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7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557668.0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晶化处理的硅氧化物、石墨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浆料;(2)将二氧化锡和有机碳源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加入浆料中搅拌,喷雾干燥,得到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前驱体;(3)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实现硅氧化物负极材料复合结构为硅氧化物与石墨基体充分接触,并与引入的氧化锡复合的颗粒外层包覆一层无定形碳。构筑的复合结构可以改善硅氧化物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147266.3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C25B11/091 , C25B11/031 , C25B1/0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电催化水析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材料纳米颗粒相互堆积形成三维多孔结构,其中纳米颗粒由多孔的碳层包覆钌和钴的氧化物组成,纳米颗粒尺寸介于3~6nm之间,碳层厚度介于1~2nm之间,其中钌元素和钴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处于65~85%和2~10%,通过设计含有异质组成的结构,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耐电化学氧化活性,同时可减少贵金属的使用量,以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成本,通过构建含有多孔道空间的碳包覆层将有利于改善物质传输,在确保起到保护层作用的同时克服动力学反应速率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8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78204.3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低铂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由表面掺杂氮的碳载体和原位还原于碳载体表面的铂纳米颗粒组成,所述的铂纳米颗粒粒径为1~3nm,所述的催化剂中铂的负载量为1~14wt.%,所述的碳载体中氮的掺杂量为0.1~1at.%。本发明提出的低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可有效地降低贵金属的使用量,提高贵金属的利用效率;在碱性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质量活性,在相同的金属载量和电化学测试条件下要明显优于商用铂碳。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05249.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B01J31/28 , B01J35/02 , C25B1/04 , C25B11/065 , C25B11/093 , C25B11/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超薄片层材料由金属钌盐与修饰有不同种类官能团的纤维素发生快速自组装反应而获得,所制得的超薄片层材料厚度均匀,颜色呈深褐色,形态似紫菜状,薄片厚度介于1~3nm之间,晶体学特征显示为无定形态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快速批量制备,且成本较低,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友好;得到的超薄片层材料经与碳载体进一步复合热处理后可作为酸性析氢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下的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优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76234.3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硅氧化物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前期研究成果CN114937763A基础上进一步引入Fe‑Si75、TiSi2合金等含硅合金材料改性硅氧化物负极材料,得到的系列新型硅氧化物基复合负极材料与高压和常规电解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47266.3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C25B11/091 , C25B11/031 , C25B1/0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电催化水析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材料纳米颗粒相互堆积形成三维多孔结构,其中纳米颗粒由多孔的碳层包覆钌和钴的氧化物组成,纳米颗粒尺寸介于3~6nm之间,碳层厚度介于1~2nm之间,其中钌元素和钴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处于65~85%和2~10%,通过设计含有异质组成的结构,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耐电化学氧化活性,同时可减少贵金属的使用量,以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成本,通过构建含有多孔道空间的碳包覆层将有利于改善物质传输,在确保起到保护层作用的同时克服动力学反应速率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2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33252.9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氧化物基碳包覆改性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晶化处理的硅氧化物、石墨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S2、将二氧化锡和海藻酸或海藻酸钠加入水中搅拌,使海藻酸或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S3、将混合液倒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浆料中,加入水配成固液比为1:10‑1:30g/mL的浆料,干燥,得到硅氧化物基碳包覆改性复合负极材料的前驱体;S4、将步骤S3得到的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硅氧化物基碳包覆改性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硅氧化物基碳包覆改性复合负极材料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重现性好、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205249.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B01J31/28 , B01J35/02 , C25B1/04 , C25B11/065 , C25B11/093 , C25B11/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超薄片层材料由金属钌盐与修饰有不同种类官能团的纤维素发生快速自组装反应而获得,所制得的超薄片层材料厚度均匀,颜色呈深褐色,形态似紫菜状,薄片厚度介于1~3nm之间,晶体学特征显示为无定形态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快速批量制备,且成本较低,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友好;得到的超薄片层材料经与碳载体进一步复合热处理后可作为酸性析氢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下的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优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7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57668.0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晶化处理的硅氧化物、石墨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浆料;(2)将二氧化锡和有机碳源加入水中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加入浆料中搅拌,喷雾干燥,得到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前驱体;(3)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实现硅氧化物负极材料复合结构为硅氧化物与石墨基体充分接触,并与引入的氧化锡复合的颗粒外层包覆一层无定形碳。构筑的复合结构可以改善硅氧化物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78204.3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IPC: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低铂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由表面掺杂氮的碳载体和原位还原于碳载体表面的铂纳米颗粒组成,所述的铂纳米颗粒粒径为1~3nm,所述的催化剂中铂的负载量为1~14wt.%,所述的碳载体中氮的掺杂量为0.1~1at.%。本发明提出的低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可有效地降低贵金属的使用量,提高贵金属的利用效率;在碱性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质量活性,在相同的金属载量和电化学测试条件下要明显优于商用铂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