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8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8762.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G05D1/69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电力巡线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设计了基于球面向量等距离分层随机初始化粒子位置以及正态分布随机初始化粒子速度的粒子群随机初始化方法,扩大粒子初始搜索空间,有效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同时考虑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慢和迭代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重新定义了算法中速度更新公式中的惯性权重,同时引入局部搜索的概率判断,通过随机选择邻居进行速度更新进行局部搜索,帮助粒子在迭代后期跳出局部最优,从而有效平衡粒子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之间的权衡,增强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复杂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避免过早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1396142.6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头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T型快速接头三维电场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电缆T型快速接头尺寸建立三维仿真模型,获得待测电缆T型快速接头的特征值和电属性值,将所述特征值和电属性值代入所述的三维结构模型中,得到待测电缆T型快速接头的电场仿真模型;S2.对待测电缆T型快速接头进行电场仿真计算,通过电场控制方程,考虑待测电缆T型快速接头的电场边界条件,得到待测T型快速接头的电场分布,从而得到三维电场仿真模型。本发明可以模拟电缆T型快速接头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电场分布,三维电场仿真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电缆的运行情况,对电缆T型快速接头的绝缘评价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5094.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吊车起吊变压器延长吊臂,括:台座、延长臂、挂钩与感应系统;所述延长臂为三脚架状,且一端安装于所述台座上;所述挂钩固定安装于所述延长臂的另一端;所述台座用于连接吊车吊臂;所述感应系统包括:控制器、距离感应器与振动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振动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挂钩上,且与所述控制器均电连接。通过设置延长臂与挂钩,可以避免吊车吊臂与变压器直接接触,确保吊车对带电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挂钩固定于延长臂上,可以减少挂钩晃动,解决目前吊车吊钩控制难度大,精度差与负载摆动大的问题,提高吊车吊臂对变压器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4612.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25 , G06V10/46 , G06V10/14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电网输电线路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改进DIDFuse神经网络实现输电线路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有效融合,该网络包括可分解特征图的编码器、加权特征融合模块和解码器,首先将输电线路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分别输入编码器,分解为基础特征图和细节特征图,随后在加权特征融合模块中,结合不同的特征图的信息特点进行图像融合,之后使用位置注意力模块调整网络对融合后特征图的位置注意力,最后对特征图进行解码生成红外和可见光融合图像。本发明能够更灵活地利用不同特征图像的优势,使得融合后的图像既能保留基础信息,又能突出细节特征,从而提高图像融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0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45202.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疆鹏 , 胡泰 , 张伟堂 , 郑建涵 , 曹威 , 黄伟杰 , 肖雄 , 马承志 , 徐伟斌 , 杨玺 , 李蕊 , 矫健 , 甄威扬 , 梁祖鸿 , 李卓坚 , 区军源 , 张经纬 , 黄茂光 , 吴毅良 , 彭志荣 , 邱鹤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集群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5G和边缘计算的物联网数据终端系统,包括边缘计算终端,所述边缘计算终端包括处理器、无线通信模组和本地数据储存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将充电桩集群内采集传感器传输的参量信息进行筛选,筛选出关键的用电负荷参量后。本发明充电桩集群内的采集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参量信息在输送到边缘计算终端后,处理器能够在本地直接对参量信息筛选出关键用电负荷参量,并计算出充电桩集群的耗电量与负荷状态变化,提前为云计算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降低了云计算服务器的计算压力并减少了向其传输数据的数据量,避免造成严重的带宽占用量大及网络延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08666.