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523453.7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8157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10240007.5

    申请日:2015-05-12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轨道沉降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有三维分析模块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求解运算模块模拟新建工程的施工工序,通过所述若干个小单元进行求解和运算,得到若干个第一地表沉降值Sn,计算距离隧道中心x处的第二地表沉降值Sx;比较同一地表沉降处的第一地表沉降值Sn和第二地表沉降值Sx,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是否正确;进一步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是否小于地表沉降值的最大允许沉降值,进而判断既有地铁是否安全,该方法不仅可以模拟新建工程临近或穿越既有运营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而且还可以通过轨道沉降值来判定既有运营地铁是否安全。

    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23453.7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方案智能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2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11923.1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方案智能化设计方法,包括S10:收集并输入内外部资料;S20:整合内外部资料并转换为算法脚本文件;S30:BIM软件系统基于算法脚本文件,生成公共区平面单元模块,构建设备区平面模块,将公共区平面单元模块和设备区平面模块进行统筹拼接,设计进出口模块和风亭模块,生成初稿车站建筑方案;S40:逐条复核内外部各技术规范的需求,检验是否均能满足要求;若初稿车站建筑方案存在部分不满足要求时,对不满足要求部分进行迭代修改,修改后再自动复核,直至生成满足内外部各技术需求的车站建筑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单线普通车站建筑方案设计时人力及技术的不足,减少过程中反复无效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

    公开(公告)号:CN209700639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198822.3

    申请日:2019-0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主线与支线配线系统及轨道交通车站,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配线系统,包括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第一站台远离第二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线,第二站台远离第一站台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线;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之间设有支线,支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的站前端通过第一交叉渡线连接,第一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一支线延伸线,第二支线的站后端设有第二支线延伸线;第一支线通过第一联络线与第一主线连接,第二支线通过第二联络线与第二主线连接,连接点均设于站后端。本实用新型主线和支线之间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贯通运行,且支线的运行不干扰主线的运行,运行效率高。

    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26517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2091600.X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层车辆基地出入线轨道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0063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187984.7

    申请日:2019-0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车辆基地出入线轨道,包括第一正线轨道、第二正线轨道、第一出入线轨道、第二出入线轨道、双层车辆基地、第一过渡线、第二过渡线;所述第一出入线轨道通过所述第一过渡线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连接;所述第二出入线轨道通过所述第一过渡线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出入线轨道与所述双层车辆基地的第一层连接,所述第二出入线轨道与所述双层车辆基地的第二层连接;所述第一出入线轨道、所述第二出入线轨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渡线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第二出入线轨道和第一、第二过渡线,实现列车进入第一层或第二层车辆基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