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站仪和相机联合寻点的自动标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3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7734.8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和相机联合寻点的自动标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分别以工业相机和全站仪为原点分别建立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再从工业相机拍摄到的二维图像中提取待监测标志点的二维定位信息,然后利用欧式距离公式计算打点得到的点位数据相对于工业相机三维坐标的三维定位信息,接着将二维定位信息和三维定位信息进行信息匹配,得到对同一待监测标志点的二维‑三维定位信息配对,再根据二维‑三维定位信息配对,求解工业相机的位姿参数,进而将三维定位信息反投影至二维图像,计算得到反投影误差,若反投影误差小于误差阈值,则根据位姿参数,将二维定位信息转换为在三维坐标系下的三维物理坐标,完成二维‑三维联合标定。

    一种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73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23538.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监测到的变形监测数据,确定缺失数据以及缺失数据的缺失类型;根据缺失数据和预设的监测布点图,确定缺失数据监测点的位置信息;根据缺失类型和位置信息确定邻域范围;分别计算邻域范围内各变形监测数据对缺失数据监测点的影响权重;根据影响权重对邻域范围内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加权求和,补全缺失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能够高效地补全缺失的监测数据,并且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能够针对点缺失、时间块缺失、空间块缺失和混合缺失等多种情况,对缺失数据进行自适应补全。

    一种地铁隧道异物入侵识别与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6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4326.5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安全运行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异物入侵识别与定位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探测单元、光电转换模块、处理器和传输光纤;地铁隧道内至少包括一条行驶轨道,每条轨道上方沿轨道方向设置两列探测单元,每列探测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次声波传感器,且所有次声波传感器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每列探测单元中的次声波传感器均等距分布,两列探测单元中的次声波传感器交错分布;每列探测单元上的次声波传感器通过传输光纤串联连接;每列探测单元上的次声波传感器均通过一根传输光纤连接至光电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实现确保探测灵敏度高、准确率高的基础上,简化设备与检测方法,降低成本。

    一种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73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23538.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监测到的变形监测数据,确定缺失数据以及缺失数据的缺失类型;根据缺失数据和预设的监测布点图,确定缺失数据监测点的位置信息;根据缺失类型和位置信息确定邻域范围;分别计算邻域范围内各变形监测数据对缺失数据监测点的影响权重;根据影响权重对邻域范围内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加权求和,补全缺失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能够高效地补全缺失的监测数据,并且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能够针对点缺失、时间块缺失、空间块缺失和混合缺失等多种情况,对缺失数据进行自适应补全。

    一种用于智能全站仪隧道自动化监测的现场测点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9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661068.9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全站仪隧道自动化监测现场测点布设的方法,通过待监测隧道的尺寸信息及监测方案设定测站点位置,利用智能全站仪的自动目标识别(ATR)分辨率计算测站到不同断面的分辨间距,根据上述分辨间距及每个断面的目标棱镜数量确定各断面安置棱镜的位置,确保同一分辨间距内只有一个目标棱镜,同时自动避开存在管道、接触网及轨道等不适宜安装棱镜的位置,形成最佳布设方案利用智能全站仪的激光指向功能根据计算的目标棱镜位置进行投点辅助人工现场安装布设棱镜。本发明有助于消除智能全站仪在狭长隧道空间中自动化监测时的棱镜干扰,确保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