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利国 , 王超 , 吴春芳 , 肖佳朋 , 黄韬 , 陈云 , 郝艳捧 , 陈彦文 , 成延庭 , 谭景超 , 黄兢诗 , 甄威扬 , 黄云明 , 陈国鑫 , 张健鑫 , 梁奕文 , 严嘉明 , 方振 , 陈启敏 , 余卓彬 , 苏钰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受潮进水缺陷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电缆线、中间接头、连接管;电缆线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铜线芯、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铜屏蔽层;电缆线一端的铜线芯、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层的长度依次递减,使铜线芯、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层分别裸露一部分在外;电缆线为两根,两根裸露的铜线芯相互连接;连接管套接在两根铜线芯上;中间接头套接在两根电缆线裸露的外半导电层;中间接头与主绝缘层、铜线芯、连接管之间的间隙和铜线芯与连接管之间的间隙均充满溶液。实现了在保证安全和不破坏其他结构的基础上,能全面反映受潮进水电缆接头的介损特性和沿面放电特性的电缆中间接头受潮进水缺陷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608666.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利国 , 王超 , 吴春芳 , 肖佳朋 , 黄韬 , 陈云 , 郝艳捧 , 陈彦文 , 成延庭 , 谭景超 , 黄兢诗 , 甄威扬 , 黄云明 , 陈国鑫 , 张健鑫 , 梁奕文 , 严嘉明 , 方振 , 陈启敏 , 余卓彬 , 苏钰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受潮进水缺陷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电缆线、中间接头、连接管;电缆线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铜线芯、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铜屏蔽层;电缆线一端的铜线芯、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层的长度依次递减,使铜线芯、主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层分别裸露一部分在外;电缆线为两根,两根裸露的铜线芯相互连接;连接管套接在两根铜线芯上;中间接头套接在两根电缆线裸露的外半导电层;中间接头与主绝缘层、铜线芯、连接管之间的间隙和铜线芯与连接管之间的间隙均充满溶液。实现了在保证安全和不破坏其他结构的基础上,能全面反映受潮进水电缆接头的介损特性和沿面放电特性的电缆中间接头受潮进水缺陷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38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364269.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1R13/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五金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快速接头保湿盒。一种电缆快速接头保湿盒,包括盒体、以及盖合于盒体的盒盖,盒体中放置有保湿层,保湿层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快速接头的支架板,盒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结构、盒盖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结构相对应的若干第二缺口结构,第一缺口结构与第二缺口结构形成有用于与电缆快速接头相连接的电缆穿过的开口结构。将使用后的电缆快速接头放置于支架板上,将盒盖盖在盒体上,电缆与盒盖、盒体形成密封的空间结构,利用保湿层的散发作用,对电缆快速接头进行保湿处理,避免电缆快速接头绝缘性变差的问题,提高了再次使用电缆快速接头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4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3180.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云明 , 王超 , 吴春芳 , 肖佳朋 , 黄韬 , 陈云 , 郝艳捧 , 陈彦文 , 成延庭 , 谭景超 , 王利国 , 黄兢诗 , 甄威扬 , 陈国鑫 , 张健鑫 , 梁奕文 , 严嘉明 , 方振 , 陈启敏 , 余卓彬 , 苏钰
IPC: H02G15/184 , H02G15/103 , G09B2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10kV配电电缆中间接头中应力锥安装错位缺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终端、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由外层至内层均依次包括: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主绝缘层与线芯;接线终端中间设有通腔;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分入通腔内相接;通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应力锥与第二应力锥;第一电缆结构的外半导电层与第一应力锥相接,且搭接长度为25至40毫米;第二电缆结构的外半导电层与第二应力锥相接,且搭接长度为40至60毫米。通过设置第一电缆结构与第二电缆结构分别和第一应力锥与第二应力锥搭接不同的长度,形成应力锥安装错位缺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其局部放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398511.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电缆主绝缘‑应力锥沿面切向刀痕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电缆模型;电缆模型是一根连接着终端的配电电缆,剥离电缆的外护套、钢铠和内护层,并给电缆安装好冷缩绝缘管;步骤二:分别剥离电缆的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主绝缘层,露出缆芯;步骤三:制作一个宽度和深度均为1.5‑2.5mm、长度为29.5‑30mm的刀痕;刀痕在距外半导电层断口处轴向距离为9‑11mm的主绝缘层上;刀痕与电缆横截面夹角为1.5‑2.5°。贴近真实模拟电缆制造安装工艺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制作与实际相符合的刀痕缺陷,使得在检测电缆刀痕缺陷对电缆局部放电的影响中,令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