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7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96549.9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边坡防护方案构建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隧道洞口边坡破坏风险预测模型,并采集待检测的隧道洞口边坡的隧道洞口边坡地质勘察数据和隧道洞口边坡影像数据,将采集到的隧道洞口边坡地质勘察数据和隧道洞口边坡影像数据输入至隧道洞口边坡破坏风险预测模型,能够得到隧道洞口边坡可能存在的破坏风险,依据隧道洞口边坡可能存在的破坏风险生成隧道洞口边坡的防护方案,能够大大提高生成隧道洞口边坡防护方案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358113.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边坡专护用双排扩底长短组合抗滑桩,包括长桩和短桩,所述长桩的外壁设置有联接机构,且长桩通过连接机构与短桩连接,所述长桩的高度高于短桩,所述长桩和短桩包括外壳和储废机构,所述储废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储废机构的底端连接有钻头,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扩底机构,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支板,所述扩底机构穿过支板,所述扩底机构包括支轴,所述支轴的顶端外壁连接有卡接块,所述支轴的底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垂直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套筒,本发明公开的边坡专护用双排扩底长短组合抗滑桩具有通过扩底提高抗滑桩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扩底难度,增强安全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3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41710.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IPC: E02D29/073 ,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隔震性能的大型沉管隧道回填方法,包括先在水平面下浚挖施工,挖出基槽然后全面清淤;基槽的底部铺设碎石,形成碎石垫层;碎石垫层的上方铺设橡胶砂,形成橡胶砂层;橡胶砂层的上方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将碎石垫层和橡胶砂层压密填实形成整体;在土工格栅的上方放置混凝土墩台,再将沉管隧道的管节安放在混凝土墩台上;在管节的纵向两侧铺设锁定回填层,且锁定回填层上预留有多个喷砂通道,在喷砂通道中预埋喷砂管;从喷砂管中向腔室喷射细砂,形成细砂垫层;本发明的具有减隔震性能的大型沉管隧道回填方法,建设的沉管隧道结构能够消能减震,使用后期产生的沉降量小、沉降均匀,能够长期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07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358113.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边坡专护用双排扩底长短组合抗滑桩,包括长桩和短桩,所述长桩的外壁设置有联接机构,且长桩通过连接机构与短桩连接,所述长桩的高度高于短桩,所述长桩和短桩包括外壳和储废机构,所述储废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储废机构的底端连接有钻头,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扩底机构,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支板,所述扩底机构穿过支板,所述扩底机构包括支轴,所述支轴的顶端外壁连接有卡接块,所述支轴的底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垂直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套筒,本发明公开的边坡专护用双排扩底长短组合抗滑桩具有通过扩底提高抗滑桩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扩底难度,增强安全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6554.X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IPC: G06Q10/0635 , E21D9/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盾构隧道开挖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检测水下盾构隧道结构震动数据和承受的水压大小,依据水下盾构隧道结构震动数据和承受的水压大小,盾构设备对水下盾构隧道进行施工开挖,获取水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开挖面参数,依据水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开挖面参数进行稳定性评估,从而实现水下盾构隧道开挖的评估;通过获取水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开挖面参数,并依据水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开挖面参数进行稳定性评估,能够有效实现对水下盾构隧道开挖情况进行有效检测的效果,从而降低水下盾构隧道开挖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7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93512.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E02D29/073 , E02D15/00 , E02D15/0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沉管管节重、浮心位置的确定及纠偏方法,针对特殊的变截面沉管管节结构,可以规范计算变截面沉管管节重浮心位置,通过确定重浮心位置进而合理地确定管节定倾高度,控制管节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保证变截面沉管管节水中浮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克服了变截面沉管管节在起浮、浮运中的受力及纠偏问题,有效降低了设计难度,降低了施工控制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2335.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B63B35/44 ,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管节浮运转向系统及实现方法,所述变截面管节浮运转向系统包括钢制转向架、转向舵、转向舵控制装置、水速测试器和远程控制端;所述钢制转向架布置于变截面管节的后部;转向舵通过转向舵连接件布置于钢制转向架的下部;转向舵控制装置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转向舵传动连接;远程控制端与转向舵控制装置通过通信连接;变截面管节浮运时,需要进行转向,结合水速测试器检测的水流速度,通过远程控制端计算转向舵转角及该转角下作用于结构中心点的转动弯矩,达到所需转向角,使得变截面管节完成转向。本发明结合水流速度控制浮运转向;并通过转向舵上水流力与重心距离远产生的较大力矩来完成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59235.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31/02 , E02B3/24 , E02D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沉管隧道干坞坞口用临水深支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坞门、两根L型的坞墩、坞坎、坞门底板以及止水带,两根坞墩的第一直角面之间相对设置,两根坞墩的第二直角面均朝向临岸侧,坞坎设置在两根坞墩的底部之间,坞坎与两根坞墩形成凹形组合面,坞门底板设置在两根坞墩之间且位于坞坎的临岸侧的顶部,坞门底板设置有球型基座和止推装置,坞门设置在坞坎与两根坞墩之间以及位于坞门底板的顶部,坞门的背岸侧贴合在凹形组合面上,止水带布置在坞门的背岸侧以及凹形组合面之间,本发明能够降低坞门的左右两侧承受的水流冲击力,以及降低水流对止水带造成的损害,延长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1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05255.7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岸下沉式道路组合支护桩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通过设置有第一基坑支护,第一基坑支护由于其结构与斜拉锚索的结构互不重合,不造成干扰,相互协调,因此解决了现有隧道的施工地点位于城区内场地受限较为严重,且该区域内原有沿江道路需要保留时,岸堤支护桩位于道路的临水侧,基坑支护桩位于道路临水基坑侧,两组桩结构无法直接连接且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岸堤支护桩的斜拉锚索穿过道路底部后与基坑支护桩组产生干扰冲突情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52339.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管节沉放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总传动轮、智能陀螺仪以及安装于变截面沉管管节上的动轮、安装于水下基槽上的水底从动轮及从动轮与水底从动轮之间的系缆传动装置;总传动轮布置于相邻岸边或船上;智能陀螺仪设置于变截面沉管管节上部,实时监测变截面管节浮态;同时向变截面沉管管节内部压载水箱注水进行下沉,下沉过程中通过智能陀螺仪测定变截面沉管管节倾斜姿态,并测定各系缆上应力,通过计算终端得出调节倾斜姿态平衡的各系缆力,并且带动总传动轮转动,使得变截面沉管管节每个位置处的竖向位移一致,实现变截面沉管管节的沉放平衡。本发明对管节的倾斜进行智能化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