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11377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538985.8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骏 , 黄俪 , 史海欧 , 唐清 , 袁江 , 王位赢 , 梁俊 , 黄全强 , 吴嘉 , 李俊玲 , 张志亚 , 潘珂区 , 杨荫 , 胡浩 , 蒋幸昌 , 李祖瑞 , 卢小莉
IPC: E02D29/16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预留接口结构,包括:结构墙、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结构墙上的龙骨架;所述结构墙设置在已有车站和待建车站的连接端面上;所述龙骨架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横支架、若干首尾相接的竖支架;所述横支架、所述竖支架交叉设置在所述结构墙上。本实用新型可在结构墙上预先设置门,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龙骨架进行进一步的阻隔,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该门进入临时封堵区域时,可以快速的将龙骨架拆卸下来,较于传统的地铁车站预留接口结构,减少了铁皮的破除施工此工序,不会对现有车站的运营区域及后续装修区的装修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523453.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8157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10240007.5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轨道沉降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有三维分析模块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求解运算模块模拟新建工程的施工工序,通过所述若干个小单元进行求解和运算,得到若干个第一地表沉降值Sn,计算距离隧道中心x处的第二地表沉降值Sx;比较同一地表沉降处的第一地表沉降值Sn和第二地表沉降值Sx,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是否正确;进一步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是否小于地表沉降值的最大允许沉降值,进而判断既有地铁是否安全,该方法不仅可以模拟新建工程临近或穿越既有运营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而且还可以通过轨道沉降值来判定既有运营地铁是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23453.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11923.1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方案智能化设计方法,包括S10:收集并输入内外部资料;S20:整合内外部资料并转换为算法脚本文件;S30:BIM软件系统基于算法脚本文件,生成公共区平面单元模块,构建设备区平面模块,将公共区平面单元模块和设备区平面模块进行统筹拼接,设计进出口模块和风亭模块,生成初稿车站建筑方案;S40:逐条复核内外部各技术规范的需求,检验是否均能满足要求;若初稿车站建筑方案存在部分不满足要求时,对不满足要求部分进行迭代修改,修改后再自动复核,直至生成满足内外部各技术需求的车站建筑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单线普通车站建筑方案设计时人力及技术的不足,减少过程中反复无效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019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288033.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农兴中 , 雷振宇 , 翟利华 , 罗文静 , 王凌 , 蒋盛刚 , 张志亚 , 黄全强 , 吴嘉 , 王仲林 , 陈骏 , 梁俊 , 简狄权 , 胡浩 , 王位赢 , 卢小莉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设备限界检测装置,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用于使所述车体上下运动的升降滑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底盘、升降滑块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升降滑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液压装置与升降滑块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压装置带动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保证车体能够在上下方向的升降,解决车体上下方向的运动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锥齿板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带动齿轮做圆周运动,实现车体进行平面360°的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210003331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493024.3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厅层的疏排系统,包括纵向布置的离壁沟、离壁沟内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排系统还包括纵向排水盲沟、横向排水盲沟,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和所述横向排水盲沟交错设置于中板内,并所述纵向排水盲沟和所述横向排水盲沟在交错点相互连通,形成站厅内部渗漏水的排水体系。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中板积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700639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198822.3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配线系统,包括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第一站台远离第二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第二站台远离第一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之间设有支线,支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连接,第一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第二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第一支线通过第一联络线与第一主线连接,第二支线通过第二联络线与第二主线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本实用新型主线和支线之间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贯通运行,且支线的运行不干扰主线的运行,运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326517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2091600.X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0063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187984.7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车辆基地出入线轨道,包括第一正线轨道、第二正线轨道、第一出入线轨道、第二出入线轨道、双层车辆基地、第一过渡线、第二过渡线;所述第一出入线轨道通过所述第一过渡线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连接;所述第二出入线轨道通过所述第一过渡线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出入线轨道与所述双层车辆基地的第一层连接,所述第二出入线轨道与所述双层车辆基地的第二层连接;所述第一出入线轨道、所述第二出入线轨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渡线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第二出入线轨道和第一、第二过渡线,实现列车进入第一层或第二层车辆基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