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77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83598.8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B01F27/72 , B01F27/70 , B01F27/2322 , B01F27/1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主体内部具有搅拌腔室,主体表面设置有与搅拌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腔室内设置有加药管,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主体的轴线两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搅拌腔室中,第一搅拌组件靠近进料口,第二搅拌组件靠近出料口,第一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混合淤泥,第二搅拌组件用于压缩淤泥,且第一搅拌组件能够将从进料口进入的淤泥运输到第二搅拌组件处。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搅拌组件混合淤泥和固结剂,并将淤泥传输至第二搅拌组件处,利用第二搅拌组件对淤泥进行压缩,完成对淤泥的固结处理,无需对淤泥进行稀释,提高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0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1423038.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搅拌电机固定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搅拌叶轮位于导流筒内;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出泥管与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出水管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加药管一端与导流筒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投入不高,设备占地不大,能够在控制成本条件下将浓缩与调理一并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623622.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参数化建模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螺旋中轴线;获取螺旋长度和螺旋旋转的定位点个数变量,确定螺旋旋转定位点的具体位置;将螺旋旋转定位点沿垂直于螺旋中轴线的方向移动,获取旋转单位角度变量,确定外轮廓曲线和内轮廓曲线,并生成螺旋曲面,结合螺旋厚度变量,确定螺旋几何实体,结合耐磨衬垫几何实体和U形槽几何实体,生成无轴螺旋输送机模型。通过Dynamo平台进行螺旋状模型族的创建并参数化,能够解决Revit模型创建的局限性,结合Dynamo平台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高效的无轴螺旋输送机参数化模型的创建方法,能够在污水处理工程的模型创建中进行直接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02742.6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悬挂刮泥机设备的参数化快速建模方法,涉及设备建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创建通用桁架模型节点;创建自适应族,并根据控制参数的设置,利用通用桁架模型节点创建设备主体结构模型;在设备主体结构模型上加载附属通用设备,完成垂直悬挂刮泥机整体模型的创建。本发明通过Dynamo编程,设计一种通用桁架的创建程序,同时将整个创建过程包装成一个通用的节点,仅通过一个通用节点,即可创建不同类型的桁架结构并参数化,在此基础上创建垂直悬挂刮泥机的参数化模型;无需单独编写每种类型桁架的程序,大大简化了整个程序设计过程、步骤,能够让使用者快速熟悉并进行二次修改,以此创建类似桁架结构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00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23038.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搅拌电机固定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搅拌叶轮位于导流筒内;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出泥管与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出水管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加药管一端与导流筒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投入不高,设备占地不大,能够在控制成本条件下将浓缩与调理一并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23622.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参数化建模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螺旋中轴线;获取螺旋长度和螺旋旋转的定位点个数变量,确定螺旋旋转定位点的具体位置;将螺旋旋转定位点沿垂直于螺旋中轴线的方向移动,获取旋转单位角度变量,确定外轮廓曲线和内轮廓曲线,并生成螺旋曲面,结合螺旋厚度变量,确定螺旋几何实体,结合耐磨衬垫几何实体和U形槽几何实体,生成无轴螺旋输送机模型。通过Dynamo平台进行螺旋状模型族的创建并参数化,能够解决Revit模型创建的局限性,结合Dynamo平台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高效的无轴螺旋输送机参数化模型的创建方法,能够在污水处理工程的模型创建中进行直接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92977.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布水装置,包括湿地池体、配水槽、出水槽、湿地填料和穿孔布水管,湿地填料填筑于湿地池体内,配水槽设置于湿地填料的一侧,出水槽设置于湿地填料的另一侧;穿孔布水管布设于湿地填料内,且布设方向自配水槽向出水槽。湿地填料竖向分层填筑与湿地池体内,且湿地填料的填料粒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通过配水槽能够降低进水流速,同时通过穿孔布水管以及分层设置的湿地填料能够实现湿地多点均匀布水,从而减少湿地内部短流现象;同时分层设置的湿地填料能够实现多点分层布水,实现了对填料的均匀冲刷效果,从而避免减少对布水孔以及湿地填料的堵塞,有利于提高湿地填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1850.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461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处理耦合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有前置区、湿地区和生态塘,前置区包括布水板、砾石层和生物填料层,布水板上开设有过流孔;砾石层和生物填料层之间设有第一配水挡板;生物填料层远离砾石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溢流挡板;湿地区包括填料区,填料区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配水挡板和第三配水挡板;生态塘面向湿地区的一侧设有第二溢流挡板,第二溢流挡板的底部与池体的底部连接,第二溢流挡板的顶端位于池体的水面下方。本发明具有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抗水力冲击效果好,不易堵塞,脱氮效果好,出水稳定等特点,能够降低微污染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提高出水指标,减少对汇入水体的污染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214088237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922647.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搅拌电机固定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搅拌叶轮位于导流筒内;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出泥管与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出水管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加药管一端与导流筒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投入不高,设备占地不大,能够在控制成本条件下将浓缩与调理一并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211849230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281505.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沉水植物免受冲刷破坏的柔性分洪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湖底的若干配重基础,配重基础上均设置有刚性杆件,相邻的两个刚性杆件之间连接有用于隔离行洪通道与主体湖区的柔性围隔。采用高分子柔性材料制作,材料易得且造价低廉。高分子柔性材料在较高流速水体冲击下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而不致变形或破坏,同时不易降解腐烂且易于回收,不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