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土木结构变化监测数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8800.3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土木结构变化监测数据优化方法,包括S1、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土木结构的各个层次进行识别和分割、S2、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获取的二维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确定每个层次的结构组成和材料信息、S3、使用多视角立体匹配或体素彩色化方法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S4、运用网格简化和平滑处理技术,同时应用拓扑修正算法进行修正、S5、通过建立数据索引和链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分层监视模型和S6、结合有限元方法对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进行详细计算与预测,识别结构的异常状态和潜在风险;本发明解决土木结构变化监测中的挑战,提升监测效率、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结构变化的监测、评估和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种用于模拟植物根系影响土体渗流场的装置及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7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02910.5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植物根系影响土体渗流场的装置及模拟方法,属于土体渗流模拟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包括模拟箱、地下水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植物模型和植物蒸腾作用模拟装置;模拟箱包括模拟箱本体和水槽;模拟箱本体为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四周侧壁上开设有微型小孔,水槽紧贴环设在所述模拟箱本体外侧;植物模型置于装有原状土的箱体内;植物蒸腾作用模拟装置安装在所述植物模型上;地下水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用于对模拟箱进行地下水渗流模拟或降雨条件下雨水渗流模拟。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在现场进行相关试验,只需进行简单的室内模型试验,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简化试验流程。

    高能气体压裂与MICP技术结合的液化砂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5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47694.0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气体压裂与MICP技术结合的液化砂土地基处理方法,属于软土地基处理领域,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待处理地基的位置和深度范围,在预设点位进行钻孔;S2:将注浆套管放入钻孔内;S3:将高能气体发生器和封隔器依次吊入注浆套管内,并安装固定,通入电源引燃高能气体发生装置释放高能气体,高能气体释放完成后,回收封隔器和高能气体发生装置;S4:向注浆套管内注入微生物液和胶结液;S5:注浆结束后,往各个钻孔回填砂土并压实。本发明方法简单,固化效果明显、力学性能好,工程造价低,可有效解决浆液扩散距离不足,地基加固不明显的问题。

    一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砂土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33691.0

    申请日:202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沙土固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砂土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试验模具、气体输送模块、抽真空模块、加液模块、温控模块以及监测模块。其中,所述试验模具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密封盖以及下密封盖,所述试验模具内装有砂土试样,所述上密封盖以及所述下密封盖与所述试验模具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通过在注入过程中控制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避免因“先接触先反应”,堵塞入口,同时采用全面接触的方式优化微生物混合液注入方式,使混合液与砂样接触更充分,缩短注入时间,降低碳酸钙生成的不均匀性。

    一种对抗生成网络的桥梁结构外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44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6791.3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抗生成网络的桥梁结构外表面缺陷识别方法,包括收集桥梁表面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旋转、缩放,并对图像进行标注以标记缺陷的位置和类型,使用生成器网络逐步减小特征图尺寸以增加特征提取,同时使用判别器网络逐步增大特征图尺寸以增加特征识别,通过初始化生成器和判别器权重,设置初始学习率,并交替更新生成器和判别器网络的权重,评估生成器生成的图像质量,并训练完成使用生成器生成桥梁表面图像,使用判别器判断图像是否包含缺陷,并在判别器上进一步确定缺陷和类型,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抗生成网络训练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桥梁结构外表面缺陷识别的准确率。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结构侵蚀程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42581.4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结构侵蚀程度监测方法,包括:针对不同类型和部位的桥梁钢材样本,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表征晶界结构、晶粒取向微观组织特征,确定晶体典型微观组织类型;对获取的大样本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特征工程处理,提取氯离子浓度与微观组织特征,构建晶间腐蚀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根据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晶体典型微观组织类型,构建桥梁钢材晶间腐蚀预测模型,并在大样本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验证;在桥梁钢材服役环境中布设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氯离子浓度、温湿度环境参数,通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以得到模型输入所需的数据。

    一种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桥梁结构裂缝位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5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9476.4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桥梁结构裂缝位置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多视角可见光图像与深度图像,根据配准参数融合可见光与深度图像,生成包含桥梁的纹理和深度信息的融合图像;针对融合图像,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提取裂缝区域,动态调整阈值大小,得到裂缝二值图像;根据裂缝二值图像,通过三维重建算法计算裂缝像素点的三维坐标,重建得到包含裂缝空间位置和形态信息的三维点云数据;基于三维点云数据,采用三维局部特征描述符刻画裂缝表面几何属性,计算裂缝片段参数,构建三维裂缝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模型,采用迁移学习策略,形成自适应可迁移的桥梁裂缝三维检测方法,更新模型参数使其适应目标桥梁特点。

    一种用于既有地下连续墙的基坑支护锚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3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48267.8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既有地下连续墙的基坑支护锚固装置及方法,基坑支护锚固装置包括锚杆主体、伸缩机构和外管组件;锚杆主体转动设置于外管组件的内部,伸缩机构设置于外管组件的其中一端,并且锚杆主体靠近伸缩机构的一端与伸缩机构转动连接;伸缩机构包括主齿轮、以及至少三个与主齿轮相啮合的副齿轮,副齿轮具有伸缩钢片,主齿轮与锚杆主体转动连接,通过主齿轮与副齿轮的啮合转动使得伸缩钢片做伸出或缩进的运动。本公开通过伸缩钢片的伸出能实现与既有地下连续墙的锚固,通过伸缩钢片的缩进能从既有地下连续墙上拆卸出来,这样能实现基坑支护锚固装置的回收或重复利用,能够减少在完成支护的功能后被遗留在土层深处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一种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防护结构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61766.X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防护结构与方法,该隧道防护结构包括U型阻尼器和至少两个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防水容器,防水容器装有触变性材料,其并列置于断层破碎带中;U型阻尼器为U型空心管状结构,其底管设置有封闭隔板,两侧管内分别设置有带通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水平设置在U型阻尼器的开口端,第二隔板分别水平设置在两侧管底端;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浮动活塞,第一隔板与封闭隔板之间的管道内充入气体形成充气减震带;U型阻尼器的开口端分别通过出浆导管与对应的防水容器底部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防水容器及U型阻尼器的配合作业下,吸收部分地震波,从而削减地震所带来的能量。

    一种植物根系生长应力环境模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90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55502.X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生长应力环境模拟装置和方法,属于植物根系生长研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布设植物的培养容器、X向作动器、Y向作动器、Z向施压部件;所述培养容器内放置有泥土和压力传感器,所述X向作动器和Y向作动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培养容器水平面上的X向和Y向,且均与所述培养容器的外壁抵接;所述Z向施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培养容器的顶部,并且环设在植物的周围。本发明可以实现真三轴应力模拟,能够探究不同应力环境下植物根系生长和分布规律,为实际生态护坡工程中植被的培养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边坡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