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660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32215.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3/30 , C02F1/56 , C02F1/52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包括预处理去除污水中大颗粒以及细小悬浮物;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依次通过兼氧池、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后置缺氧池和后置好氧池进行生化处理,然后从后置好氧池流出;后置好氧池内设置内回流装置,内回流装置将后置好氧池内部分混合液同时内回流至兼氧池和缺氧池;深度处理:从后置好氧池流出的污水再流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设置平流沉淀池和高效沉淀池,污水从平流沉淀池流入,从高效沉淀池流出;污水在平流沉淀池内发生沉淀,形成污泥;平流沉淀池内设置外回流装置,外回流装置将平流沉淀池内部分污泥回流至兼氧池。本发明的脱氮、除磷效果均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2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20911.0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隆科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供水预处理装置及供水系统。包含柱形罐体,罐体底部设有排泥装置,在排泥装置上方设有进水管,还包含第一挡水板,第一挡水板为开口朝下的圆锥形板,第一挡水板中心线和罐体中心线重合,进水管出口位于第一挡水板下方且靠近第一挡水板上端,第一挡水板下端四周和罐体之间形成环形过水通道,第一挡水板上端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至罐体外部。增设第一挡水板,水进入罐体后,被第一挡水板挡住后向下流,过流面积增大,流速减小,加速水中颗粒的碰撞。第一挡水板上端连有通气管,可实现悬浮物、空气和水的三相分离,以提供更好的沉淀效果。无需人工干预,维护成本低,便于提升供水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435244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856028.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串联并连通的兼氧池、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后置缺氧池、后置好氧池、平流沉淀池和高效沉淀池;在后置好氧池内设置有内回流装置和内回流管,内回流管的进水口与内回流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内回流管具有内回流第一出水口和内回流第二出水口,内回流第一出水口与兼氧池连通,内回流第二出水口与缺氧池连通;在平流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和污泥回流管道,污泥回流管道的入口与污泥回流装置出口连通,污泥回流管道的出口与兼氧池连通;复合型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兼氧池的入水口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均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7991.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涉及BIM模型以及机电技术领域,能够自动分析阀门连接线、普通管件连接线、变径管连接线以及管段连接线,从而得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然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为基础,获取所有组合路径,再从中确定最长组合路径,最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最长组合路径为基础,进行供水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力计算,实现了基于BIM的供水系统路径自动获取以及水泵水力的自动计算,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计算导致的无法通过BIM模型带来正向设计反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623622.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参数化建模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螺旋中轴线;获取螺旋长度和螺旋旋转的定位点个数变量,确定螺旋旋转定位点的具体位置;将螺旋旋转定位点沿垂直于螺旋中轴线的方向移动,获取旋转单位角度变量,确定外轮廓曲线和内轮廓曲线,并生成螺旋曲面,结合螺旋厚度变量,确定螺旋几何实体,结合耐磨衬垫几何实体和U形槽几何实体,生成无轴螺旋输送机模型。通过Dynamo平台进行螺旋状模型族的创建并参数化,能够解决Revit模型创建的局限性,结合Dynamo平台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高效的无轴螺旋输送机参数化模型的创建方法,能够在污水处理工程的模型创建中进行直接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38533.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Revit三维设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直线型视图范围工艺剖面图不能够根据专业习惯和图面表达需要自定义剖面图的图元范围,现有的剖面图图面信息经常出现重复表达或者漏表达的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evit的单折线视图范围工艺剖面图创建方法,适用于由两条平行线和一条垂直线连接,视图范围只发生一次转折的单折线,具体步骤包括:根据剖面线和期望视图范围线生成封闭轮廓线;根据剖面线和期望视图范围线生成的封闭轮廓线绘制多个剖面;根据图元所处的剖面选择图元在工艺剖面图中的表达方式,绘制工艺剖面图。能够减少图面信息的冗余表达,使三维模型的剖面图结果表达更清楚。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02742.6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悬挂刮泥机设备的参数化快速建模方法,涉及设备建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创建通用桁架模型节点;创建自适应族,并根据控制参数的设置,利用通用桁架模型节点创建设备主体结构模型;在设备主体结构模型上加载附属通用设备,完成垂直悬挂刮泥机整体模型的创建。本发明通过Dynamo编程,设计一种通用桁架的创建程序,同时将整个创建过程包装成一个通用的节点,仅通过一个通用节点,即可创建不同类型的桁架结构并参数化,在此基础上创建垂直悬挂刮泥机的参数化模型;无需单独编写每种类型桁架的程序,大大简化了整个程序设计过程、步骤,能够让使用者快速熟悉并进行二次修改,以此创建类似桁架结构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2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089380.X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位条件下水泥搅拌桩设计及试验的方法,涉及地基工程领域,避免高水位条件下,按常规施工方式造成危大工程,最终达到安全快速施工、快速检测桩基、节省工程造价和工期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水位条件下水泥搅拌桩设计及试验的方法,将桩基验收规范和设计规范融为一体,提出早龄期桩基试验确定其最大桩基试验荷载的方法、在高水位施工条件下确定桩基最大试验荷载的方法,将桩基设计规范和检测规范融会贯通,通过尽可能采用复核地基的设计,实现经济合理地进行水泥搅拌桩基设计和快速质量检验,使设计和施工结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适合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旋喷桩等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963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634367.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10 , G06F30/13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Dynamo平台的螺线墙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基于螺线墙的参数在Dynamo平台中建立螺线墙在Revit坐标系下的笛卡尔坐标方程;并利用分割方法生成螺线Curve曲线,得到螺线墙体;将Dynamo平台生成的螺线墙体导入Revit软件;通过设定参数的方法,利用Dynamo平台的节点建立异形模型,最后将Dynamo平台生成的螺线墙体导入Revit软件中,实现了在Revit中创建螺旋形墙体的目的;并且本方案通过Dynamo平台生成的螺线墙体可以直接导入Revit软件中,在调整步长、起始半径、起始角度等信息时,可以直接在Dynamo平台进行可视化调整,调整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9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744085.X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泵站出水配水布置结构及出水配水方法,包括水泵出水槽组、输水渠、溢流堰A、溢流堰B、出水堰;所述水泵出水槽组包括两个及以上的水泵出水槽;所述水泵出水槽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出水堰;所述两个及以上的水泵出水槽排成一排;所述输水渠包括输水渠第一支路、输水渠B、输水渠第二支路、输水渠A;所述输水渠B和输水渠A分别设置在水泵出水槽组的两侧;所述溢流堰A、溢流堰B设置在水泵出水槽组的两端;所述溢流堰A与输水渠第二支路连接;所述溢流堰B与输水渠第一支路连接;所述输水渠B、输水渠A经溢流堰A和溢流堰B构成一个连通的水循环通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