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3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56977.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声波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声波;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照度;电磁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磁场;以及信号处理模块和处理器,声波检测模块、光检测模块以及电磁场检测模块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器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器用于在声波检测模块输出的信号、光检测模块输出的信号、以及电磁场检测模块输出的信号均为突变信号时,确定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本发明可以准确定位局部线路故障,避免输电线路维修人员大范围的排查线路,减少了维修人员的作业任务,降低了维修人员的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44934.1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郑风雷 , 尹创荣 , 张远健 , 陈冠豪 , 刘贯科 , 杨睿 , 周潮 , 夏云峰 , 黄健华 , 袁智斌 , 吴勋 , 张忠豪 , 巫伟中 , 王传旭 , 邱秋辉 , 陈灿辉 , 陈华干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于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涉及接触电阻测量技术领域。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满足预设要求的接触电阻变化率的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在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加载基于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分别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使用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能够直接测量交流接触电阻,且有效减小接触电阻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3470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401615.3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载物钩,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悬挂部,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钩爪,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倒刺。本发明用于挂载在无人机上,能够清理架空输电线上的飘挂物,钩爪用于钩取架空输电线上的飘挂物,倒刺能够防止飘挂物掉落。
-
公开(公告)号:CN107591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25548.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定载过线装置,当负载重量大于无人机额定负载量时,平衡杆杆的动力臂从凹槽滑出,牵引绳索从平衡杆杆的动力臂滑脱,无人机与负载之间自动脱离。当智能校核因某种原因失效时,工作人员可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到远程操纵装置,从而控制电机转动,实现无人机与负载之间自动脱离。本发明能保证输电线路用无人机的安全荷载,不至于发生超重或面临异常情况时导致无人机坠毁;能保证输电线路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因为牵引放线等工作造成的人员登塔高风险,也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能保证输电设备的安全,通过无人机搭载定在装置放线可避免机具放线对输电线路造成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0404918.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用于将导线带过高空跨线,包括杆状结构、第一动绳和第二动绳,第一动绳与导线首端直接相连,杆状结构通过夹具与导线相连,杆状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动绳直接相连,通过拉动重量比较轻的动绳带动大重量的导线,在高空中通过杠杆原理将导线拉过高空跨线,用最简便的操作实现将导线架起在高空导线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工具制造成本低,安装操作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到电力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35818.3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受力分析方法和装置。电缆敷设受力分析方法包括:根据电缆敷设通道中管线探测离散点对应的电缆接地方式、电缆敷设方式和电缆弯曲种类对所述离散点进行分段;根据分段信息和所述离散点的测量信息对所述离散点所在最小分段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本发明实现了对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各段的实时受力分析,为电缆敷设提供数据支持,敷设电缆的工人可以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在敷设过程中采用对应的应对保护手段,能真正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提高了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61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1344935.6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郑风雷 , 尹创荣 , 张远健 , 陈冠豪 , 刘贯科 , 杨睿 , 周潮 , 夏云峰 , 黄健华 , 袁智斌 , 吴勋 , 张忠豪 , 巫伟中 , 王传旭 , 邱秋辉 , 陈灿辉 , 陈华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电阻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确定悬垂线夹与其内部的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该方法包括:针对悬垂线夹和地线建立悬垂线夹地线几何模型;在悬垂线夹几何模型与地线几何模型之间设置导电桥;对设置有导电桥的悬垂线夹地线几何模型进行电磁场仿真计算,得到悬垂线夹与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通过建立计算悬垂线夹与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的仿真模型,并对该仿真模型进行电磁场仿真计算,可以得到悬垂线夹与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该仿真计算方法可以对复杂的悬垂线夹与地线接触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并且计算方便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避免了实验法确定接触电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提高了确定接触电阻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6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44935.6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郑风雷 , 尹创荣 , 张远健 , 陈冠豪 , 刘贯科 , 杨睿 , 周潮 , 夏云峰 , 黄健华 , 袁智斌 , 吴勋 , 张忠豪 , 巫伟中 , 王传旭 , 邱秋辉 , 陈灿辉 , 陈华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电阻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确定悬垂线夹与其内部的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该方法包括:针对悬垂线夹和地线建立悬垂线夹地线几何模型;在悬垂线夹几何模型与地线几何模型之间设置导电桥;对设置有导电桥的悬垂线夹地线几何模型进行电磁场仿真计算,得到悬垂线夹与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通过建立计算悬垂线夹与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的仿真模型,并对该仿真模型进行电磁场仿真计算,可以得到悬垂线夹与地线之间的接触电阻,该仿真计算方法可以对复杂的悬垂线夹与地线接触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并且计算方便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避免了实验法确定接触电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提高了确定接触电阻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6211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466936.1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拆装工具,用于电力输送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装工具易损坏、寿命短的技术问题。一种拆装工具,用于拆装间隔棒,间隔棒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分别位于拆装通道两侧,包括卡舌、螺杆、隔挡件和夹紧装置;卡舌与螺杆转动连接,且卡舌能够穿过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后抵紧于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夹紧装置套装于螺杆且能够沿螺杆的轴线方向运动;隔挡件套装于螺杆且位于卡舌和夹紧装置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拆装工具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04500.X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飘挂物清理装置,包括无人机、自动卸载装置和载物钩,自动卸载装置包括支撑底座、自动卸载机构、平衡杠杆、荷载弹簧和定载挡板,所述自动卸载机构包括外壳,外壳固定在支撑底座的一侧,且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出外壳并穿过支撑底座上预设的通孔后在支撑底座的另一侧与平衡杆杆的支撑轴连接,平衡杆杆的一端通过荷载弹簧与支撑底座连接,定载挡板上竖直设有凹槽,平衡杆杆的另一端插入该凹槽中,载物钩套接在平衡杆杆上,载物钩的下端设有钩爪。本发明通过钩爪钩取飘挂物,当飘挂物负载重量大于无人机额定负载量时,平衡杆杆的动力臂从凹槽滑出,载物钩从平衡杆杆的动力臂滑脱,无人机与载物钩之间自动脱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