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脐带型车船互联的汽车运输船

    公开(公告)号:CN117446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74730.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零排放脐带型车船互联的汽车运输船,包括:车船互联系统,包括多功能连接缆,通过多功能连接缆建立电动车与船舶的连接,实现电动车与船舶之间的能量和信息交互;多层次能源系统,包括环境获取层能源和储物层能源,通过不同种类能源的互相转化和配合,实现运输船长续航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零排放脐带型车船互联的汽车运输船,通过“脐带式”的车船互联技术,将承载的电动车与船舶连为一体,运输物为船舶功能的一部分;一方面运输物作为储能系统的一部分参与整个船舶内的能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的航程;另一方面通过多功能连接缆将承载物的安全管控水平实现最小颗粒管控,保证了运输过程中船舶的安全水平。

    拆卸式风管及包含其的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57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51724.0

    申请日:2018-09-29

    Inventor: 黄琼 冀海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拆卸式风管及包含其的通风系统,其中,拆卸式风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舷侧连接风管、中部管组和围井连接风管,舷侧连接风管和围井连接风管均为整体式风管,中部管组包括至少两排沿舷侧连接风管的宽度方向紧贴设置的管组,每排管组包括数个沿舷侧连接风管长度方向设置的风管模组,相邻两个风管模组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将较长的中部管组分割为数个风管模组,并通过连接件组装成型,使得中部管组可以拆卸,进而降低了拆装难度,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另外,由于中部管组沿舷侧连接风管的宽度方向还设置为至少两排结构,可以将每个风管模组的尺寸减小,进而降低安装难度,且后续更换时也可以降低更换成本。

    倾斜位置垂直气电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23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710292736.4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斜位置垂直气电焊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待焊接钢板坡口两侧进行表面局部处理,并清除铁锈、水分和油污;在待焊接板材背面贴衬垫;利用CO2作为保护气体,焊枪在待焊接钢板坡口内部释放出焊丝进行焊接,使液态金属熔池将整个坡口填满,并利用坡口背面的衬垫和与焊丝同侧的水冷铜滑块对焊缝强迫冷却成型;焊丝角度与水平面垂直,且焊丝与待焊接钢板夹角β为15~45°。该种焊接方式能够使液态熔融的焊丝受重力作用自动将底部的坡口填满,提高焊接的牢固程度,焊丝与待焊接钢板之间的角度为15~45°,能够辅助液态熔融的焊丝在坡口流动,较快流动速度,进一步的提供焊接效率。

    一种负压气密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162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58205.0

    申请日:2015-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气密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气密测试技术领域。负压气密测试装置包括密封罩壳,密封罩壳的边缘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待测物贴合使密封罩壳和待测物之间形成舱室,该装置还包括负压形成管路系统,负压形成管路系统包括三通阀以及与三通阀分别连接的进气管、出气管和连接管,连接管设在密封罩壳上并与舱室连通,连接管上设有单向阀,进气管与压缩气体连通,出气管用于排出三通阀、进气管及出气管内的气体;装置还包括压力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舱室内的实时压力。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气密测试方法。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负压气密测试装置及方法,能够在现场检测气密性,装置及测试方法简单、实用、用时较少。

    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61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866487.0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申请属于控制或调节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预先设置在目标设备的控制面板前方的摄像头获取目标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获取船舶在当前运行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工作状态;识别所述工作状态数据与所述目标工作状态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则生成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控制,以达到所述目标工作状态。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控制或调节系统对目标设备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的效果,解决目前的控制或调节系统存在控制依赖于人工实现形式的问题,提高了对目标设备控制的及时性以及效率,达到对目标设备的精准控制的目的。

    一种船舶进出港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0344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682957.8

    申请日:2023-06-09

    Inventor: 冀海俊 李小垣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船舶进出港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申请属于海洋工程平台装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在港口预设的基站设备确定港口外围的第一区域为中继区域;识别所述中继区域中是否存在通信能力符合预设条件的船舶,若存在,则将该船舶确定为中继节点;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向第二区域发出广播信息,若存在入港船舶,则通过所述中继节点获取入港船舶的船舶信息;根据所述船舶信息,确定港口资源的调度策略。本技术方案,通过以驶入或者驶出港口的船舶作为中继节点,提高港口的信息获取范围,从而可以提高对进出港船舶调度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船舶全流程管理数据贯通及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42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2836.9

    申请日:2023-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全流程管理数据贯通及预警系统,所述船舶全流程管理数据贯通及预警系统包括计划管理模块、供应链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和分析预警模块;系统基于船舶设计专业性物资编码体系,从预算、设计、采购、订货、集配到成本,全过程贯穿,一物一码,确保数据在全过程中的一致性,为跨域应用提供基本保障。在经营报价、计划管理、生产准备、设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模块实现船舶管理业务数据的打通,实现所有船用物资进入一体化管理,并与设计生产托盘、材料定额托盘、生产计划实现全面贯通,全面打通从经营、预算、设计、物资、生产、质量、成本全过程信息链,实现供应链精益有序管控。

    船舶跨业务域数据融合及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02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82834.X

    申请日:2023-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跨业务域数据融合及应用系统,包括船舶设计效率提升子系统、船舶建造质量增强子系统、船舶管理全流程贯通和智能管控子系统以及船舶增值服务和运营优化子系统;其中船舶设计效率提升子系统包括船舶领域规范知识图谱模块、船舶设计PDF图纸信息提取模块;船舶建造质量增强子系统包括船舶托盘数据关联性分析模块、船舶生产数据分析模块;船舶管理全流程贯通和智能管控子系统包括船舶多管理业务一体化集成模块;船舶增值服务和运营优化子系统包括专家系统模块。本发明打通船舶设计、制造、管理、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集成链路,纵向打通企业人、机、物、法、环的纵向集成链路,对全面建成数字船厂至关重要。

    一种水火弯板机火焰面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647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98063.0

    申请日:2017-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008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火弯板机火焰面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水火弯板机火焰面积控制的方法包括:在加热枪沿设定的加热路径移动时,采用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加热枪沿所述加热路径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枪所喷出的火焰可覆盖所述加热路径的宽度方向。通过采用驱动机构使加热枪沿加热路径的宽度方向移动,使得加热枪喷出的火焰面积可以发生变化,这样在水火弯板机处理板材时,需要实现不同的火焰面积时,只需要驱动加热枪沿加热路径的宽度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即可实现,且调整过程可以在水火弯板机处理板材的过程中进行,无需停机调整,节省了处理时间。

    一种水密性测试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8967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41104.X

    申请日:2016-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保压筒罩,与保压筒罩内部腔体连通的充水管,以及用于测量保压筒罩腔体内压力的压力表,在保压筒罩开口端边缘设置有密封圈,在充水管上设置有充水阀。该水密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现场试验,耗时短,具有很强的工业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