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2668775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1007494.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7/01 , F16F15/023 , F16F15/08 , F16F1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阻尼声子晶体隔振器,包括固定轴及套装于其外端的阻振组件,阻振组件包括振子环单元、第一减振件、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内连接件设于外连接件的上内端,第一减振件设于振子环单元和外连接件之间,内连接件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设有内螺纹,外连接件的下端设有与内连接件的环形安装槽相适配的连接凸环,所述连接凸环上还设有与其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阻振组件的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组装及后续拆卸维护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将第一减振件的形状设置于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更适配,使它们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保证了横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6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506358.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以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平行于轨道面的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其中,所述防爬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呈横向对称布置的防爬器,所述防爬器包括防爬基座和传力垫,所述防爬基座设置在所述钢轨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之间,所述防爬基座的纵向两侧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的纵向端面贴合相抵,所述传力垫连接在所述防爬基座的上端,所述传力垫对称地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侧面及底部。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铁路轨道防爬装置防爬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1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18656.5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双钩轨道连接装置,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吊具,该可调式双钩轨道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夹、第一滚珠丝杠与检测绳,可以将双钩连接机构压板安装在限位板的两端,将双钩连接机构限位板安装在固定板的两端,在对轨道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可以随着固定板的移动,将检测绳从收卷辊的外侧抽出,或者发条驱动收卷辊复位转动,将检测绳收卷在收卷辊的外侧,检测绳通过移动时驱动计米器上的计米轮进行工作,进行距离的计量,获取固定板的调整长度,从而获取轨道的高度,操作人员通过外设显示器可以查看高度信息,以便对多个轨道之间进行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356845.9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B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铁垫板扣件用自锁式固定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包括螺栓、限位套筒和螺栓套管,其中限位套筒的底面具有斜坡结构,螺栓套管的顶面也具有对应相互密贴咬合的斜坡结构。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形成有效的自锁效果,从而确保铁垫板的横向稳定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8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1374015.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信伟 , 谭文 , 史海欧 , 王迪军 , 贺利工 , 翟利华 , 刘文武 , 尹华拓 , 涂勤明 , 胡怡东 , 梁东升 , 刘林武 , 陈培哲 , 方剑 , 席雷 , 李军 , 兰闯 , 杨刚 , 何云伟 , 刘光胜 , 董博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性短轨枕快速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拔出待维修的弹性短轨枕,确定其是否需要更换,不需要更换,进入步骤S2.1,需要更换,进入步骤S2.2;S2.1,清理掉橡胶套靴,在弹性短轨枕的四周涂刷粘接剂;S2.2,拆除待维修的弹性短轨枕上的扣件,在替换轨枕的底部粘贴弹性垫板,在替换轨枕的四周涂刷粘接剂;S3,清理道床的轨枕坑,在轨枕坑的坑壁上涂刷粘接剂;S4,将弹性短轨枕或者替换轨枕放入轨枕坑内;S5,向轨枕坑内灌注高分子弹性材料。高分子弹性材料与粘接剂之间粘接密封,使轨枕、道床、高分子弹性材料之间形成整体结构,避免了轨枕与道床之间配合不紧密、轨枕竖向运动时套靴周边出现间隙等后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1837.8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包括轨枕主体以及设置在轨枕主体内的减振集能组件,减振集能组件包括钢制箱室以及设置在钢制箱室内的钢管、质量块、弹簧、阻尼器和压电单元;钢管呈竖直布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制箱室的顶板和底板刚性连接;质量块与钢管滑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弹簧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阻尼器对称地设有两个,阻尼器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阻尼器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压电单元设置在质量块的上表面,且与轨枕外部的整流器电连接。采用本发明,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还能实现振动能量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6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06358.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以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平行于轨道面的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其中,所述防爬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呈横向对称布置的防爬器,所述防爬器包括防爬基座和传力垫,所述防爬基座设置在所述钢轨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之间,所述防爬基座的纵向两侧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的纵向端面贴合相抵,所述传力垫连接在所述防爬基座的上端,所述传力垫对称地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侧面及底部。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铁路轨道防爬装置防爬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815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316101.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屏障,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和设于底座上方的屏障板,底座包括侧板、支撑板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连接柱,侧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滑动件,连接柱指向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铰接,支撑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侧面设有活动叶片,活动叶片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底板靠近支撑板一端设有第二滑槽,活动叶片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基于此,屏障板能够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转动并倾斜设置,如此,该声屏障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快速的调节屏障板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04116.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尹华拓 , 罗信伟 , 农兴中 , 刘堂辉 , 涂勤明 , 刘文武 , 李平 , 黄辉 , 吴嘉 , 孙元广 , 王仲林 , 姬霖 , 祝朋玮 , 潘鹏 , 欧熙 , 龙泽贤
IPC: E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砟轨道长轨枕,包括长轨枕本体,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承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轨枕本体上设置有预留孔、预埋套管和预应力钢丝,其中,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并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所述预埋套管设置在承轨面的下方;所述预应力钢丝纵向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并且所述预应力钢丝的两端均伸出至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本发明能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能,提高了无砟轨道结构横向承载力,并且能进一步增强轨枕与混凝土道床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67093.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级减振弹簧浮置板道床及调节方法,包括浮置板件、下置式隔振器、侧置式隔振器、第一刚度调节装置、第二刚度调节装置、基底、排水沟和剪力铰装置。本发明的结构具有比普通弹簧浮置板更低的动刚度,但静刚度却未降低,即在提高轨道系统减振效果的同时又保障了承载力。并具有一定的横向刚度,使得轨道结构在曲线地段受力状况明显改善。也可以实现10Hz以内的超低频减振,且抑制了传统弹簧浮置板的“低频振动放大”现象。
-
-
-
-
-
-
-
-
-