、输水渠A经溢流堰A和溢流堰B构成一个连通的水循环通路。

    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6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7991.9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涉及BIM模型以及机电技术领域,能够自动分析阀门连接线、普通管件连接线、变径管连接线以及管段连接线,从而得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然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为基础,获取所有组合路径,再从中确定最长组合路径,最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最长组合路径为基础,进行供水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力计算,实现了基于BIM的供水系统路径自动获取以及水泵水力的自动计算,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计算导致的无法通过BIM模型带来正向设计反馈的问题。

    模块化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5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25084.8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池。本发明包括水池主体,水池主体包括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预制混凝土模块构件,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模块构件分别设定为第一模块构件和第二模块构件,第一模块构件和第二模块构件之间形成整体式的U形拼接缝,U形拼接缝由位于其底部的底板拼接缝和位于其两侧的侧板拼接缝构成,U形拼接缝内具有弹性接缝材料填充固化结构层,第一模块构件和第二模块构件之间通过沿着U形拼接缝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连接组件相连接,每组连接组件均包括球铰支座、第一连接杆、套筒、第二连接杆、环状限位件和空气弹簧。本发明可方便现场快速组装,同时提高模块构件连接处的耐久性。

    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6523.3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兼氧区的上部水位通过兼氧区出水管和多功能区的上部水位连通;多功能区底部设有抽吸装置,抽吸装置分别通过至兼氧区回流管和兼氧区下部水位连通,通过好氧区进水管和好氧区下部水位连通;好氧区上部水位通过流道和沉淀区下部水位连通,流道上端封闭有好氧区填料拦截板;好氧区上部水位通过硝化液回流管和多功能区上部水位连通。采用本方案,能利用水泵的动力及气水混合的气泡动力,自底部倾斜向上形成环流,使得污水与填料上的形成的微生物、氧气充分接触,去除污水中的BOD、COD、氨氮等污染物;并利用射流曝气器形成的环流,水力吹脱,使得填料下沉底部,避免了填料不均匀,确保了填料的悬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