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0090532.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隧道排热系统,包括列车进出站监测装置、控制系统、轨顶风道、轨底风道及排风系统、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包括至少两台排风机,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轨顶风道设有排风口,轨底风道设置有送风口;地铁车站的左线隧道及右线隧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轨顶风道,地铁车站的站台板下设置有轨底风道;轨顶风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风室与排风机连通;位于地铁车站同一端的左线隧道的轨顶风道与右线隧道的轨顶风道接入各自对应的第一风室后分别连接不同的排风机;轨底风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风室与送风机连通。两侧车站隧道的排热相互独立,对隧道同时送、排风,维持了隧道内空气的平衡,避免对车站内空气环境的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5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355347.6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5F15/70 , E05F15/40 , E05F15/632 , B61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器、电机驱动和电机,还包括通过所述电机控制开关的站台门,用于反馈电机电流信号的霍尔传感器,用于反馈电机转速信号的转速测量仪,所述霍尔传感器、转速测量仪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控制器通过反馈的电流变化和电机转速变化的快慢自动实现对站台门的控制;所述站台门智能控制装置设置于列车门出入口,分别对应于轨道上、下行两侧;所述站台门智能控制装置沿地铁站台长度设置若干个,并通过总线电连接于中央监控控制盘。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能够针对不同的阻力做出不同的关闭反应,解决了动态风压下站台门无法正常关闭的问题,提高了地铁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53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74178.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7/06 , F24F11/64 , F24F1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包括控制器、若干加压送风机构和与之一一对应的出风口,加压送风机构包括出风通道、回流通道、压差传感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加压送风装置、第一控制阀,加压送风装置的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另一端通过出风通道与出风口连通,加压送风装置用于向位于加压送风区域的出风口输送空气,压差传感器用于采集加压送风区域如前室、封闭避难间、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回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出风通道连通,第一控制阀控制由第二进口至第二出口方向的气流。一种泄压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实现的泄压的效果的同时可避免气流排向外部环境而造成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91518.1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站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单拱结构车站的站厅层设备区管线布置形式,包括中心工作间和沿设备区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在中心工作间的两侧的侧边工作间,侧边工作间与中心工作间之间的间隔形成走道,中心工作间的顶端与设备区的拱顶之间还具有夹层,夹层的上侧的拱顶位置布置有排烟风管和穿越性的管线,走道上布置有风水电管路。充分利用中心工作间上侧的夹层空间,使排烟风管、管线分开布置,为排烟风管提供良好的排烟条件和检修空间,操作人员可通过中心工作间进入夹层,对排烟风管以及其上的阀件进行检修;管线的布置空间增大,走道上侧的管线叠放层数减少,为各类管线提供优越的检修条件,检修方便,优化了管线布置,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317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37397.2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汉维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0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52 , F28C1/00 , F28F27/00 , F24F110/10 , F24F1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中央空调冷水机房的高效节能冷却水系统,高效节能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水泵、冷却塔、室外气象站、流量计、电动调节阀、温度传感器以及高效冷却控制系统;高效冷却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流量计的流量读数相应调节电动调节阀,以使得各个冷却塔分水平衡;高效冷却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室外气象站的湿球温度以及冷却塔的逼近度阈值控制冷却塔的风机频率;高效冷却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室外气象站的湿度值调整冷却塔的逼近度阈值。本发明的高效节能冷却水系统的节能减耗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38307.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汉维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中央空调系统的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亚健康报警装置、故障报警装置以及传感器多点一致性预警装置,其中亚健康报警装置包括主机报警模块、水泵报警模块以及冷却塔报警模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对地铁中央空调系统的非正常运行进行判断、故障报警以及传感器多点一致性进行预警,实现全面、完善对地铁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报警,大大提高地铁中央空调系统日常运维的水平及保证供冷的可靠性;且该报警系统能够提醒运维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降低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地铁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运维及智能化专业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44899.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顶风道的优化布置方法,在结构上,所述优化的轨顶风道布置结构取消了传统轨顶风口处的插板阀,通过轨顶风口的开孔大小差异化设置使各轨顶风口的排风量基本保持均匀,有效提升了各轨顶风口的利用效率。轨顶风口的开孔大小差异化设置使各轨排风口的排风量基本保持均匀,有效提升了各轨排风口的利用效率。考虑到活塞风效应的影响,不同于原轨顶风口正好设置于列车顶部冷凝器的正上方,通过本发明的计算模拟,将轨顶风口沿列车行进方向适当前移一定距离,使轨顶风口与列车车顶的冷凝器错位设置,前移后的轨顶风口能更好的覆盖列车顶部的热风区域,其排热效率即列车顶部的通风换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7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62806.4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洞口过渡段防护方法,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洞口过渡段结合防护型声屏障。轨道交通洞口过渡段结合防护型声屏障的结构如下:包括有骨架以及辅助配件,骨架包括有门型框架以及檩条,檩条与门型框架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骨架,辅助配件包括有防护网以及声屏障。本发明采用了封闭式结构设计,在骨架上设置了具有吸声隔声功能的声屏障,其满足了列车出入洞口段的降噪需求。骨架的顶部镂空部分设置防护网组成封闭结构加强了洞口段安全防护。因防护网采用网状结构,其具有较高的通透性,由此构成封闭式防护型声屏障不用另外设置通风排烟装置、采光装置,就可以满足列车出入洞口段的防护需求以及车辆行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21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410827682.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地铁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器;第一空调机组,包括第一空调系统控制器、第一室外机及第一室内机,第一空调系统控制器与第一室外机及第一室内机连接;第二空调机组,包括第二空调系统控制器、第二室外机及第二室内机,第二空调系统控制器与第二室外机及第二室内机连接;第一空调系统控制器及第二空调系统控制器与地铁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器连接;每间控温房间都设有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地铁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器连接;与空调机组连接的供电系统。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两组空调机组在日常工作中,同时工作或相互轮换,一组空调机组出现故障时,另一组可继续运行,增加了整个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7698.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水联动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冷水机组的实时运行参数,构建空调水系统的冷水机组能耗模型;根据末端空调器的实时运行参数,构建空调风系统的末端空调器能耗模型;根据空调水系统的冷水机组能耗模型,以及空调风系统的末端空调器能耗模型,构建空调系统风水联动的优化控制模型;以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和末端空调器的总能耗最小为寻优目标,对所述优化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空调系统风水联动优化控制的目标运行参数,继而根据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对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和末端空调器进行优化控制。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空调系统风水联动的节能优化控制,提升系统的节能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